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协程和异步的关系_python 协程 异步IO

一、协程

1、简介

Python由于众所周知的GIL的原因,导致其线程无法发挥多核的并行计算能力(当然,后来有了multiprocessing,可以实现多进程并行),显得比较鸡肋。既然在GIL之下,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在运行,那么对于CPU密集的程序来说,线程之间的切换开销就成了拖累,而以I/O为瓶颈的程序正是协程所擅长的:

多任务并发(非并行),每个任务在合适的时候挂起(发起I/O)和恢复(I/O结束)

Python中的协程经历了很长的一段发展历程。其大概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最初的生成器变形yield/send

引入@asyncio.coroutine和yield from

在最近的Python3.5版本中引入async/await关键字

协程,又称微线程,纤程。英文名Coroutine。一句话说明什么是线程:协程是一种用户态的轻量级线程。

协程拥有自己的寄存器上下文和栈。协程调度切换时,将寄存器上下文和栈保存到其他地方,在切回来的时候,恢复先前保存的寄存器上下文和栈。因此:

协程能保留上一次调用时的状态(即所有局部状态的一个特定组合),每次过程重入时,就相当于进入上一次调用的状态,换种说法:进入上一次离开时所处逻辑流的位置。

2、优缺点

协程的好处:

无需线程上下文切换的开销

无需原子操作锁定及同步的开销

"原子操作(atomic operation)是不需要synchronized",所谓原子操作是指不会被线程调度机制打断的操作;这种操作一旦开始,就一直运行到结束,中间不会有任何 context switch (切换到另一个线程)。原子操作可以是一个步骤,也可以是多个操作步骤,但是其顺序是不可以被打乱,或者切割掉只执行部分。视作整体是原子性的核心。

方便切换控制流,简化编程模型

高并发+高扩展性+低成本:一个CPU支持上万的协程都不是问题。所以很适合用于高并发处理。

缺点:

无法利用多核资源:协程的本质是个单线程,它不能同时将 单个CPU 的多个核用上,协程需要和进程配合才能运行在多CPU上.当然我们日常所编写的绝大部分应用都没有这个必要,除非是cpu密集型应用。

进行阻塞(Blocking)操作(如IO时)会阻塞掉整个程序

3、协程的实现

(1)使用yield实现协程操作例子

importtimeimportqueuedefconsumer(name):print("--->starting eating baozi...")whileTrue:

new_baozi= yield

print("[%s] is eating baozi %s" %(name, new_baozi))#time.sleep(1)

defproducer():

r= con.__next__()

r= con2.__next__()

n=0while n < 5:

n+= 1con.send(n)

con2.send(n)

time.sleep(1)print("\033[32;1m[producer]\033[0m is making baozi %s" %n)if __name__ == '__main__':

con= consumer("c1")

con2= consumer("c2")

p= producer()

------------------

--->starting eating baozi...

--->starting eating baozi...

[c1] is eating baozi 1

[c2] is eating baozi 1

[producer] is making baozi 1

[c1] is eating baozi 2

[c2] is eating baozi 2

[producer] is making baozi 2

[c1] is eating baozi 3

[c2] is eating baozi 3

[producer] is making baozi 3

[c1] is eating baozi 4

[c2] is eating baozi 4

[producer] is making baozi 4

[c1] is eating baozi 5

[c2] is eating baozi 5

[producer] is making baozi 5

看楼上的例子,我问你这算不算做是协程呢?你说,我他妈哪知道呀,你前面说了一堆废话,但是并没告诉我协程的标准形态呀,我腚眼一想,觉得你说也对,那好,我们先给协程一个标准定义,即符合什么条件就能称之为协程:

必须在只有一个单线程里实现并发

修改共享数据不需加锁

用户程序里自己保存多个控制流的上下文栈

一个协程遇到IO操作自动切换到其它协程

基于上面这4点定义,我们刚才用yield实现的程并不能算是合格的线程,因为它有一点功能没实现,哪一点呢?

