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join notify_java 线程join的时候,是如何被notify的

本文解析了Java中Join方法的工作原理,重点讨论了其内部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的同步机制,以及线程对象作为锁的情况。通过源码分析,揭示了wait(0)如何影响线程的等待和唤醒过程。

Join 方法:本质上还是根据wait方法实现的。分析join源码发现join方法本身是使用了synchronized修饰符的。是加在方法上面的,意味着。获取了当前对象的锁,然后继续发现里面的代码调用了wait。意味着我们先锁,再释放,等待唤醒,什么情况下被唤醒呢:

仔细查看join的源码,发现调用了wait(0),让程序等待,那么什么时间锁被释放呢?。因为是以线程对象作为锁的:

After run() finishes, notify() is called by the Thread subsystem.

当线程运行结束的时候,notify是被线程的子系统调用的

分别以普通对象和线程对象作为锁,当使用线程对象作为所得时候,如果锁对象执行完毕了。wait就会停止等待继续执行

package com.famous.thread;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ervic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

public class ThreadPool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MyLockThread o = new MyLockThread();

//final Object oo = new Object();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nchronized (o) {

System.err.println(1);

try {

o.wait(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err.println(2);

}

}

}).start();

o.start();

}

static class MyLock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MyLockThread() {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err.println("MyLockThread");

}

}

}

<think>嗯,用户问的是怎么查看boost::condition的notify_all唤醒的线程是否存在。首先,我需要理解这个问题的核心。用户可能是在使用Boost线程库时遇到了多线程同步的问题,特别是当调用notify_all后,不确定是否有线程被正确唤醒。所以他们的需求可能是想验证线程是否真的被唤醒,或者在调试时确认通知是否有效。 首先,我得回忆一下Boost的条件变量机制。条件变量通常互斥锁一起使用,线程在条件变量上等待某个条件成立。当调用notify_all时,所有等待该条件变量的线程都会被唤醒,但唤醒后它们需要重新获取互斥锁,并检查条件是否真的满足。所以,这里的“存在”可能是指是否有线程处于等待状态,或者被唤醒后是否成功执行。 用户可能想知道如何检测是否有线程被成功唤醒。这个时候,我需要考虑几种可能性。一种情况是,用户可能担心没有线程在等待,导致notify_all没有作用。另一种情况是,线程被唤醒后,可能因为条件不满足而再次进入等待,或者执行了某些操作,用户想确认这些操作是否发生。 接下来,我需要思考如何实现这种检测。可能的办法包括日志记录、计数器、状态变量等。例如,在每个线程被唤醒时,可以增加一个计数器,或者打印日志信息,这样就能知道是否有线程被唤醒。另外,使用调试器设置断点也是一个方法,但可能在多线程环境下不太方便。 另外,要考虑线程在等待时的状态。当调用notify_all时,所有正在等待的线程都会被标记为可运行,但它们必须重新获取锁才能继续执行。如果在调用notify_all时没有线程在等待,那么这次调用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因此,用户可能想知道是否有线程notify_all被调用时处于等待状态。 这时,可能需要一些机制来跟踪等待中的线程数量。比如,在进入等待之前递增一个计数器,在等待结束后递减它。这样,在调用notify_all时,可以通过检查计数器的值来判断是否有线程在等待。但需要注意,这个计数器需要是线程安全的,可能使用原子变量或者用互斥锁保护。 另外,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虚假唤醒,或者条件变量的使用不正确,导致即使调用了notify_all,线程也没有按预期执行。这时候需要检查代码逻辑,确保线程在等待时条件判断正确,使用循环来防止虚假唤醒。 总结可能的回答步骤:首先解释条件变量唤醒机制,然后讨论如何检测线程是否被唤醒,比如使用计数器、日志、调试工具,或者检查线程状态。同时提醒用户正确使用条件变量的模式,比如在等待时使用循环检查条件,确保在notify_all时有线程在等待。 可能还需要提到,直接检查线程是否存在可能不太准确,因为线程被唤醒后可能已经执行完毕,或者再次进入等待状态。因此,更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程序中的状态变化或日志来确认。 最后,需要确保回答清晰,给出具体的例子或方法,帮助用户实际应用这些调试技巧。比如,给出一个使用原子计数器来跟踪等待线程的例子,或者如何在代码中添加日志输出。要</think>检测 `boost::condition_variable::notify_all()` 唤醒的线程是否存在,需要结合线程状态监控条件变量的使用模式。以下是几种常见方法: --- ### **1. 线程状态跟踪** - **核心思想**:通过共享变量或计数器记录线程是否被唤醒并执行。 - **实现示例**: ```cpp #include <boost/thread.hpp> #include <atomic> boost::mutex mutex; boost::condition_variable cond; std::atomic<int> awake_count{0}; // 记录被唤醒的线程数量 bool condition = false; // 实际条件 void worker_thread() { boost::unique_lock<boost::mutex> lock(mutex); while (!condition) { // 必须用循环避免虚假唤醒 cond.wait(lock); } awake_count++; // 线程被唤醒并处理任务 } int main() { boost::thread t1(worker_thread); boost::thread t2(worker_thread); { boost::lock_guard<boost::mutex> lock(mutex); condition = true; // 修改条件 } cond.notify_all(); // 唤醒所有线程 t1.join(); t2.join(); std::cout << "Awake threads: " << awake_count << std::endl; // 输出实际唤醒的线程数 return 0; } ``` --- ### **2. 调试工具辅助** - **GDB/LLDB**:在调试器中设置断点,观察线程是否执行唤醒后的代码。 ```bash # 在条件变量唤醒后设置断点 break worker_thread.cpp:15 (假设唤醒后代码在此行) ``` - **日志输出**:在唤醒后的代码逻辑中添加日志,直接观察线程行为。 ```cpp void worker_thread() { // ... cond.wait(lock); std::cout << "Thread " << boost::this_thread::get_id() << " awakened!" << std::endl; } ``` --- ### **3. 检查等待状态** - **监控等待中的线程数**:通过原子计数器统计当前等待的线程数。 ```cpp std::atomic<int> waiting_threads{0}; void worker_thread() { boost::unique_lock<boost::mutex> lock(mutex); waiting_threads++; while (!condition) { cond.wait(lock); } waiting_threads--; // 结束等待 } // 调用 notify_all 前查看是否有线程在等待 if (waiting_threads > 0) { cond.notify_all(); } ``` --- ### **4. 条件变量的正确用法** 确保线程唤醒逻辑正确: 1. **始终使用循环检查条件**: ```cpp while (!condition) { // 不是 if (!condition) cond.wait(lock); } ``` 防止虚假唤醒(Spurious Wakeup)导致逻辑错误。 2. **确保条件修改通知的原子性**: ```cpp { boost::lock_guard<boost::mutex> lock(mutex); condition = true; // 修改条件时必须持有锁 } cond.notify_all(); ``` --- ### **总结** - **直接检测线程存在性**:操作系统不直接提供API查看线程是否被唤醒,需通过程序逻辑间接判断。 - **推荐方法**:使用原子计数器或日志记录唤醒后的操作。 - **常见错误**:忘记用循环检查条件、未同步条件变量修改、未处理虚假唤醒。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清晰观察到 `notify_all` 的唤醒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