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_课堂上我与学生一起探究物理规律

物理伴我行

微信号 : pphysics

物理伴我行:pphysics

e909cfe8f585c2661e6321f9027bc00d.png 0b4fc819e99eaab6fbc8c753928e99d6.png

潘仕恒名师工作室集中研修活动纪实>>

    2020年11月23-25日,潘仕恒名师工作室举行区、市学员的集中研修活动。本次活动以“体验式”“探究式”课堂教学为主题,开展高一、高二、高三的研究课,探索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01

探究滑动摩擦力

05ed69d15a8e68f9cb89ab79d87414b0.png

广州市第六十六中学钟敏老师(区工作室学员)上高一研究课《摩擦力》,以下为课堂片断。

 1.实验原理         2.实验操作

dd9b941a670c90468d43e85e9ea97bf0.png 12562997263b4f9a208ddcb350c28ca3.png

3.数据处理(绘制图像)  4.展示结果

20826722bec8be5a9b7ab324c655204b.png a79eedf10a87cbb006f80b4d03db6fdd.png

 5.认识μ      6.认识滑动摩擦力

fc86d5b946b73073b870fa489141bae8.png 43cee00a4348e929f15b48105fd8b312.png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摩擦力,认识摩擦在工学业生产、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引领学生体验现代科学探究活动。

交流 · 分享

7ac029066c51c935d659194999775e58.png

评课

18fd54f7452aab2010e3cc1d1c882461.png

    广东广雅中学特级教师叶道昭老师向区工作室学员分享自己近50年的物理教育人生。叶老师18岁参加工作,随即开始物理教育人生,近50年的教育生涯,为国家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是广州基础教育的标杆人物。叶老师德高望重,是后辈物理教师学习的榜样!

ea54b7cfeb24ea2bf477bfeb03e4d411.png

02

探究滑动摩擦力

5e11d44c227bb04dd45088f8cf801d54.png

广东番禺中学谭康老师(市工作室学员)从另一角度展开《摩擦力》的教学>>

aa5cf65d28b008c839a262651ba3a9ac.png

1.感受(体验)摩擦力

2.方案选择  方案一       方案二

8301f3d6c2ad412dc3945112be7c537c.png 8c67387ce4ef4f392aed3b377c1086a2.png

3.方案选择  方案三      方案四

7cdc63baa4217a4275342380a16f6a7e.png db17fe279c28d9912f4bc0e82a94260f.png fa02496f30f56550031a55f4d98e3302.png

4.实验过程

5.实验记录    6.数据处理(作图像)

d304f75c12b35609b9fa18ec4231c759.png d2367ade0c1c751eb9147e609af780ef.png

7.形成结论    8.认识μ

27f10e8c8405db0e0adb49f2085a8e48.png cc664b6e1e1f5a2909afc6ca75ef96e3.png

谭老师在对实验方案的一步步进阶选择中,把科学思维融入科学探究过程中,实现高阶思维的课堂。实验装置、运用计算机数据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等方面都有精彩之处。

03

“称量”安培力

e6aa5c4a653939079af3e5762c996b03.png

丨广州市彭家木纪念中学张美芳老师上《探究安培力》

    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F=BIL)极度微弱,用常规办法无法测量其大小,张老师巧用反作用力及电子秤的“去皮“功能,带领学生把安培力“称量”出来了!

测量安培力的实验装置图

ee63a4f6693d5e447be068e5a0e8fb7e.png ff3db3df1529809c9703f050f578c19a.png

测量安培力原理图。

   着手实验         记录电流

4a4fa1a381c635c3b96f871c273f816b.png 184e47a499560c569abe278ce83e149a.png

   读出安培力     数据分析

8da2de3e6c0aed714e828ab854db2850.png ac141509da83e84e6e7ac2461dc0b98d.png 4f5c0af4d9d5059318cbb9843c468ed8.png

形成结论:认识安培力及磁感应强度B

04

电路分析及基本计算

25620853bacbb70ea001cd884f7d600e.png

广东番禺中学彭欢、广州大同中学马莲妹两位老师上高三复习研究课。

彭欢老师        马莲妹老师

f5db95665b321fb10646a6789a291489.png a4ac39819f399bfc23d4d3fae18cce54.png

听课 · 评课· 指导

4dc3a765370ef0768bc0e4f2d1cdd50e.png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陈信余老师、陈继红老师和朱燕明老师到场指导。

6af39327db34cab97eb478c37aacc04d.png

广州市荔湾区教育研究院正高级教师张晓红到场指导。

0b4fc819e99eaab6fbc8c753928e99d6.png 19625c7d074b5d6d1c7d127dd1a2f00a.png 88ccce3a521935f71f9fcfc50a192c25.png

听课评课现场

05

研修体会(节选)

38402c9d952ef2b5ae580e77c8170910.png

谭康丨广东番禺中学

    本次活动,我担任了《摩擦力》的研究课。经历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专家点评的各个环节,收获颇多。

  【备课】为了更好把握教材,落实培养核心素养,有特色,在备课环节,我查阅了大量资料,自己完成教学设计后再与备课组同行讨论,最终确定教学方案。一次公开课,是认真备课、跟同行思维碰撞后的结果,于我而言是一次重要的成长。