(2)greenlet 手动切换

greenlet是一个用C实现的协程模块,相比与python自带的yield,它可以使你在任意函数之间随意切换,而不需把这个函数先声明为generator

from greenlet importgreenletdeftest1():print(12)

gr2.switch()print(34)

gr2.switch()deftest2():print(56)

gr1.switch()print(78)

gr1=greenlet(test1) # 启动一个协程

gr2=greenlet(test2)

gr1.switch() # 切换协程--------------------------

12

56

34

78

感觉确实用着比generator还简单了呢,但好像还没有解决一个问题,就是遇到IO操作,自动切换,对不对?

(3) Gevent 自动挡自动切换

Gevent 是一个第三方库,可以轻松通过gevent实现并发同步或异步编程,在gevent中用到的主要模式是Greenlet, 它是以C扩展模块形式接入Python的轻量级协程。 Greenlet全部运行在主程序操作系统进程的内部,但它们被协作式地调度。

importgeventdeffunc1():print('\033[31;1m李闯在跟海涛搞...\033[0m')

gevent.sleep(2)print('\033[31;1m李闯又回去跟继续跟海涛搞...\033[0m')deffunc2():print('\033[32;1m李闯切换到了跟海龙搞...\033[0m')

gevent.sleep(1)print('\033[32;1m李闯搞完了海涛,回来继续跟海龙搞...\033[0m')

gevent.joinall([

gevent.spawn(func1),

gevent.spawn(func2),#gevent.spawn(func3),

])-------------------------李闯在跟海涛搞...

李闯切换到了跟海龙搞...

李闯搞完了海涛,回来继续跟海龙搞...

李闯又回去跟继续跟海涛搞...

(遇到io操作 sleep 就跳)

gevent 和简单的爬虫

from urllib importrequestimportgevent,timefrom gevent importmonkey

monkey.patch_all()#把当前程序的所有的io操作给我单独的做上标记

import ssl #当你使用urllib.urlopen一个 https 的时候会验证一次 SSL证书

ssl._create_default_https_context =ssl._create_unverified_contextdeff(url):print('GET: %s' %url)

resp=request.urlopen(url)

data=resp.read()print('%d bytes received from %s.' %(len(data), url))

urls= ['https://www.python.org/','https://www.yahoo.com/','https://github.com/']#串行

time_start =time.time()for url inurls:

f(url)print("同步cost", time.time() -time_start)#并行

async_time_start =time.time()

gevent.joinall([

gevent.spawn(f,'https://www.python.org/'),

gevent.spawn(f,'https://www.yahoo.com/'),

gevent.spawn(f,'https://github.com/'),

])print("异步cost", time.time() -async_time_start)------------------------------------------GET: https://www.python.org/

48853 bytes received from https://www.python.org/.

GET: https://www.yahoo.com/

296268 bytes received from https://www.yahoo.com/.

GET: https://github.com/

131107 bytes received from https://github.com/.

同步cost3.294053077697754GET: https://www.python.org/GET: https://www.yahoo.com/GET: https://github.com/

48853 bytes received from https://www.python.org/.131107 bytes received from https://github.com/.296267 bytes received from https://www.yahoo.com/.

异步cost1.2283849716186523

通过gevent实现单线程下的多socket并发

server

importsysimportsocketimporttimeimportgeventfrom gevent importsocket,monkey

monkey.patch_all()defserver(port):

s=socket.socket()

s.bind(('0.0.0.0', port))

s.listen(500)whileTrue:

cli, addr=s.accept()

gevent.spawn(handle_request, cli)defhandle_request(conn):try:whileTrue:

data= conn.recv(1024)print("recv:", data)

conn.send(data)if notdata:

conn.shutdown(socket.SHUT_WR)exceptException as ex:print(ex)finally:

conn.close()if __name__ == '__main__':

server(8001)

client

importsocket

HOST= 'localhost' #The remote host

PORT = 8001 #The same port as used by the server

s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connect((HOST, PORT))whileTrue:

msg= bytes(input(">>:"),encoding="utf8")

s.sendall(msg)

data= s.recv(1024)#print(data)

print('Received', repr(data))

s.close()

二、论事件驱动与异步IO

基础知识:

IO编程的解释:

IO在计算机中指Input/Output,也就是输入和输出。由于程序和运行时数据是在内存中驻留, 由CPU这个超快的计算核心来执行,涉及到数据交换的地方,通常是磁盘、网络等,就需要IO接口。

通常,程序完成IO操作会有Input和Output两个数据流。当然也有只用一个的情况, 比如,从磁盘读取文件到内存,就只有Input操作,反过来,把数据写到磁盘文件里,就只是一个Output操作。

Stream(流)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可以把流想象成一个水管,数据就是水管里的水,但是只能单向流动。 Input Stream就是数据从外面(磁盘、网络)流进内存,Output Stream就是数据从内存流到外面去。

由于CPU和内存的速度远远高于外设的速度,所以IO操作分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CPU等着,也就是程序暂停执行后续代码,等待IO操作完成后再接着往下执行,这种模式称为同步IO;

另一种方法是CPU不等待,只是告诉磁盘“您老慢慢操作,我接着干别的事去了”,于是,后续代码可以立刻接着执行,这种模式称为异步IO。

很明显,使用异步IO来编写程序性能会远远高于同步IO,但是异步IO的缺点是编程模型复杂。 因为异步IO需要知道什么时候完成了,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回调模式,轮询模式等。

1.事件驱动(多路复用IO)

通常,我们写服务器处理模型的程序时,有以下几种模型:

(1)每收到一个请求,创建一个新的进程,来处理该请求;

(2)每收到一个请求,创建一个新的线程,来处理该请求;

(3)每收到一个请求,放入一个事件列表,让主进程通过非阻塞I/O方式来处理请求

上面的几种方式,各有千秋,

第(1)中方法,由于创建新的进程的开销比较大,所以,会导致服务器性能比较差,但实现比较简单。

第(2)种方式,由于要涉及到线程的同步,有可能会面临死锁等问题。

第(3)种方式,在写应用程序代码时,逻辑比前面两种都复杂。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一般普遍认为第(3)种方式是大多数网络服务器采用的方式

看图说话讲事件驱动模型

在UI编程中,常常要对鼠标点击进行相应,首先如何获得鼠标点击呢?

方式一:创建一个线程,该线程一直循环检测是否有鼠标点击,那么这个方式有以下几个缺点:

1. CPU资源浪费,可能鼠标点击的频率非常小,但是扫描线程还是会一直循环检测,这会造成很多的CPU资源浪费;如果扫描鼠标点击的接口是阻塞的呢?

2. 如果是堵塞的,又会出现下面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不但要扫描鼠标点击,还要扫描键盘是否按下,由于扫描鼠标时被堵塞了,那么可能永远不会去扫描键盘;

3. 如果一个循环需要扫描的设备非常多,这又会引来响应时间的问题;

所以,该方式是非常不好的。

方式二:就是事件驱动模型

目前大部分的UI编程都是事件驱动模型,如很多UI平台都会提供onClick()事件,这个事件就代表鼠标按下事件。事件驱动模型大体思路如下:

1. 有一个事件(消息)队列;

2. 鼠标按下时,往这个队列中增加一个点击事件(消息);

3. 有个循环,不断从队列取出事件,根据不同的事件,调用不同的函数,如onClick()、onKeyDown()等;

4. 事件(消息)一般都各自保存各自的处理函数指针,这样,每个消息都有独立的处理函数;

720333-20160922162036496-1642863922.png

事件驱动编程是一种编程范式,这里程序的执行流由外部事件来决定。它的特点是包含一个事件循环,当外部事件发生时使用回调机制来触发相应的处理。另外两种常见的编程范式是(单线程)同步以及多线程编程。

让我们用例子来比较和对比一下单线程、多线程以及事件驱动编程模型。下图展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三种模式下程序所做的工作。这个程序有3个任务需要完成,每个任务都在等待I/O操作时阻塞自身。阻塞在I/O操作上所花费的时间已经用灰色框标示出来了。

threading_models.png

在单线程同步模型中,任务按照顺序执行。如果某个任务因为I/O而阻塞,其他所有的任务都必须等待,直到它完成之后它们才能依次执行。这种明确的执行顺序和串行化处理的行为是很容易推断得出的。如果任务之间并没有互相依赖的关系,但仍然需要互相等待的话这就使得程序不必要的降低了运行速度。

