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2编码_python2编码总结

# -*- coding:utf-8 -*-

str1 = "你好"

print type(str1)

str2 = str1.decode("utf-8")

print type(str2)

str1是str类型, 通过decode转为了unicode类型。

下面看encode代码:

# -*- coding:utf-8 -*-

str1 = u"你好"

print type(str1)

str2 = str1.encode("utf-8")

print type(str2)

str1是unicode类型,通过encode转为了str类型。

我们再回头看最开始留下的问题,那段代码为什么会输出乱码呢。因为文件规定的编码格式是utf-8,但是我们print是打印到控制台的,控制台无法显示utf-8编码格式的字符。所以我们要转一下格式。

# -*- coding:utf-8 -*-

str = "你好"

str = str.decode("utf-8")

print str

很多时候编码解码的时候需要加ignore参数才能正确转换,例如.encode('utf-8', 'ignore')或.decode('utf-8', 'ignore'),大家自行斟酌吧。

chardet获取编码格式

有些时候我们是无法知道字符串是什么编码的,比如抓取网页时,有些是utf-8的,有些是gb2312编码的,那我们该怎么获取编码格式并转换为unicode呢。这里就介绍到一个第三方库chardet。使用方式大概如下:

# -*- coding: utf-8 -*-

import chardet

str = "xxxxx"

str_type = chardet.detect(str)

code = str_type['encoding']

code即为str的编码格式。但有些人反映该方法得到的编码格式不准确,速度也慢。本人亲测,速度确实一般,但是目前还没遇到不准确的情况。大家可以斟酌使用,我这里只是提供一个思路,如果谁那里有更好的方式,可以告知小弟,不吝赐教才是。

import sys

reload(sys)

sys.setdefaultencoding('utf8')

之前也遇到过很莫名其妙的编码错误,网上搜到这种方法能解决就糊里糊涂的用上了,也不知是什么原理。今天看到一篇不错的博客,推荐给大家:http://blog.csdn.net/crazyhacking/article/details/39375535。以下内容引用自该篇文章:

Python 里面的编码和解码也就是 unicode 和 str 这两种形式的相互转化。编码是 unicode -> str,相反的,解码就是 str -> unicode。剩下的问题就是确定何时需要进行编码或者解码了.关于文件开头的"编码指示",也就是 # -*- coding: -*- 这个语句。Python 默认脚本文件都是 UTF-8 编码的,当文件中有非 UTF-8 编码范围内的字符的时候就要使用"编码指示"来修正. 关于 sys.defaultencoding,这个在解码没有明确指明解码方式的时候使用。比如我有如下代码:

#!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s = '中文' # 注意这里的 str 是 str 类型的,而不是 unicode

s.encode('gb18030')

这句代码将 s 重新编码为 gb18030 的格式,即进行 unicode -> str 的转换。因为 s 本身就是 str 类型的,因此 Python 会自动的先将 s 解码为 unicode ,然后再编码成 gb18030。因为解码是python自动进行的,我们没有指明解码方式,python 就会使用 sys.defaultencoding 指明的方式来解码。很多情况下 sys.defaultencoding 是 ANSCII,如果 s 不是这个类型就会出错。拿上面的情况来说,我的 sys.defaultencoding 是 anscii,而 s 的编码方式和文件的编码方式一致,是 utf8 的,所以出错了:

UnicodeDe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decode byte 0xe4 in position

0: ordinal not in range(128)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有两种方法来改正错误:

一是明确的指示出 s 的编码方式

#!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s = '中文'

s.decode('utf-8').encode('gb18030')

二是更改 sys.defaultencoding 为文件的编码方式

#!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import sys

reload(sys) # Python2.5 初始化后会删除 sys.setdefaultencoding 这个方法,我们需要重新载入

sys.setdefaultencoding('utf-8')

str = '中文'

str.encode('gb18030')

看完之后,改成这样

print "

addr:", form["addr"].value.decode('gb2312').encode('utf-8')

成功通过.

但是这种方式用着就是别扭,还是尽量自己来控制编码,明确了编码格式,自己写着也踏实。

个人总结

实际编程过程中,最好能在代码内统一编码格式,比如统一为unicode,因为这样就不用考虑编码的问题了。到了显示或输出时再转换为存储类型(utf-8、GBK)。

以上为最近编写python代码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总结,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及时回复交流,在此谢过。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