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公众号推送改版,为了不让您错过【掌中IT发烧友圈】每天的精彩推送,切记将本号设置星标哦!~

主板是电脑主机中最关键的硬件之一,电脑其它硬件都是和主板通过接口连接并传输数据,承载着系统运行的载体,主板做工的优劣决定着电脑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想要深入了解电脑系统,需要知道电脑有哪些接口。下面看看主板都有神马接口。

首先看一下左侧面的接口,这些接口是主机组装完成之后,主机后面和外设连接的接口,这些接口经常使用。
网络有线接口

此接口是插入网线的接口,也就是普遍家庭中电脑和路由器连接的接口。看到旁边那三个小电脑了吗,就是网线接口标志。
这个接口叫做RJ45网络接口,八个触点适配T568A或者T568B型的双绞线,一般使用的网线都是T568B型的直通线,网络接口的上方有两个指示灯是代表是否有信号通过。对于网络接口来说,并不像USB2.0和3.0有颜色表示,不过有些主板的网络接口支持颜色区分,比如Intel千兆网卡或者killer杀手网卡,分别为蓝色和红色代表。
外置天线接口

有一些高端豪华的主板或者HTPC使用的主板会配备Wi-Fi模块,并且附送了天线,无需单独购买无线网卡设备即可无线wifi上网(连接无线路由器)。
usb接口

USB接口中文名为“通用串行总线”,最常见的设备就是USB键鼠以及U盘等,大家也都见得多了。这个接口目前有多种规格,需要大家了解,当前的100系列主板上有好多都配备了三个版本的USB接口,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颜色来区分,黑色一般为2.0,蓝色为3.0,红色为3.1。后续版本相对前代主要表现在传输速度上的提升。
USB 2.0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2.0接口带有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上图左边这个接口就是专门为刷写BIOS准备的,将U盘插入其中就可以在BIOS中进行刷写。右边的Keybot接口是专门为华硕“键盘精灵”准备的接口,具体使用方式请参考:KeyBot键盘精灵:创新的人性化新体验
USB 3.0
USB 3.1
经常见到的长方形的USB接口(上图右)被称作USB Type-A型接口,是目前最常见的接口了;然后是Type-B型,主要见于显示器的HUB上面,有些打印机扫描仪等输出输入设备也采用这样的接口;最近比较火热的Type-C接口,最大的特色是正反都可以插,传输速度也非常不错,支持到了3.1的传输协议,许多智能手机也采用了这款接口。题外话:非常普及的安卓手机的接口也是USB接口的一种,名叫Micro USB。
USB大集合(图片来自网络)
USB 2.0跳线接口
USB 2.0接口也是9pin,右下方的针脚缺失,这这个接口是专门给前面板转接USB接口的,与3.0跳线接口一样可以转接为两个USB 2.0接口,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看清楚主板上面的标识,有个名叫1394的跳线接口和USB 2.0跳线接口长得很像,插错了的话会烧毁你的USB设备。旁边的ROG_EXT是专门给华硕玩家国度外置超频设备准备的接口,别的主板上见不到。
PS/2接口

这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输入设备接口了,特点就是彩色的,单一支持键盘或者鼠标的话会呈现单色,像下图这种双色并且伴有键鼠logo的就是两用的了。一定要注意的是这个接口不支持热插拔,开机状态下插拔很容易损坏硬件。优点是对键鼠支持比较好(玄学),更方便键盘全键无冲。
音频接口

这些小圆孔是用来连接音频设备的,想必大家也都非常熟悉,如图这是一组比较常见的五孔一光纤的音频接口,左上角的方形接口就是光纤输出端口,可以将音频信号以光信号的形式传输到声卡等设备。REAR为5.1或者7.1声道的后置环绕左右声道接口,C/SUB为5.1或者7.1多声道音箱的中置声道和低音声道,六孔的音频接口还会有SIDE接口,是用来连接7.1的侧置环绕左右声道的接口。
下排的三个接口最为常见,从左到右依次是麦克风输入,主声道输出,音频输入,简单来说就是麦克风插粉色,浅绿色对应一般的音响或者耳机,浅蓝一般为音频设备的输入口
视频接口