在多线程版本中,这3个任务分别在独立的线程中执行。这些线程由操作系统来管理,在多处理器系统上可以并行处理,或者在单处理器系统上交错执行。这使得当某个线程阻塞在某个资源的同时其他线程得以继续执行。与完成类似功能的同步程序相比,这种方式更有效率,但程序员必须写代码来保护共享资源,防止其被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多线程程序更加难以推断,因为这类程序不得不通过线程同步机制如锁、可重入函数、线程局部存储或者其他机制来处理线程安全问题,如果实现不当就会导致出现微妙且令人痛不欲生的bug。

在事件驱动版本的程序中,3个任务交错执行,但仍然在一个单独的线程控制中。当处理I/O或者其他昂贵的操作时,注册一个回调到事件循环中,然后当I/O操作完成时继续执行。回调描述了该如何处理某个事件。事件循环轮询所有的事件,当事件到来时将它们分配给等待处理事件的回调函数。这种方式让程序尽可能的得以执行而不需要用到额外的线程。事件驱动型程序比多线程程序更容易推断出行为,因为程序员不需要关心线程安全问题。

当我们面对如下的环境时,事件驱动模型通常是一个好的选择:

程序中有许多任务,而且…

任务之间高度独立(因此它们不需要互相通信,或者等待彼此)而且…

在等待事件到来时,某些任务会阻塞。

当应用程序需要在任务间共享可变的数据时,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里不需要采用同步处理。

网络应用程序通常都有上述这些特点,这使得它们能够很好的契合事件驱动编程模型。

此处要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上面的事件驱动模型中,只要一遇到IO就注册一个事件,然后主程序就可以继续干其它的事情了,只到io处理完毕后,继续恢复之前中断的任务,这本质上是怎么实现的呢?哈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2、异步IO IO多路复用

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alex3714/articles/5876749.html

(1) 概念说明

在进行解释之前,首先要说明几个概念:

- 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

- 进程切换

- 进程的阻塞

- 文件描述符

- 缓存 I/O

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

现在操作系统都是采用虚拟存储器,那么对32位操作系统而言,它的寻址空间(虚拟存储空间)为4G(2的32次方)。操作系统的核心是内核,独立于普通的应用程序,可以访问受保护的内存空间,也有访问底层硬件设备的所有权限。为了保证用户进程不能直接操作内核(kernel),保证内核的安全,操心系统将虚拟空间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内核空间,一部分为用户空间。针对linux操作系统而言,将最高的1G字节(从虚拟地址0xC0000000到0xFFFFFFFF),供内核使用,称为内核空间,而将较低的3G字节(从虚拟地址0x00000000到0xBFFFFFFF),供各个进程使用,称为用户空间。

进程切换

为了控制进程的执行,内核必须有能力挂起正在CPU上运行的进程,并恢复以前挂起的某个进程的执行。这种行为被称为进程切换。因此可以说,任何进程都是在操作系统内核的支持下运行的,是与内核紧密相关的。

从一个进程的运行转到另一个进程上运行,这个过程中经过下面这些变化:

1. 保存处理机上下文,包括程序计数器和其他寄存器。

2. 更新PCB信息。

3. 把进程的PCB移入相应的队列,如就绪、在某事件阻塞等队列。

4. 选择另一个进程执行,并更新其PCB。

5. 更新内存管理的数据结构。

6. 恢复处理机上下文。

总而言之就是很耗资源,具体的可以参考这篇文章:进程切换

注:进程控制块(Processing Control Block),是操作系统核心中一种数据结构,主要表示进程状态。其作用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含数据),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或与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或者说,OS是根据PCB来对并发执行的进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 PCB通常是系统内存占用区中的一个连续存区,它存放着操作系统用于描述进程情况及控制进程运行所需的全部信息

进程的阻塞

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期待的某些事件未发生,如请求系统资源失败、等待某种操作的完成、新数据尚未到达或无新工作做等,则由系统自动执行阻塞原语(Block),使自己由运行状态变为阻塞状态。可见,进程的阻塞是进程自身的一种主动行为,也因此只有处于运行态的进程(获得CPU),才可能将其转为阻塞状态。当进程进入阻塞状态,是不占用CPU资源的。

