可见光能量范围_远红外线:极低能量即可对人体产生理疗效果

远红外线不同于近红外线,它通过特定材料转化为辐射线,特定波长的远红外线能被人体吸收,产生生理效应。非热生物效应表明,即使低能量的远红外线照射也能激活细胞,促进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其作用优于传统物理疗法。这些发现为远红外线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远红外线理疗的非热生物效应

远红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光线,它不同於一般红外线(近红外线)对人体仅有热疗效应。它经由特定的红外材料可高效率地将周遭的热能转换成远红外辐射线;而特定波长范围的远红外线可被水分子及生物体内的有机分子吸收,因此可以将能量传递进入体内,诱发产生一连串对人体健康有益之生理作用。

利用这种机转,远红外线可被广泛地应用在医疗保健上,称之「远红外线照射疗法」。

07475a34abe39b0a973818055c946a15.png

◎远红外线的定义

科学家为了研究上的方便,将红外线划分为三个波段:波长在0.75微米到3微米间的称为近红外线,波长在3到30微米间的为中红外线,波长在30微米以上的称为远红外线。而一般工业或医疗应用上的划分则不太一样,习惯上把波长3微米以上的均称为远红外线,3微米以下的即是俗称的红外线或近红外线。

 742a21188b4f2cbb93c044ab2034dd9d.png

◎非热生物效应

  长期以来,人们对红外线的理解和应用,大都停留在近红外线领域,主要系利用它的热量,应用於取暖、加热、乾燥、烘烤等方面。在医疗保健上,也仅仅是运用它的温热效应促使局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肌肉松弛,加快新陈代谢等功能,常见有日光浴、热敷、沙疗、红外灯等皆是红外线利用的典型。

早期人们在使用红外波治疗时,便遇过下列情形:当使用高能量的近红外线照射时,的确会对生理部位产生热效应,达到温热治疗的目的;但是医疗人员也发现,仅以极低能量的远红外线照射病人时,理论上根本无法产生温热效应,却也能达到意外的疗效。

 eb5d563ab5860c530cde317ec652c6be.png

对这种在学理上一时无法解释的医疗现象深入研究,1980年英国生物物理学家Frohlich经由实验证实:人体大分子细胞在振荡时发出的电磁波,其波长范围在3微米到300微米间,也就是介於中红外线到远红外线波段间。不同的细胞,产生的特性波长也不一样。

随着生物电磁学上的研究积极展开,许多机理逐渐地被揭开。

82ab7f9f5fb038c8e4af48330bbfda79.png

Frohlich同时提出「同频共振理论」:即只要外加一个涵盖细胞大分子振荡波长范围的极低能量电磁波,就能够诱发人体内细胞分子的强烈共振,也就是此低能量的电磁波会被充份吸收,并引起细胞分子的明显反应,以促使细胞分子活化,并有利於新陈代谢,进而发挥其调节机体代谢、增强免疫功能等生物效应者,称之为「非热生物效应」。

目前,只有波长较长的中、远红外线,才能产生较好的「非热生物效应」。

远红外线与一般物理疗法的比较

1. 超音波

是一种机械振荡波。常用的超音波诊断或治疗器,其频率在800-1000kHz(10^6Hz左右)间,系以机械振荡产生的疏密波,藉人体组织细胞为振荡介质传递进入体内,主要是产生磨擦的热效应和其它理化作用。

2. 超长波

是以大约50Hz低频交变的高电压,来产生随之变化的强磁场,促使在人体内部细胞形成涡电流,以产生内部温热效应。也就是利用交变"磁场"疗法的一种。

3. 低、中频

是指频率比较低的电磁波。直流电疗法或一般频率较低之脉冲电击(如痛止,Bio-Tens)疗法,以及使用的电磁波频率在100,000Hz以下之电疗法皆是。系利用人体组织内可导电和可解离分子之特性,来产生电子流通的回路,对感觉与运动神经系统具有强的刺激作用。简单的说,就是利用电流来刺激神经细胞,即"电刺激"。

4. 高频

指频率范围在10^5-10^11Hz间的电磁波疗法皆是。一般又可分为长波(波长在3000-300米间)、中波 (300-100米)、短波(100-10米)、超短波(10-1米)以及微波(1-0.001米)。高频电磁波由於正负极方向改变很快,因此人体组织细胞的离子浓度变化不明显,刺激作用减弱,不能引起运动神经和肌肉的兴奋。但是高频振荡电磁波所产生的电磁场,会使人体内的偶极分子(如水分子等)产生快速转动,和旁边的分子造成磨擦生热,所以能产生人体内部组织的热效应。基本上还是借用高能量束,造成的体内生物热效应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73484f857f9f175c0c8b3573f9166311.png

5. 光线

指可见光上下范围,包括从红外线到紫外线波段之电磁波。一般常用的红外线疗法(0.7-1.5微米),系近红外线波段,主要靠表层和有限深度的热传导现象造成的热效应。可见光治疗则是以其光视觉和光化学效应来达到疗效。一般紫外线疗法(0.2-0.4微米间),系利用其较高的光子能量产生之光化学和生物学作用来达到疗效。雷射疗法则是随不同波长的雷射所具备的不同光效应,再加上其特有的集中之强光束,来达到诊断或治疗的功能。

6. 放射线

指频率很高,波长极短(0.01微米以下)的电磁波,具有游离辐射效应。常用在医疗上的有X-Ray(波长10^-6 微米左右)机器和钴-60(10^-3微米附近)放射线治疗。它们皆系以高能量使原子发生离子化现象,造成生物体内分子的破坏来达到治疗之功能。

7. 远红外线

其所产生的电磁波频谱范围在2微米到1000微米间,含盖了中、远红外线和微波波段,其主要的能量分布则在3微米到35微米以上的中、远红外线区,这也正是一般物理疗法一直未及的处女地带。

英国的物理学家Dr.Frohlich已经证明:人体生命物质(生物活体组织)中存在的电磁振荡波长就是在这个范围。所以当以低微能量的同样频谱之电磁波照射人体时,即能激发身体内部组织产生共振吸收而转移能量,从而藉由热与非热生物效应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活化组织、改善微循环、调节神经系统、促进组织再生与修复等功能。

远红外线对人体的作用

声明:平台仅供学习交流之用.部分图片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