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之前的两篇文章里我们谈论了小米10 Pro硬件配置上一些出色的地方。对于一部优秀的旗舰手机来说,除了强大的硬件配置,也需要能够充分发挥硬件实力的软件作为支撑。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OS)作为各种应用程序和硬件设备之间的桥梁[1],对于各种电子设备尤其是硬件资源有限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来说,其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用户的使用体验。
小米作为一家靠做系统起步的公司(小米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是MIUI, 米柚),其对安卓的优化能力自然不容置疑。我使用的第一部小米手机是小米2,当时搭载的系统应该是MIUI V4。2015年年底,我在更换手机后便与MIUI断开了连接。在那个刷机还十分盛行的年代,也试过将手机系统刷成原生安卓和一些其它的定制系统,不过无一例外在短时间内就又将系统刷回MIUI。时隔多年,再次将手机换成小米,我最期待的还是MIUI。
由于系统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所以不可能讲的面面俱到,下文重点讲下我在使用过程中感觉系统中一些很有用(有趣)的和一些值得吐槽的地方。
小米10 Pro在发布之初搭载的是MIUI 11,发布会上和手机一同出现的还有MIUI 12。作为今年上半年小米的旗舰机型,小米10 Pro自然在MIUI 12的第一批适配名单中。虽然一直很期待MIUI 12,但由于是主力机,就没考虑刷早期的开发版,直到6月20号收到了MIUI 12的第一个稳定版,到现在(8月23号)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一共收到了三个版本更新,最新版本号为MIUI 12.0.3.0稳定版,下文的内容均基于该版本。

所谓UI(User Interface)就是指用户界面,MIUI的原意就是指小米基于安卓系统开发的一套用户界面。不过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内的各个手机厂商所谓的UI(或OS)早已经不是简单的给原生安卓换一套用户界面那么简单。厂商不仅会针对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添加或者删减系统功能;也会和谷歌以及芯片厂商进行深度的合作对软硬件进行调优;多数还会有一些自家独有的功能。






MIUI 12的系统界面延续了MIUI 11中的扁平化和简洁的设计风格。相比MIUI 11,MIUI 12在UI上最大的改变是使用了更加流畅和丰富的动画效果以及更直观的和灵动的图形来展示信息。得益于90HZ的高刷新率屏幕加持,MIUI 12中加入了大量细腻的动画效果,相比之前MIUI 11上‘傻快’的动画,MIUI 12上的动画效果显得更加细腻和稳重。动画效果在文章中不方便展示,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转到MIUI 12的官方网站[2]看下官方的展示效果。
MIUI 12中使用了大量的图形来展示信息,如存储空间,计步器等,相比之前用数字展示,图形显示的信息更加直观也更丰富。
系统默认的字体是“小米兰亭 Pro”,个人感觉在日常使用时看起来还是很舒适的,长时间使用下来没什么想换字体的欲望。



一般来说,大家都会嫌弃手机的自带的主题太丑,所以主题商店的存在就很有必要了。小米的主题商店中拥有大量的优质主题,而且全是免费的!!!MIUI的主题商店中的主题在我的印象中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安卓阵营都可以排到前列。你要非折腾酷安之类的网站里的主题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MIUI 12中新加入了超级壁纸,我用手机录屏功能录制了两段超级壁纸的演示视频,由于是录屏,看起来会有掉帧的情况,实际使用中并不会掉帧。使用了超级壁纸之后,从息屏到点亮屏幕,再到解锁进入桌面层层递进,感觉是一气呵成,视觉效果满分。目前超级壁纸只有地球和火星两个,最终每个场景下桌面的“降落地点”也只有3个可选,用久了感觉还是有些乏味,希望后续有新的超级壁纸加入。

要说MIUI 12更新后我最喜欢的功能,那一定是深色模式(全局夜间模式)。先看下开启深色模式后设置界面及其二级菜单的显示效果。



默认的情况下只有系统应用和部分第三方应用能够正确适配深色模式,不过在开启深色模式之后,可以在设置中手动打开第三方应用的深色模式。这里建议小米还是增加个一键开启的按键比较合适,第三方应用太多时要逐个把开关手动打开真的好难。把所有应用的深色模式都打开之后,手机里安装的软件便都能够自动跟随系统设置在深色模式和浅色模式之间切换。






总的来说适配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有个别应用的适配还不是很完美,大部分应用中跳转到网页或二级界面后深色模式就会失效,不过我感觉体验下来效果和魅族的夜间模式可以一决高下甚至略占优势了(在我用过的几个品牌中,之前魅族的夜间模式完成度是最高的) 。