  【上课】带领学生从体验摩擦力到准确测量摩擦力,从不断遇到问题到不断解决问题,一步步引领学生走向思维的深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体验实验、体验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评课】专家们提出了中肯的评价和建议,受益匪浅。《摩擦力》既要引导学生掌握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还要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引导学生对动摩擦因数建立起正确的物质观。

01057290b67be2699ebd64da10f1a69e.png

张美芳丨广州市彭家木纪念中学

    接到上研究课的任务,既紧张也有点兴奋。因为我第一次有机会在这么多专家和不同区域的同行面前上课。接到任务时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进行安培力的定量研究。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利用电子秤搞出一套像模像样的教具,带领学生顺利地“称量”出安培力。从感觉无法完成实验任务,到“称量”出安培力,还真是得到很大的锻炼和能力的提升,对个人的努力还是欣赏和认同的。虽然课堂还是有点遗憾,专家们也给了很多的建议,相信以后我的课堂会更加完美。

2f405bb065f01ff258d430dade929d5a.png

陆逢英丨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

    听了四节研究课,从不同角度感受“体验”和“探究”的课堂,加之专家的点评,我收获满满。陈信余、陈继红和朱燕明等专家指出,探究式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任务要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展开。张晓红老师在点评时指出,教师还要主动了解学生现状,捕获学生的认知心理,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课堂,学生只有找到课堂的存在感,才能愉快地接受老师教授的新知识,“无作无悟”,亲自体验得到的知识会记得更牢。

    我正在做关于物理情景试题的小课题研究,高考试题出现大量情景化试题,正是国家从考试层面引导高中物理教学要更多地关注和解决现代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使物理成为束之高阁的知识。教师不能因为麻烦就放弃实验,直奔解题,探究式教学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和物理思维方法,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a79eedf10a87cbb006f80b4d03db6fdd.png

钟敏丨广州市第六十六中学

    这次培训我既兴奋又紧张,因为我第一次要完成异地的教学,由于担心可能的陌生感,所以我提前一周就备课了。

  对于“摩擦力”,《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存在定量关系,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一步建立正确的相互作用观和物质观。

  在最初的教学准备阶段,我有了大致的思路,随后向潘老师请教。潘老师给了细节优化的建议:如多给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选用粗糙程度差异大的接触面,从f-FN图像理解动摩擦因素的物质性等。潘老师抛砖引玉、画龙点睛,我则醍醐灌顶。我修改了教学设计,用泡沫垫子作为实验中可更换的接触面,在课堂中也时时谨记潘老师教导,研究课得以顺利完成。

5689e7cbb43f45b15dd6398f712044be.png

徐金玲丨广州市白云中学

   钟敏老师备课非常充分,不仅备教材教法,还考虑了学生的学情。上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虽然是异地授课,却能够很好地调动课堂氛围,使得学生成为整堂课的主体。本节课的亮点是实验设计,通过对比木板和塑料垫,定量地测量了摩擦力的大小,突破了教学难点。

    叶道昭老师做的《教育人生》讲座,我深受感动,一个前辈物理老师的教育成就和教育情怀,永远是我们这些年青物理老师学习的榜样。叶老师指出,教师一定要注重个人的成长,要养成写教后记、随笔、写教育教学案例的习惯。叶老师还跟我们分享了花都区温利广老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坚持做好“想-做-恒-写-爱”这五个方面,温老师从一个农村教师逐渐成长为全国模范教师,成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叶老师勉励我们,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只有注重个人的专业成长,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老师才能走得更远更高。

5aae03079b5b4e22ad26b6a34011e9b9.png

刘小燕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

    钟敏老师的实验探究课堂很成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顺利完成实验操作,并进行实验数据处理。课堂气氛很好,通过实验,学生能深刻地理解摩擦力,会分析影响摩擦力的因素以及摩擦力的方向。

    随后,我们又观看了北京汇文中学孔祥星老师的录像课《弹簧的弹力》。孔老师通过大大小小的实验,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去验证胡克定律,去认识弹簧的劲度系数。孔老师把课堂定位在学生的体验和实验探究上,我感受了体验式和探究式的课堂。

    本次研修,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应该怎么样对待我们的课堂,物理的理论都是有实验来支撑的,做为物理教师,我们要去设计课堂实验,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而不是一味的灌输。

9d93813186f8b2fb467353ad14f46a48.png

陈杏子丨广州市白云中学

   钟敏老师从摩擦力的定义出发,通过一些实例说明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接着开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实验,实验原理、过程、记录、数据处理环环相扣。特别在数据处理环节,钟老师和学生一起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再在黑板上展示给学生,与学生共同得出摩擦力与压力正比的关系,并比较不同接触面的图像斜率,引出动摩擦因素及物理意义。

我们还观摩了北京汇文中学孔老师的录像课《弹簧的弹力》。这是一节探究味很浓的物理课。老师从学生自制的弹簧测力计提出问题:自制的刻度是否准确?然后老师利用力和位移传感器做演示实验,直观得出簧弹力与形变量的线性关系(还演示超出弹簧弹性限度的图像)。接着,课堂转入对劲度系数的探究上,期间既有分组实验、也有演示实验,有定性实验也有定量实验,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劲度系数。最后把课堂引到不同劲度系数的弹簧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需要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从生活到物理,又从物理回归到生活应用。

