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回答了16个问题采纳率:93.8%
1.“三下五除二”可用作习语.表示做事迅速、利落.
该习语与中国算盘有关.算盘是中国古代一种有效的计算工具,其功能相当与现代社会的计算器.“三下五除二”是珠算中最基本的加法口诀之一,由于古时借助于简单、易记的口诀,人们可在算盘上进行一系列运算,因而“三下五除二”这条基本口诀便产生了“迅速、快捷”的意思.
如果从珠算的运算上来讲是加法中的一个口诀:意思是在算盘的下档上有二个珠,也就是数字为二,再加上三个上去,操作时应从上档上拨下一个珠,除去下档上的二个珠,(也就是去掉下档上的二个珠),总数为5.这个除字不是正常运算中的除法,而是去除、去掉的意思,也就是3+2=5.(在珠算中,上档珠一个珠算作5,下档中每个珠为1.)
2.“八九不离十”过去珠算乘法中,有单双半之说,十之一二叫舍单双,刚过一二,可以靠在前整位上,五为半(不再细说),八九为进位单双,离下一个十之间只差一二,所以就进位,先算出整数的积,然后再减一或二个被剩数.所以说你只要认准上一个十位和下一个十位就好算了(如52先看成是50,58就先看成是60,10×58,先按60,让它等于600,然后再减去两个10,等于580).
因此,从这里就延伸出“八九不离十”,意思是非常接近.
《词源解说》中有的,你如果能找出这本书,上面解释得很细.
3.“九牛二虎之力”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出处〗元·郑德辉《三战吕布》楔子:“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示例〗费了~,把这件事弄妥了,未曾涉讼.★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七回
1年前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