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文 x 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 k 段链路,每段链路传播时延为 d s,数据率为 b bit/s,电路交换的建立时间为 s s,分组交换的分组长度为p bit,问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
互联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核心)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边缘部分:由主机组成,是用户直接使用的部分,用来共享资源。分为客户-服务器方式 C/S 和对等方式 P2P 两种通信方式。
客户端-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客户是主动进行通信的请求方,故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服务器是被动接受通信的服务方,故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要求不断地运行着,被动等待并接受不同客户的通信请求,一般服务器程序需要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C/S关系建立以后,通信可以是双向的。
P2P 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时服务请求方哪一个是服务提供方
核心部分:由路由器组成,提供服务,保证连通性。分为路由器转发分组和路由器之间不断地交换路由信息两种工作方式。
3. 协议和服务有何区别?有何联系?
协议:控制两个(或多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语法:所交换信息的格式
语义:发送者或接收者所要完成的操作
同步:顺序
服务: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区别:首先,使用本层服务的实体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实体是透明的;其次,协议是“水平的”,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而服务是“垂直的”,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最后,并非在一个层内完成的全部功能都称为服务,只有那些能够对高一层实体可见对功能才能称之为服务(我理解为暴露接口)。
4. 说一说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个层的功能。
物理层:透明地传送比特流,具有机械、电器、功能、过程四大特性;
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封装成帧,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透明”地传送帧中的数据,如发现有差错则丢弃差错帧;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IP数据报进行传送,另一个任务是选择合适的路由。
运输层:负责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具有复用和分用的功能,复用就是多个应用层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的运输层的服务,分用就是运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上面应用层中的相应进程。
- 传输控制协议UDP:无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用户数据报,不保证可靠交付,只能“尽最大努力交付”;
- 用户数据报协议TCP: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能够提供可靠交付。
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HTTP/电子邮件的SMTP/文件传送的FTP)
5. 名词解释
协议栈:由于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采用的分层结构,一层层的协议画起来就像是堆栈的结构。
实体: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对等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通信双方实现同样功能的层
PDU 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实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数据单元
SAP 服务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