文件描述符fd

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术语,是一个用于表述指向文件的引用的抽象化概念。

文件描述符在形式上是一个非负整数。实际上,它是一个索引值,指向内核为每一个进程所维护的该进程打开文件的记录表。当程序打开一个现有文件或者创建一个新文件时,内核向进程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在程序设计中,一些涉及底层的程序编写往往会围绕着文件描述符展开。但是文件描述符这一概念往往只适用于UNIX、Linux这样的操作系统。

缓存 I/O

缓存 I/O 又被称作标准 I/O,大多数文件系统的默认 I/O 操作都是缓存 I/O。在 Linux 的缓存 I/O 机制中,操作系统会将 I/O 的数据缓存在文件系统的页缓存( page cache )中,也就是说,数据会先被拷贝到操作系统内核的缓冲区中,然后才会从操作系统内核的缓冲区拷贝到应用程序的地址空间。

缓存 I/O 的缺点: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需要在应用程序地址空间和内核进行多次数据拷贝操作,这些数据拷贝操作所带来的 CPU 以及内存开销是非常大的。

(2) IO模型

刚才说了,对于一次IO访问(以read举例),数据会先被拷贝到操作系统内核的缓冲区中,然后才会从操作系统内核的缓冲区拷贝到应用程序的地址空间。所以说,当一个read操作发生时,它会经历两个阶段:

1. 等待数据准备 (Waiting for the data to be ready)

2. 将数据从内核拷贝到进程中 (Copying the data from the kernel to the process)

正式因为这两个阶段,linux系统产生了下面五种网络模式的方案。

- 阻塞 I/O(blocking IO)

- 非阻塞 I/O(nonblocking IO)

- I/O 多路复用( IO multiplexing)

- 信号驱动 I/O( signal driven IO)

- 异步 I/O(asynchronous IO)

注:由于signal driven IO在实际中并不常用,所以我这只提及剩下的四种IO Model。

阻塞 I/O(blocking IO)

在linux中,默认情况下所有的socket都是blocking,一个典型的读操作流程大概是这样:

720333-20160916171008617-1558216223.png

当用户进程调用了recvfrom这个系统调用,kernel就开始了IO的第一个阶段:准备数据(对于网络IO来说,很多时候数据在一开始还没有到达。比如,还没有收到一个完整的UDP包。这个时候kernel就要等待足够的数据到来)。这个过程需要等待,也就是说数据被拷贝到操作系统内核的缓冲区中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在用户进程这边,整个进程会被阻塞(当然,是进程自己选择的阻塞)。当kernel一直等到数据准备好了,它就会将数据从kernel中拷贝到用户内存,然后kernel返回结果,用户进程才解除block的状态,重新运行起来。

所以,blocking IO的特点就是在IO执行的两个阶段都被block了。

非阻塞 I/O(nonblocking IO) 多并发的实现

linux下,可以通过设置socket使其变为non-blocking。当对一个non-blocking socket执行读操作时,流程是这个样子:

720333-20160916171226852-1916489268.png

当用户进程发出read操作时,如果kernel中的数据还没有准备好,那么它并不会block用户进程,而是立刻返回一个error。从用户进程角度讲 ,它发起一个read操作后,并不需要等待,而是马上就得到了一个结果。用户进程判断结果是一个error时,它就知道数据还没有准备好,于是它可以再次发送read操作。一旦kernel中的数据准备好了,并且又再次收到了用户进程的system call,那么它马上就将数据拷贝到了用户内存,然后返回。

所以,nonblocking IO的特点是用户进程需要不断的主动询问kernel数据好了没有。

I/O 多路复用( IO multiplexing) 也叫事件驱动IO

IO multiplexing就是我们说的select,poll,epoll,有些地方也称这种IO方式为event driven IO(事件驱动IO)。select/epoll的好处就在于单个process就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网络连接的IO。它的基本原理就是select,poll,epoll这个function会不断的轮询所负责的所有socket,当某个socket有数据到达了,就通知用户进程。

