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tSage的粘度模块能够计算单相液体条件下熔体或玻璃的粘度。其采用的粘度模型直接将粘度与溶液的结构相关联,而溶液结构是通过对溶液的热力学描述,采用修正的准化学模型(Modified Quasichemical Model)来进行计算的。该粘度模型只需要少量参数,这些参数是通过纯氧化物以及选定的二元和三元系统的实验数据优化得到的,并且可在不添加其他参数的情况下来预测多组分熔体和玻璃的粘度,其预测结果在实验误差范围内。针对熔体系统Al2O3-B2O3-CaO-FeO-Fe2O3-K2O-Li2O-MgO-MnO-Na2O-NiO-PbO-SiO2-TiO2-Ti2O3-ZnO-F及玻璃系统Al2O3-B2O3-CaO-K2O-Li2O-MgO-Na2O-PbO-SiO2,其粘度预测结果已通过现有的实验数据校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同时含Li2O和B2O3的熔体或玻璃,尤其是含量非常大时,计算出的粘度结果不太准确。
FactSage有两个粘度数据库:"Melts"熔体数据库和"Glasses"玻璃数据库,用户需根据计算的温度范围及体系来进行选择。
熔体数据库的开发是基于液相线温度(TL)以上和略低于液相线温度的过冷态液体的测量数据,因此在高于TL或者略低于TL时的计算结果较为准确,对应的温度一般高于900℃,且粘度不太高(即log(η, poise)<7.5或ln(η, Pa·s)<15)。低于液相线温度时,通过熔体数据库得到的粘度计算结果是由较高温度推算出来的。
玻璃数据库的开发是基于从液态熔体到玻璃态的整个温度范围内的测量数据,原则上玻璃数据库可应用于整个温度范围,但实际上,可用的测量数据主要集中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附近及其之下,以及液相线温度TL以上,而温度在Tg~TL之间的可用文献数据非常少,因此玻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