常见显卡上的接口
传统的VGA接口只能传输画面,DVI接口也是这样,不过比较新的HDMI及DP接口都可以同时传输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另外,这些接口都有版本的区别,同样外观下会存在多种协议版本,低端只能提供较小的带宽,想要高刷新率高分辨率还需线材和接口支持。

CPU接口

首先来介绍下CPU插槽,它是连接安装CPU的地方,intel和AMD插槽是完全不一样的,两者不能相互兼容,简单来说,intel和AMD的处理器不能混用,此外,就算是同一平台,一定要对应主板的接口搭配CPU。
CPU供电接口

说完CPU插槽直接再来介绍一下CPU的供电插槽吧,不特别说明的话本文中的所有供电接口都是连接到电源上的,这个也不例外,一般来说目前的CPU供电都是由8pin接口提供的,有些较低端的主板上可能会采用比较老的4pin接口,这两种接口是兼容的,至于是左半部分还是右半部分,接口上是有个防呆设计的,能正常插入的一般都没问题,不过也有例外,如果出现无法通过自检的情况的话可以考虑换边试试(不推荐,易损坏CPU,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操作)。多数情况下只插8pin供电就足够使用了,如果想要极限产品,就需要额外接入4pin辅助供电(下图右)了。
主板供电接口

说到CPU供电顺便再来说一下主板供电,这些供电接口都是在装机的时候必须要用到的,主板目前大都是通用的20+4pin供电。
机箱风扇供电
以前的老主板会在上面标注front、rear等不同部位的风扇供电接口,当前市面上的产品大都将这些名称统一了,统称为CHA_FAN,即机箱风扇,4pin分别为正负极供电、速度检测针脚及调速针脚。
机箱风扇供电& USB 3.0_34
除了CHA_FAN接口以外,CPU插槽附近还会有CPU_FAN、CPU_OPT或者PUMP等标示的供电接口出现,其中CPU_FAN是专门为CPU散热器准备的供电接口,有些主板在开机时如果检测不到这个接口被插好就不允许启动电脑。OPT和PUMP的共同点就是不会调速,直接输出最大值,这是为水冷散热系统的水泵准备的供电接口。旁边的LED板是Debug指示灯,帮助检测系统故障的设备。
CPU风扇供电
灯带供电控制
以前想要加装灯带还需单独购买控制器,现在有些主板上就自带这样的接口,可以通过主板附带的软件来对它进行调节,前段时间笔者刚测试了这款R5 10周年主板,其灯光效果非常给力,这个接口还是非常有用的。发光原理不用多说正12V统一,调节RGB三原色的负极电压来调整亮度和色相。
RGB灯带供电控制
PCI-E插槽额外供电
为了方便多显卡并联玩家使用,同时为了弥补主板供电不够的情况,专门在主板下部准备了一个大D口供电,为PCI-E插槽提供额外电力支持,保证三卡甚至四卡并行的时候稳定。一般这种接口常见于高端主板,低端主板没有足够的插槽也不会支持三卡甚至四卡并联。
PCI-E插槽额外供电
可信平台模块接口
可信平台模块(Trusted Platform Module)接口是专门针对底层加密设置的接口,需要搭载专门的设备来使用,一般的消费者可能用不到这个接口,了解就好。
TPM接口
双BIOS芯片
这里也勉强算一个接口吧,一般情况下主板的BIOS芯片都是可以取下的,下图这样的主板就配备了两个BIOS芯片,我们可以分别设置为超频模式和节能模式,开机之前就可以选择使用哪个BIOS进入系统。在通电情况下,这两个BIOS芯片上方的指示灯会点亮,告知你当前是哪个BIOS在工作。
BIOS芯片
内存插槽

目前主流的内存产品主要分为桌面级的和移动端的,桌面级的比移动端的要长,DDR3和DDR4的区分就稍微费劲一些了,不过一般主板上都会标示出来,在防呆口的附近还会标注工作电压,一般为1.35V低压(DDR3L)和1.5V标压(DDR3)以及1.2V(DDR4)。
PCI插槽