720333-20160916171333523-650292614.png

当用户进程调用了select,那么整个进程会被block,而同时,kernel会“监视”所有select负责的socket,当任何一个socket中的数据准备好了,select就会返回。这个时候用户进程再调用read操作,将数据从kernel拷贝到用户进程。

所以,I/O 多路复用的特点是通过一种机制一个进程能同时等待多个文件描述符,而这些文件描述符(套接字描述符)其中的任意一个进入读就绪状态,select()函数就可以返回。

这个图和blocking IO的图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事实上,还更差一些。因为这里需要使用两个system call (select 和 recvfrom),而blocking IO只调用了一个system call (recvfrom)。但是,用select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同时处理多个connection。

所以,如果处理的连接数不是很高的话,使用select/epoll的web server不一定比使用multi-threading + blocking IO的web server性能更好,可能延迟还更大。select/epoll的优势并不是对于单个连接能处理得更快,而是在于能处理更多的连接。)

在IO multiplexing Model中,实际中,对于每一个socket,一般都设置成为non-blocking,但是,如上图所示,整个用户的process其实是一直被block的。只不过process是被select这个函数block,而不是被socket IO给block。

异步 I/O(asynchronous IO)

linux下的asynchronous IO其实用得很少。先看一下它的流程:

720333-20160916171458461-2052304822.png

用户进程发起read操作之后,立刻就可以开始去做其它的事。而另一方面,从kernel的角度,当它受到一个asynchronous read之后,首先它会立刻返回,所以不会对用户进程产生任何block。然后,kernel会等待数据准备完成,然后将数据拷贝到用户内存,当这一切都完成之后,kernel会给用户进程发送一个signal,告诉它read操作完成了。

总结

blocking和non-blocking的区别

调用blocking IO会一直block住对应的进程直到操作完成,而non-blocking IO在kernel还准备数据的情况下会立刻返回。

synchronous IO和asynchronous IO的区别

在说明synchronous IO和asynchronous IO的区别之前,需要先给出两者的定义。POSIX的定义是这样子的:

- A synchronous I/O operation causes the requesting process to be blocked until that I/O operation completes;

- An asynchronous I/O operation does not cause the requesting process to be blocked;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synchronous IO做”IO operation”的时候会将process阻塞。按照这个定义,之前所述的blocking IO,non-blocking IO,IO multiplexing都属于synchronous IO。

有人会说,non-blocking IO并没有被block啊。这里有个非常“狡猾”的地方,定义中所指的”IO operation”是指真实的IO操作,就是例子中的recvfrom这个system call。non-blocking IO在执行recvfrom这个system call的时候,如果kernel的数据没有准备好,这时候不会block进程。但是,当kernel中数据准备好的时候,recvfrom会将数据从kernel拷贝到用户内存中,这个时候进程是被block了,在这段时间内,进程是被block的。

而asynchronous IO则不一样,当进程发起IO 操作之后,就直接返回再也不理睬了,直到kernel发送一个信号,告诉进程说IO完成。在这整个过程中,进程完全没有被block。

各个IO Model的比较如图所示:

720333-20160916171648430-240094129.png

通过上面的图片,可以发现non-blocking IO和asynchronous IO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在non-blocking IO中,虽然进程大部分时间都不会被block,但是它仍然要求进程去主动的check,并且当数据准备完成以后,也需要进程主动的再次调用recvfrom来将数据拷贝到用户内存。而asynchronous IO则完全不同。它就像是用户进程将整个IO操作交给了他人(kernel)完成,然后他人做完后发信号通知。在此期间,用户进程不需要去检查IO操作的状态,也不需要主动的去拷贝数据。

