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阅读
就是一句话,会阅读,就不会是文盲
检视阅读
粗读或者略读的技巧
- 几分钟到一小时了解书的方法
- 掌握检视阅读才开始真正阅读
- 不掌握基础阅读无法检视阅读
- 检视阅读包括略读或粗读
系统阅读六个步骤
- 1、了解主题,书名,副标题,或者序言
- 2、了解整体架构,研究目录
- 3、了解关键词,如书中的索引,词条
- 4、了解作者,读一些作者的介绍有助于了解这本书
- 5、了解重点章节,挑选几个跟主题相关的章节快速翻阅
- 6、了解逻辑线索,打开书随便念一两段,有时连续的几页,不要太多,留意后记
粗浅阅读的妙处
- 如果有本很难的书,一开始精读很可能是个错误,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者思索
- 我们收到的教育是不懂的地方,马上停下来查询,这往往会把阅读的快乐破坏了,比如你读《莎士比亚》
粗读的目的
- 略读很短的时间内对本书有个整体的认识
- 确定这本书是否值得深入读一读,属于哪一类书籍
- 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读
- 如果值得读,那接下来你就需要掌握分析阅读的方法
- 掌握分析阅读才是真正的会读书的人
分析阅读
第一阶段
- 了解这本书在谈什么
- 知道这本书是哪一类书
- 学会给书做分类
- 书
- 虚构类
- 小说、戏剧、诗歌
- 论说类
- 实用性
- 理论性
- 书
- 学会给书做分类
- 使用一个句子或者一段小文字来描述整体内容
- 找到本书的骨架,这是主动阅读最为重要的
- 将书的重点讲解列举出来,来说明整体叫架构
- 列出一个大纲,按照先后顺序列举
- 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以及问题的主次和先后
- 发现作者的意图
- 总结以上第一阶段
- 1、分类,这本书的种类或者主题
- 2、概括,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3、梳理,这本书用怎样的结构写
- 4、总结,作者关注或想解决什么问题
- 知道这本书是哪一类书
第二阶段
- 作者是如何将内容写出来的
- 找出重点单词
- 将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主旨
- 从最重要的句子中关联架构本书的逻辑
- 找出作者的解答,哪些解决了哪些没解决
- 总结以上第二阶段
- 1、定义,本书的各种术语
- 2、理解,本书作者想让你关注的话
- 3、逻辑,本书是怎样推到出结论的
- 4、答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第三阶段
- 批判的思考这本书是真是的,有意义的吗?
- 不了解内容就没有发言权
- 当你说出我同意,我反对或者结论之前,你一定要说这本书的内容我了解了
- 不了解内容就没有发言权
-
- 要理性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 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的辩驳或争论
- 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 在作出任何判评之前,要找出理论依据
- 要理性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如果你关注某领域很多书,就会发现矛盾观点
主题阅读
最高层次的阅读
- 主题书目
- 优先级检索全部阅读
- 部分书籍阅读
- 对比分析阅读
- 部分书籍阅读
- 优先级检索全部阅读
1、找到内容
- 你关心的主题才是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你要找到本书对你研究的主题有什么参考价值,而不是仅仅理解本书的内容
2、引导作者
- 由阅读者建立共识,带引你的作者们与你达成共识,而不是你跟着他们走,用自己的语言消化不同作者的词汇,消除歧义,通汇贯通
3、厘清问题
- 列出可以把我们的主旨说的比较明白的问题,然后让作者来回答这些问题,不过我们不能把思想强加作者
4、界定议题
- 如果一个问题很清楚,我们也确定各个作者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回答,不论是赞同还是反对,那么这个议题就被定义出来了,有矛盾回答的议题才是真议题
5、分析讨论
- 身为主题的阅读者,我们的责任不仅仅要回答这问题,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与其说立足于任何一组答案,不如说立足有顺序清楚的讨论本身
最后如何做笔记
在有力量的句子下面划线
在空白处做论点支撑的顺序编号
标记其他有过相同论点,或者与此观点不同的地方作者
把复杂的论点简单的描述出来,最好承载着你的思想
读书金字塔
让你成长的书,越读越厚
让你学习的书,越读越薄
让你娱乐的书,看过就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