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表属于隐性课程,课程表中的学科属于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教育者直接地表现出来的,如课程表中的学科。
隐性课程包括除上述课程之外的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环境、学校的文化建设、家校社会一体化等。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有三方面的区别:
1、在学生学习的结果上,学生在隐形课程中得到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而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
2、在计划性上,隐形课程是无计划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是无意接手隐含于其中的经验的,而显性课程则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的成分很大;
3、在学习环境上,隐性课程是通过学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的,而显性课程则主要是通过课题教学来进行的。
扩展资料
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
1、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
2、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3、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
4、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辩证统一;
5、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
6、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