相较于之前的深色模式,MIUI 12中由于加入了对比度的自动调节,因此在黑暗环境中的观看体验要好很多,白色的文字在黑色背景下看着也没有很刺眼的感觉。在白天光照充足时开启夜间模式,对比度会自动调高,使得手机中各种信息阅读起来丝毫不受影响,所以日常也可以单纯的将其作为一套深色主题来使用。

个人认为负一屏的主要作用是展示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如近期的行程安排,快递信息,通勤信息以及关注的比赛信息或新闻等信息。不需要打开任何应用,只需在桌面简单的滑动(各个厂家的叫法和进入的操作会有不同)便能够看到这些信息,能大大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负一屏最上方的文案和背景图片都可以自定义。
紧邻文案部分的卡片是快捷功能和根据近期应用的活动记录生成的应用推荐。下拉卡片下方的小横条,可以看到全部的快捷功能。同时支持自己对快捷功能界面进行编辑。



再往下是运动状况和屏幕使用时间的展示,屏幕使用时间可以在设置中替换成内存清理,不过个人还是更喜欢屏幕使用时间这个卡片。屏幕使用时间的卡片能够在总时间和各种类型的应用使用时间之间切换显示。在屏幕使用时间卡片下方有个小的智能设备的卡片,能够显示拥有的智能设备数量,点击卡片就能够对绑定的智能设备进行操作。
以上的这几个卡片目前是不允许删除的,再往下的各种信息卡片则是可以根据需求来设置显示的内容。
下方是行程助手,购物助手,快捷记事,日程安排,股票信息和快递信息之类的信息展示了。行程助手能够根据收到的短信来自动添加行程,并在即将出行的前几天将信息及时的展示出来;也能够在用户设置好了家和工作地址后,每天提前显示通勤信息。快递信息则能将绑定的手机号下的快递信息都展示出来,在有快递单号的时候也能够快捷的通过该卡片进行查询。
目前负一屏中各个卡片的顺序是不允许用户自己调整的,只能通过置顶的方式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置于靠上的位置。
MIUI 12的负一屏完成了信息聚合和信息展示的任务,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快捷功能和近期应用快速启动的入口,功能上来说没什么欠缺的了。只是在布局上用户自定义的程度还不高,希望以后布局的调整能够更加灵活。个人认为应用推荐对我来说没什么用,可以替换成快捷功能或者能够关掉,而行程和快递信息在没有的时候可以自动隐藏。

相信使用安卓手机(对苹果不是很了解)的朋友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第一次打开一个新应用时,有一大堆的弹窗,要你授予它各种各样的权限,这些权限包括但不限于设备信息,通讯录,摄像头,录音,定位甚至剪切板的内容等等。你要是拒绝了它申请的权限中的一项,软件就直接退出,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好像在说“不给老子权限就别用了,赶紧滚犊子”,最后只能迫于无奈给它想要的所有权限。
之前网络上也曝光过一些应用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会打开手机的麦克风进行录音甚至摄像头进行录像。虽然不知道这些应用收集这类的用户信息要干什么,但毫无疑问,作为用户,我们的隐私已经受到了侵犯。如何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的解决无法靠软件服务提供商的自律,只能由法律对其进行限制以及与软件服务提供商没有利益关系的终端厂商来在系统层面进行约束。
隐私保护是MIUI 12中一项重要的功能,无论是发布会还是MIUI官网都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讲相关的内容。小米在《MIUI 12安全与隐私白皮书》[3]中提及整个MIUI 12的安全逻辑包含硬件与系统安全,加密与数据安全,应用安全,互联网服务安全以及安全认证与隐私政策五个方面。
MIUI 12中定位,录音,拍照等权限可以设置为仅在应用使用过程中允许,当有应用使用定位,摄像头或者麦克风进行录音时,状态栏会有相关的图标以提醒用户注意;当应用要获取设备信息时,可以选择授予应用相关权限但返回空白信息(或虚拟信息)给应用;会对应用使用各项权限的次数进行统计,便于用户了解各个应用使用权限的情况;当应用诱导用户授予高度涉及到隐私的通知获取权限时系统会进行提醒和警告;系统也禁止应用自启动和链式启动(一个应用调用另一个应用),拒绝后台应用获取定位,通讯录等信息,调用摄像头,麦克风等硬件设备。



