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分区表_中科院期刊分区

25dbc867d29bf9c52d22ae2a04c7dba6.png

简介

中科院期刊分区,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科学研究成果,每年10月份发布最新年期刊分区数据。网址:http://www.fenqubiao.com,单位用户订购和查询都在这个平台上完成。

为了更好地帮助我国科研人员了解和认识国际期刊,官方开通微信公众号(fenqubiao)和微信查询平台,微信查询平台为用户提供免费的期刊分区查询服务。

比较

期刊评价领域的分区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认可。国内主流期刊分区评价体系主要是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和Clarivate Analytics(科睿唯安)的JCR。很多用户在使用中科院期刊分区表的过程中,对于两者之间的异同有很多疑惑。为了让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期刊分区评价体系,下文从多个角度比较分析两者的异同。

  • 常用说法

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常用1-4区,且分区前常用大类或者小类,常用说法为某本期刊在大类某学科为某区。如期刊REVIEWS OF GEOPHYSICS的2014年分区情况:大类地学1区;小类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GEOCHEMISTRY & GEOPHYSICS)1区。

而JCR的Journal Ranking常用Q1-Q4,Q表示Quartile in Category,即4个等级中所处的位置,常用说法为某本期刊位于某学科的Q几。期刊Nature的2014的JCR等级情况: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为Q1。

  • 学科体系

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学科划分为大类和小类,大类是参考国内高校科依据国务院学位办分类体系,结合SCI覆盖内容设计形成的13个学科领域,小类借用汤森路透的JCR-学科分类体系。

  • 分区方法

分区方法是中科院分区表和JCR的Journal Ranking最核心的不同。对于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主要参考3年平均IF作为学术影响力,最终的分区结果中,每个分区的期刊累积学术影响力是相同的,各区的期刊数量由高到底呈金字塔式分布;而JCR的Journal Ranking,主要参考当年IF,最终结果中,每个分区的期刊数量是相等的,都是25%的期刊数量,而期刊学术影响力是由高到低呈倒金字塔式分布。

  • 获取方式

中科院分区表有独立的数据在线平台(http://www.fenqubiao.com),单位用户可以订购,同时开通微信公众号(fenqubiao),为个人用户提供有限的查询服务。

JCR是Clarivate Analytics旗下ISI Web of Knowledge的期刊平台,为用户提供期刊影响因子查询,新版系统已并入InCites。

相关概念

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中涉及到多个期刊评价指标。

  • 期刊影响因子

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加菲尔德在1972年提出的一个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该指标是一个相对数量指标,主要用以调整和修正期刊总被引频次过大。普赖斯曾提出,科学论文一般在其发表后一二年后,被人们接受,并达到被引用的峰值阶段。加菲尔德正式按照这个思想,定义了IF的计算公式,

f12362b990582ad11e87d27b8fbd2de7.png

举个例子,期刊Nature在2014年发表862篇论文,在2013年发表860篇论文;2014年发表的论文在2015年获得被引频次为31056,2013年发表的论文在2015年获得的被引频次为34618;那么Nature在2015年的影响因子IF=(31056+34618)/(862+860)=38.138。

  • 3年平均影响因子

为了使历年的期刊分区相对稳定,减少影响因子上下波动带来的影响,中科院分区表采用3年平均IF作为划分分区依据。

3年平均影响因子,即最近期刊最近3年的期刊影响因子的平均值。计算公式如下:

0932dde151ca21c66891b681ceab45ef.png

如Nature2013年的IF为42.351,2014年IF为41.456,2015年IF为38.138,那么2015年Nature的3年IF=(42.351+41.456+38.138)/3=40.648。

当然在计算3年平均IF的时候,对于没有3年IF的期刊,做出如下调整:只有1年有IF的期刊,只取1年IF作它的3年平均IF;只有2年有IF的期刊,只取2年平均IF作为它的3年平均IF。例子如下:Acta Numerica从2014年开始才有IF=7.364,那它的3年平均IF为7.364。ACS Synthetic Biology从2013年开始有IF,2013年的IF为3.951,2014年的IF为4.978,则它的3年平均IF为(3.951+4.978)/2=4.465。

  • 2年总被引频次

被引频次是反映学术影响力总量的指标,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作为IF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补充。1区期刊通常被视为各学科的优秀期刊,但1区期刊遴选标准较高,入选的期刊数量有限。为了尽量囊括更大范围的优秀期刊,我们在期刊分区结果的基础上,利用被引频次指标对期刊影响力进行再次甄别,定义出TOP期刊集合。

  • Top期刊

2015年以前top期刊遴选规则如下:大类的1区期刊默认为top期刊,大类的2区期刊中2年总被引频次位于前10%的期刊也是top期刊。

2016年扩大top期刊范围,小类1区期刊设置为top期刊。

在上述定量测度规则的基础上还有同行评议的考量因素。对于少数期刊,尽管不在上述定量方法划分出来的top期刊的范围中,但经过科学共同体评议,被认为是高学术影响力期刊,直接被采纳加入top期刊。

《2023年中国科学院分区表》是一种对学术期刊按照学科和影响力进行分类的系统,由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评价中心发布,常用于评估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为了获取最新的《中国科学院分区表》,你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 **访问官方网站**:通常,《中国科学院分区表》会在官方发布的网站上提供下载链接。你可以直接访问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评价中心的官方网站查找最新的分区表信息。 2. **查阅高校或研究机构资源**:很多高校图书馆或科研机构会收录此类重要资料,并提供给本校师生免费下载或访问权限。如果你是某个学校的学生或员工,可以咨询图书馆或其他相关部门是否有此资源。 3. **利用学术数据库**:一些大型的学术数据库平台如CNKI、万方数据等也可能会提供该表的部分内容或链接,尤其是对于特定学科领域的分区情况。用户注册登录后,通过搜索功能寻找相关信息。 4. **关注学术社群和论坛**:有时候,在相关的学术社区、论坛或是专业社交平台上,同行们会分享这类资源的获取渠道。加入并参与这些学术讨论组,也能帮助你找到所需的资料。 5. **付费购买或订阅服务**:对于某些高级别或详细的数据,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这可能是针对特定用户提供的一种商业化的服务模式。 请注意,获取最新版本的《中国科学院分区表》时,确保从正规途径获得,以保证数据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同时,了解不同版本之间的更新和差异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们反映了期刊影响力的动态变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