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plist entry_关于ZipList和Redis的实现

ziplist是一个经过特殊编码的双向链表,它的设计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存储效率,本文对其进行一定的分析。

什么是ziplist

Redis官方对于ziplist的定义是(出自ziplist.c的文件头部注释):

The ziplist is a specially encoded dually linked list that is designed to be very memory efficient. It stores both strings and integer values, where integers are encoded as actual integers instead of a series of characters. It allows push and pop operations on either side of the list in O(1) time.

即,ziplist是一个经过特殊编码的双向链表,它的设计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存储效率。ziplist可以用于存储字符串或整数,其中整数是按真正的二进制表示进行编码的,而不是编码成字符串序列。它能以O (1)的时间复杂度在表的两端提供push和pop操作。

实际上,ziplist充分体现了Redis对于存储效率的追求。一个普通的双向链表,链表中每一项都占用独立的一块内存,各项之间用地址指针(或引用)连接起来。这种方式会带来大量的内存碎片,而且地址指针也会占用额外的内存。而ziplist却是将表中每一项存放在前后连续的地址空间内,一个ziplist整体占用一大块内存。它是一个表(list),但其实不是一个链表(linked list)。

ziplist的数据结构定义

ef7f57ae7020b7a6fb7ebbd2983dafc6.png
  • : 32bit,表示ziplist占用的字节总数(也包括 本身占用的4个字节)。
  • : 32bit,表示ziplist表中最后一项(entry)在ziplist中的偏移字节数。 的存在,使得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最后一项(不用遍历整个ziplist ),从而可以在ziplist尾端快速地执行push或pop操作。
  • : 16bit, 表示ziplist中数据项(entry)的个数。zllen字段因为只有16bit,所以可以表达的最大值为2^16-1。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ziplist 中数据项个数超过了16bit能表达的最大值,ziplist仍然可以来表示。那怎么表示呢?这里做了这样的规定:如果 小于等于2^16-2(也就是不等于2^16-1),那么 就表示ziplist中数据项的个数;否则,也就是 等于16bit全为1的情况,那么 就不表示数据项个数了,这时候要想知道ziplist中数据项总数,那么必须对ziplist从头到尾遍历各个数据项,才能计数出来。
  • : 表示真正存放数据的数据项,长度不定。一个数据项(entry)也有它自己的内部结构,这个稍后再解释。
  • : ziplist最后1个字节,是一个结束标记,值固定等于255。

上面的定义中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 , 既然占据多个字节,那么在存储的时候就有大端(big endian)和小端(little endian)的区别。ziplist采取的是小端模式来存储。在解析多个字节序列时需要特别注意调换顺序。

为什么最后一个值固定为255呢?

这是因为:255已经定义为ziplist结束标记 的值了。在ziplist的很多操作的实现中,都会根据数据项的第1个字节是不是255来判断当前是不是到达ziplist的结尾了,因此一个正常的数据的第1个字节(也就是 的第1个字节)是不能够取255这个值的,否则就冲突了。

ziplist entry

74be0cf64110c18388dbc04c83efc4f5.png

pre_entry_length

根据编码方式的不同, pre_entry_length 域可能占用 1 字节或者 5 字节:

  • 1 字节:如果前一节点的长度小于 254 字节,便使用一个字节保存它的值。
  • 5 字节:如果前一节点的长度大于等于 254 字节,那么将第 1 个字节的值设为 254 ,然后用接下来的 4 个字节保存实际长度。

encoding 和 length

encoding 和 length 两部分一起决定了 content 部分所保存的数据的类型(以及长度)。

其中, encoding 域的长度为两个 bit , 它的值可以是 00 、 01 、 10 和 11 :

  • 00 、 01 和 10 表示 content 部分保存着字符数组。
  • 11 表示 content 部分保存着整数。
4cafc29722efb40ffcb70e31350732bd.png

content

content 部分保存着节点的内容,类型和长度由 encoding 和 length 决定。 先分析前两个bit的值,对应到具体的数据类型,然后再根据上表分析后面的内容的真实长度。

例子

这个例子来自 zhangtielei

2aa666cfbaa069135a126368055a7826.png

上图是一份真实的ziplist数据。我们逐项解读一下:

  • 这个ziplist一共包含33个字节。字节编号从byte[0]到byte[32]。图中每个字节的值使用16进制表示。
  • 头4个字节(0x21000000)是按小端(little endian)模式存储的 字段。什么是小端呢?就是指数据的低字节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参见维基百科词条Endianness)。因此,这里 的值应该解析成0x00000021,用十进制表示正好就是33。
  • 接下来4个字节(byte[4..7])是 ,用小端存储模式来解释,它的值是0x0000001D(值为29),表示最后一个数据项在byte[29]的位置(那个数据项为0x05FE14)。
  • 再接下来2个字节(byte[8..9]),值为0x0004,表示这个ziplist里一共存有4项数据。
  • 接下来6个字节(byte[10..15])是第1个数据项。其中,prevrawlen=0,因为它前面没有数据项;len=4,即0x04,相当于前面定义的9种情况中的第1种,表示后面4 个字节按字符串存储数据,数据的值为”name”。
  • 接下来8个字节(byte[16..23])是第2个数据项,与前面数据项存储格式类似,存储1个字符串”tielei”。
  • 接下来5个字节(byte[24..28])是第3个数据项,与前面数据项存储格式类似,存储1个字符串”age”。
  • 接下来3个字节(byte[29..31])是最后一个数据项,它的格式与前面的数据项存储格式不太一样。其中,第1个字节prevrawlen=5,表示前一个数据项占用5个字节;第2个字节=0xFE ,相当于前面定义的9种情况中的第8种,所以后面还有1个字节用来表示真正的数据,并且以整数表示。它的值是20(0x14)。
  • 最后1个字节(byte[32])表示 ,是固定的值255(0xFF)。

总结一下,这个ziplist里存了4个数据项,分别为:

  • 字符串: “name”
  • 字符串: “tielei”
  • 字符串: “age”
  • 整数: 20

注意:这个ziplist是通过两个 hset 命令创建出来的:

hset myinfo name tieleihset myinfo age 20

hash与ziplist

hash是Redis中可以用来存储一个对象结构的比较理想的数据类型。一个对象的各个属性,正好对应一个hash结构的各个field。

我们在网上很容易找到这样一些技术文章,它们会说存储一个对象,使用hash比string要节省内存。实际上这么说是有前提的,具体取决于对象怎么来存储。如果你把对象的多个属性存储到多个key上(各个属性值存成string),当然占的内存要多。但如果你采用一些序列化方法,比如Protocol Buffers,或者Apache Thrift,先把对象序列化为字节数组,然后再存入到Redis的string中,那么跟hash相比,哪一种更省内存,就不一定了。

当然,hash比序列化后再存入string的方式,在支持的操作命令上,还是有优势的:它既支持多个field同时存取(hmset/hmget),也支持按照某个特定的field单独存取(hset/hget)。

实际上,hash随着数据的增大,其底层数据结构的实现是会发生变化的,当然存储效率也就不同。在field比较少,各个value值也比较小的时候,hash采用ziplist来实现;而随着field增多和value值增大,hash可能会变成dict来实现。当hash底层变成dict来实现的时候,它的存储效率就没法跟那些序列化方式相比了。

当我们为某个key第一次执行 hset key field value 命令的时候,Redis会创建一个hash结构,这个新创建的hash底层就是一个ziplist。

当随着数据的插入,hash底层的这个ziplist就可能会转成dict。那么到底插入多少才会转呢?

hash-max-ziplist-entries 512hash-max-ziplist-value 64

这个配置的意思是说,在如下两个条件之一满足的时候,ziplist会转成dict:

  • 当hash中的数据项(即field-value对)的数目超过512的时候,也就是ziplist数据项超过1024的时候(请参考t_hash.c中的hashTypeSet函数)。
  • 当hash中插入的任意一个value的长度超过了64的时候(请参考t_hash.c中的hashTypeTryConversion函数)。

Redis的hash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当ziplist变得很大的时候,它有如下几个缺点:

  • 每次插入或修改引发的realloc操作会有更大的概率造成内存拷贝,从而降低性能。
  • 一旦发生内存拷贝,内存拷贝的成本也相应增加,因为要拷贝更大的一块数据。
  • 当ziplist数据项过多的时候,在它上面查找指定的数据项就会性能变得很低,因为ziplist上的查找需要进行遍历。

API和时间复杂度

b671e5ebdc6316f7c0a5cd7f6f56ac29.png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