(3)I/O 多路复用之select、poll、epoll详解

select实现

server

importselectimportsocketimportqueue

server=socket.socket()

server.bind(('localhost', 9999))

server.listen(1000)

server.setblocking(False)#不阻塞

msg_dic={}

inputs=[server,]#inputs = [server,conn] #[conn,]#inputs = [server,conn,conn2] #[conn2,]

outputs = [] #

#outputs = [r1,] #

whileTrue:

readable ,writeable,exceptional=select.select(inputs, outputs, inputs )print(readable,writeable,exceptional)for r inreadable:if r is server: #代表来了一个新连接

conn,addr =server.accept()print("来了个新连接",addr)

inputs.append(conn)#是因为这个新建立的连接还没发数据过来,现在就接收的话程序就报错了,

#所以要想实现这个客户端发数据来时server端能知道,就需要让select再监测这个conn

msg_dic[conn] = queue.Queue() #初始化一个队列,后面存要返回给这个客户端的数据

else: #conn2

data = r.recv(1024)print("收到数据",data)

msg_dic[r].put(data)

outputs.append(r)#放入返回的连接队列里

#r.send(data)

#print("send done....")

for w in writeable: #要返回给客户端的连接列表

data_to_client =msg_dic[w].get()

w.send(data_to_client)#返回给客户端源数据

outputs.remove(w)#确保下次循环的时候writeable,不返回这个已经处理完的连接了

for e inexceptional:if e inoutputs:

outputs.remove(e)

inputs.remove(e)del msg_dic[e]

client实现

importsocket

HOST= 'localhost' #The remote host

PORT = 9999 #The same port as used by the server

s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connect((HOST, PORT))whileTrue:

msg= bytes(input(">>:"), encoding="utf8")

s.sendall(msg)

data= s.recv(1024)# print('Received', data)

s.close()

其他select例子

ContractedBlock.gif

ExpandedBlockStart.gif

#_*_coding:utf-8_*_

__author__ = 'Alex Li'

importselectimportsocketimportsysimportqueue

server=socket.socket()

server.setblocking(0)

server_addr= ('localhost',10000)print('starting up on %s port %s' %server_addr)

server.bind(server_addr)

server.listen(5)

inputs= [server, ] #自己也要监测呀,因为server本身也是个fd

outputs =[]

message_queues={}whileTrue:print("waiting for next event...")

readable, writeable, exeptional= select.select(inputs,outputs,inputs) #如果没有任何fd就绪,那程序就会一直阻塞在这里

for s in readable: #每个s就是一个socket

if s is server: #别忘记,上面我们server自己也当做一个fd放在了inputs列表里,传给了select,如果这个s是server,代表server这个fd就绪了,

#就是有活动了, 什么情况下它才有活动? 当然 是有新连接进来的时候 呀

#新连接进来了,接受这个连接

conn, client_addr =s.accept()print("new connection from",client_addr)

conn.setblocking(0)

inputs.append(conn)#为了不阻塞整个程序,我们不会立刻在这里开始接收客户端发来的数据, 把它放到inputs里, 下一次loop时,这个新连接

#就会被交给select去监听,如果这个连接的客户端发来了数据 ,那这个连接的fd在server端就会变成就续的,select就会把这个连接返回,返回到

#readable 列表里,然后你就可以loop readable列表,取出这个连接,开始接收数据了, 下面就是这么干 的

message_queues[conn]= queue.Queue() #接收到客户端的数据后,不立刻返回 ,暂存在队列里,以后发送

else: #s不是server的话,那就只能是一个 与客户端建立的连接的fd了

#客户端的数据过来了,在这接收

data = s.recv(1024)ifdata:print("收到来自[%s]的数据:" %s.getpeername()[0], data)

message_queues[s].put(data)#收到的数据先放到queue里,一会返回给客户端

if s not inoutputs:

outputs.append(s)#为了不影响处理与其它客户端的连接 , 这里不立刻返回数据给客户端

else:#如果收不到data代表什么呢? 代表客户端断开了呀

print("客户端断开了",s)if s inoutputs:

outputs.remove(s)#清理已断开的连接

inputs.remove(s)#清理已断开的连接

del message_queues[s] ##清理已断开的连接

for s inwriteable:try:

next_msg=message_queues[s].get_nowait()exceptqueue.Empty:print("client [%s]" %s.getpeername()[0], "queue is empty..")

outputs.remove(s)else:print("sending msg to [%s]"%s.getpeername()[0], next_msg)

s.send(next_msg.upper())for s inexeptional:print("handling exception for",s.getpeername())

inputs.remove(s)if s inoutputs:

outputs.remove(s)

s.close()del message_queues[s]

