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伦理第三章—工程中的价值,利益与公正学习笔记
引导案例: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丰盛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缓解北方水资源匮乏的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其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工程为让部分地区和人群受益,牺牲了水源地部分人群的利益,其涉及到的不同人群之间的利益补偿,利益协调问题,公平公正问题十分突出。
工程的价值及其特点
工程的价值导向性
从宏观上讲,对人类而言工程具有巨大的正面价值,任何否定工程这种积极作用和正面价值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
从微观上讲,即从具体工程项目来看,作为人们自觉地变革自然的实践活动,工程活动是具有强烈的价值导向的。
由工程的目的价值导向性,引出一个重要的伦理问题,这就是工程为什么人服务,为什么目的服务?在当今形式下,工程活动的价值导向问题,特别是从社会伦理角度思考工程活动的目的,确保工程符合公平公正等基本伦理原则,变得非常重要。
工程价值的多元性
工程可以服务于多个方面的目的,就是说工程不仅仅具有经济价值,也有科学,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的价值。
工程所服务的对象与可及性
工程活动是有非常明确的目的的行为,工程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即在诸多方面可以带来利益和好处。讨论工程利益分配可以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来进行。宏观层面是工程活动在行业,地区,企业,项目之间的分布情况,而微观层面则是指在企业内工程项目的活动情况。
建设工程的社会成本,是指除却项目建造成本之外,由于建造项目对社会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而产生的成本。
工程的社会成本主要表现在:
1.对环境,资源影响所形成的社会成本: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垃圾废弃物污染等,对社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以及各种原料特别是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消耗;
2.对社会影响所形成的社会成本,例如空气污染和施工中产生的噪声,震动等可能会对影响半径内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引发疾病,直接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
3.对经济影响所形成的社会成本,例如项目施工干扰了附近商业活动的正常开展,造成交易量下降,收入减少;新兴产业对原有产业的替代和冲击等。

公正原则在工程的实现
美国伦理学家理查德提出的四种类型的公正:
(1) 补偿公正,时对一个人曾经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进行补偿。
(2) 惩罚公正,是对违法者或者对做坏事的人进行惩罚。
(3) 分配公正,指公正地分配福利和负担。
(4) 程序公正,规定了判决过程,行为或者达成协议的公正性。
为了在工程中实现基本公正,在工程项目过程中需要建立以下几方面机制:
第一, 进行社会评价。
第二, 针对事前无法准确预测项目的全部后果,以及前期未加考量的公正问题,应引入后评估机制。
第三, 针对仅仅瞄准目标人群的局限,扩大关注视域,开展利益相关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