20fa39976a8de57889d8b7defed5d2af.png

彭欢丨广东番禺中学

我也曾经上过《探究安培力》的公开课,但当时只对安培力大小进行了定性的分析,没有做到定量探究,留下遗憾。这次我带着满腹的好奇心,看看张美芳老师怎么处理《探究安培力》的定量研究问题。课堂上,张老师巧妙地通过测量安培力的反作用力,从而实现对安培力的定量测量!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应该尽可能地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把公式强硬的塞给学生。谭康老师的《摩擦力》也是满满的实验。回想之前去北京师大二附中研修时,彭梦华教师满屋的自制教具告诉我们,物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不再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科,而是一门生活中的学科。

接着是我和马莲妹老师的同课异构研究课,内容为高三第一轮复习《电路的分析和基本计算》。由于没有了教材,教学难度大,课前潘老师与我们进行了线上研讨,指出了我们在备课思路上的一些偏差。2021年的新高考已经取消了《考试说明》,所以《课程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通过这节课,我个人也对高三复习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学生是跟着老师走的,老师一定要对高考变化、高考趋势深入研究,才能保证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佳的复习效果。

4629bc6e58ffb1e55e765846be172fe6.png

马莲妹丨广州大同中学

研修期间,我认真观摩了谭康、张美芳两位老师的课,我和彭欢老师则上同课异构课。

谭老师的课让我感受深刻的有以下几点:1.摩擦力趣味引入。通过播放足球运动员进球后跪滑视频,激起学生的兴趣点。2.感受摩擦力。通过毛刷、手的运动,理解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课堂气氛活跃。3.实验方案有特色。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梯度式引导学生逐步改进方案,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4.数据处理。输入电子表格,拟合函数式。

张老师的课有这些特点:1.巧用迷你电子秤定量“称”出安培力。2.学生利用平板电脑投影实验过程,实验演示效果明显。3.把表现的机会留给学生,如实验操作、左手定则使用等。

同时,我上了研究课《电路的分析和基本计算》。本节课是高三复习课,为电学实验作铺垫的,备课时我查阅了大量的高考实验真题、各地模拟题。我在精选的例题中,主要设置填空题或计算题,并变式、拓展,注重问题设置的梯度。

    这次研修活动,专家、名师现场指导,我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陈信余老师提出要落实核心素养,如物质观念,形成科学思维,并指出信息技术与学科结合促进教学。朱燕明老师谈到了课堂中的技术应用,如放大实验效果,制作教具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陈继红老师指出课堂应有个性化的东西,鼓励老师进行个性化的归纳。张晓红老师提出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潘仕恒老师则对新高考可能出现的变化做了解读。

ef935cc8538ebc7e742c5692bc6aa6c7.png

周海英丨广东仲元中学

   这次研修活动,听了谭康老师、张美芳老师、马莲妹老师和彭欢老师的四节研究课,还听陈信余老师、陈继红老师、朱燕明老师、张晓红老师和主持人潘老师五位专家的精彩点评。

    谭老师关于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装置设计让人印象深刻,谭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从直接拉物体到拉物体下面的木板再到把木板改为传送带,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不是单纯的物理知识传授,而是围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素养展开。

   张美芳老师关于探究安培力大小的实验设计让人耳目一新,利用牛顿第三定律把蹄形磁铁对线圈的向上的力转化为线圈对蹄形磁铁的向下的力,再利用电子秤把这个力测量出来,这个设计很有创意。

d030c753f1837eaddc939238291b816a.png

杨安丨广东番禺中学

  这次集中研修,首先听了谭康《探究滑动摩擦力》和张美芳《探究安培力》两节课。谭康老师从引入课题到实验探究,层层递进,环环紧凑,台阶式的问题串到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张美芳老师探究安培力的定量实验有很强操作性和创新性,令人耳目一新。现场指导专家陈信余、陈继红、朱燕明和潘老师对这两节课有很高的评价,也指出改进的细节和发展的空间。实验探究是物理课堂的主流。
    随后是马连妹和彭欢上高三同课异构研究课《电路的分析与基本计算》。马老师课堂语言精练易懂,内容丰富;彭欢老师掌控课堂气氛的能力强,课堂活跃,教学重点突出,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突破难点的方法。
    研修时间虽短,但学习内容丰富。与优秀的同仁一起研习教学,又得到名师专家的指导,极大地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

cd30f8b3bdcf90ba13c21f37a1faeecb.png

分享《物理伴我行》的其它文章  >>

1.这三年,我们与君子同行

2.筑牢职业基础--广州市局属中学新教师前来跟岗学习

3.体验式教学,我们的研究开始了4.探索新教法--我们的课题被中国教育学会立项为重点课题.
5.抗疫中,我们坚守课堂(2)

6.抗疫中,我们坚守课堂(1)7.梅州送教,探寻物理课堂新思路8.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北京的老师在做什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