PCI-E插槽是针对扩展硬件最重要的插槽没有之一,由于经常用来扩展图形处理器也就是显卡,而被俗称为显卡插槽,目前的PCI插槽都是直接与CPU进行通信,不需要经过其他芯片,所以速度和带宽都是非常高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插槽经常被用来扩展显卡,大量的数据交换就需要更大的带宽。

相信大家听得最多的就是“主板配备了X16满速插槽”,那么X16到底是什么概念呢,其实X16代表的是16条PCI总线,PCI总线直接可以协同工作,X16就代表了16条总线同时传输数据,简单理解就是数越大越好。
还有一些设备也可以插入到PCI-E插槽中,比如网卡,USB转接卡,声卡等设备也可以在此接口上使用,不过他们需要的带宽就不像显卡那么大了。

这是PCI插槽背部引脚,分别是1倍,4倍,8倍,16倍
SATA接口

SATA接口也是比较常见的接口,接入设备比如硬盘、光驱等,目前主流是SATA3接口,与USB设备一起通过南桥芯片与CPU通信
M. 2接口

M.2接口是现在固态硬盘的接口,由于其带宽大(M.2 socket 3可达到PCI-E X4带宽32Gb/s,折算成传输速度大约4GB/s),可以更快速度的传输数据。
U. 2接口

U.2接口是另一种形式的高速硬盘接口,可以看做是4通道的SATA-E,传输带宽也是最大四条PCI-E,理论值32Gb/s。
USB 3.0前面板跳线

剩下的小接口主要就是跳线到机箱前面板的接口了,首先来说一下USB 3.0的跳线,这个接口是前面板接口中比较大的一个,外形也比较特殊,通常情况下为黑色线材蓝色接口。共有19枚针脚,右上角部位有一个缺针,下方中部有防呆缺口,与接口对应。每个3.0跳线接口可以转接出两个USB 3.0接口。
前面板音频接口

许多机箱的前面板都会有耳机和麦克的接口,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它在主板上的跳线接口为下图这样。9根引脚,上排右二缺失,既为防呆设计,又可以与USB 2.0接口区分开来。一般被标记为AAFP接口,位于主板左下方的音频模块附近。
机箱风扇供电

以前的老主板会在上面标注front、rear等不同部位的风扇供电接口,当前市面上的产品大都将这些名称统一了,统称为CHA_FAN,即机箱风扇,4pin分别为正负极供电、速度检测针脚及调速针脚。

除了CHA_FAN接口以外,CPU插槽附近还会有CPU_FAN、CPU_OPT或者PUMP等标示的供电接口出现,其中CPU_FAN是专门为CPU散热器准备的供电接口,有些主板在开机时如果检测不到这个接口被插好就不允许启动电脑。OPT和PUMP的共同点就是不会调速,直接输出最大值,这是为水冷散热系统的水泵准备的供电接口。旁边的LED板是Debug指示灯,帮助检测系统故障的
设备。
前面板控制跳线

前面板的控制跳线是很多装机小白心中永远的痛,小编在这给你们做一个清晰的图示,大多数的主板都是按照这个分布排列的,偶尔有特殊的也会在旁边标注出来,有一点点基础知识的就应该能看懂了。旁边的红色小按钮是切换BIOS用的,关机通电状态下按动就可以实现BIOS的切换
雷电拓展接口
注意这个接口虽然带有雷电两个字,但并不是完全体的雷电接口,还是需要搭配Thunderbolt I/O卡来使用,这个接口只是一个辅助接口。旁边的SLI/CFX一目了然,是用来切换显卡并联模式的,NVIDIA的显卡使用SLI技术,AMD的显卡使用CFX技术。EXT_FAN则是扩展风扇供电接口,如果有显卡散热风扇或者机箱风扇也可以连接到这里。
关注微信公众号【掌中IT发烧友圈】回复“打包下载”或“系统工具”或“见面礼物”,可免费获取10款Win10经典软件以或超大实用的系统维护工具以及见面礼包。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