个人认为总的来说小米这次做的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应用行为记录功能让不少应用都露出了本来的面目,我截取了手机里近1小时的应用行为记录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后台应用的权限请求都会被系统拒绝掉,自家应用(小米穿戴)也没有放过,部分应用频繁的想要自启动,也都被拒绝掉。不知道这些应用为什么总想获取位置信息,微信在一个小时内获取了10次位置信息,这么关心用户的足迹吗?还有使用中发现所有的应用都会获取应用列表,虽然影响不大,但让人感到很不爽。
一般来说手机拍摄的照片中会记录地理位置和详细的设备信息,MIUI 12中从相册分享照片时可以选择抹去照片的地理位置和EXIF(Exchangeable Image File Format,可交换图像文件格式,常见的EXIF存储了拍摄的设备,参数,时间以及一些其它信息)信息,使照片在网络上分享时也能有效的保护用户信息。


当然,想要用户的隐私完全不受侵犯在这个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盛行的时代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毕竟很多人会选择用部分隐私来换取便利。如何处理这部分用户主动选择交给厂商的数据就需要完善的法律来对数据使用方进行规范了。从数据的收集,脱敏(使用算法滤除与用户隐私相关的敏感信息),存储到使用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才能确保用户隐私数据的安全。因此目前来看隐私保护这个方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国内做物联网最完善,最好用的公司在我看来非小米莫属。米家生态链经过几年的发展,产品已经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的小米早已不是单纯的手机制造商,看看小米官网和米家琳琅满目的产品,小米更像是个杂货铺。虽然其它品牌的手机也能够通过米家APP对小米的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但显然使用小米自家的手机能够获得更好的体验。
2019年8月19日,小米、OPPO和VIVO三家宣布成立互传联盟,希望在系统层级解决不同品牌的手机之间文件传输不方便的问题,目前加入互传联盟的除了这三家及其独立子品牌外还有魅族(手机的介绍界面不知道为何没有魅族)。小米由于有笔记本相关产品,所以也推出了Windows下的应用便于手机和电脑之间进行文件传输,理论上只要使用了英特尔无线网卡的笔记本或台式机只要安装了小米的智能互联就能快速和手机互传文件,但是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是很稳定,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手机向电脑(联想的Thinkpad)发送文件,电脑向手机发送文件时大多情况下都是连接建立失败,偶尔也有成功的。在8月的小米十周年发布会上,小米展示了小米妙享,从宣传视频来看功能比之前单一的传文件更加完善,希望发布后能兼容其它品牌的笔记本。
这几年大家吐槽MIUI最多的大概是广告问题。现在可以在设置(路径:设置->小米账号->隐私协议等->系统广告)中一键关闭大部分广告,剩下系统应用中的广告也可以在各个应用中关闭,我感觉关掉之后可见的广告数量比之前用魅族的Flyme要少不少。当然,逐个关闭广告也是挺烦人的,不过目前国内安卓系统这个大生态就是这样,短期来看除了厂商自己切断广告业务也没别的办法了(基本不可能)。
MIUI 12终于加入了小窗模式,便于在玩游戏或者看视频时使用其它应用进行聊天等操作,小窗可以缩小后悬挂在屏幕的四个角落。通过指纹解锁屏幕时,在解锁完成后继续按压解锁区域能够触发快捷操作,可以解锁后直接跳到支付宝或微信的支付界面,感觉还是很方便的,尤其是开启应用锁后不需要二次验证指纹信息。当前的系统中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时不时的桌面图标丢失,动画偶尔掉帧等小问题。





回想三月份选手机时没有选OPPO的Find X2 Pro,没有选择等当时还未发布的华为P40 Pro和一加8 Pro,而选择了硬件上稍微存在一些“短板”的小米10 Pro,就是因为MIUI的缘故。半年时间使用下来,MIUI还是熟悉的那个MIUI,依旧是那个可自定义化程度高,功能完善,方便好用,升级时不放弃老机型的MIUI。
MIUI 12 相对11是一次颇有诚意的升级,系统的流畅度,和一些功能的完整性相比11都提升了一个很大的层级。MIUI 12目前在我心目中已经可以排到国产定制安卓系统的第一名了。
小米10 Pro使用体验的三篇文章至此也要告一段落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从第一篇文章发布到这篇文章完成中间已经过了一个多月,时间跨度之长也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在这里诚挚地给各位道个歉。最后,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资料】
[1] William Stalling. 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 2016年7月第1版. ISBN 978-7-111-30426-5
[2] MIUI 12官方网站.
https://home.miui.com/
[3] MIUI 12 安全与隐私白皮书.
https://cdn.cnbj1.fds.api.mi-img.com/privacy-station/pc/files/privacy.pdf
可以点击“”进入MIUI 12官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