View Code

ContractedBlock.gif

ExpandedBlockStart.gif

#_*_coding:utf-8_*_

__author__ = 'Alex Li'

importsocketimportsys

messages= [ b'This is the message.',

b'It will be sent',

b'in parts.',

]

server_address= ('localhost', 10000)#Create a TCP/IP socket

sock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Connect the socket to the port where the server is listening

print('connecting to %s port %s' %server_address)for s insocks:

s.connect(server_address)for message inmessages:#Send messages on both sockets

for s insocks:print('%s: sending "%s"' %(s.getsockname(), message) )

s.send(message)#Read responses on both sockets

for s insocks:

data= s.recv(1024)print( '%s: received "%s"' %(s.getsockname(), data) )if notdata:print(sys.stderr, 'closing socket', s.getsockname() )

View Code

epoll 例子

ContractedBlock.gif

ExpandedBlockStart.gif

#_*_coding:utf-8_*_

__author__ = 'Alex Li'

importsocket, loggingimportselect, errno

logger= logging.getLogger("network-server")defInitLog():

logger.setLevel(logging.DEBUG)

fh= logging.FileHandler("network-server.log")

fh.setLevel(logging.DEBUG)

ch=logging.StreamHandler()

ch.setLevel(logging.ERROR)

formatter= logging.Formatter("%(asctime)s - %(name)s - %(levelname)s - %(message)s")

ch.setFormatter(formatter)

fh.setFormatter(formatter)

logger.addHandler(fh)

logger.addHandler(ch)if __name__ == "__main__":

InitLog()try:#创建 TCP socket 作为监听 socket

listen_fd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0)exceptsocket.error as msg:

logger.error("create socket failed")try:#设置 SO_REUSEADDR 选项

listen_fd.setsockopt(socket.SOL_SOCKET, socket.SO_REUSEADDR, 1)exceptsocket.error as msg:

logger.error("setsocketopt SO_REUSEADDR failed")try:#进行 bind -- 此处未指定 ip 地址,即 bind 了全部网卡 ip 上

listen_fd.bind(('', 2003))exceptsocket.error as msg:

logger.error("bind failed")try:#设置 listen 的 backlog 数

listen_fd.listen(10)exceptsocket.error as msg:

logger.error(msg)try:#创建 epoll 句柄

epoll_fd =select.epoll()#向 epoll 句柄中注册 监听 socket 的 可读 事件

epoll_fd.register(listen_fd.fileno(), select.EPOLLIN)exceptselect.error as msg:

logger.error(msg)

connections={}

addresses={}

datalist={}whileTrue:#epoll 进行 fd 扫描的地方 -- 未指定超时时间则为阻塞等待

epoll_list =epoll_fd.poll()for fd, events inepoll_list:#若为监听 fd 被激活

if fd ==listen_fd.fileno():#进行 accept -- 获得连接上来 client 的 ip 和 port,以及 socket 句柄

conn, addr =listen_fd.accept()

logger.debug("accept connection from %s, %d, fd = %d" % (addr[0], addr[1], conn.fileno()))#将连接 socket 设置为 非阻塞

conn.setblocking(0)#向 epoll 句柄中注册 连接 socket 的 可读 事件

epoll_fd.register(conn.fileno(), select.EPOLLIN |select.EPOLLET)#将 conn 和 addr 信息分别保存起来

connections[conn.fileno()] =conn

addresses[conn.fileno()]=addrelif select.EPOLLIN &events:#有 可读 事件激活

datas = ''

whileTrue:try:#从激活 fd 上 recv 10 字节数据

data = connections[fd].recv(10)#若当前没有接收到数据,并且之前的累计数据也没有

if not data and notdatas:#从 epoll 句柄中移除该 连接 fd

epoll_fd.unregister(fd)#server 侧主动关闭该 连接 fd

connections[fd].close()

logger.debug("%s, %d closed" % (addresses[fd][0], addresses[fd][1]))break

else:#将接收到的数据拼接保存在 datas 中

datas +=dataexceptsocket.error as msg:#在 非阻塞 socket 上进行 recv 需要处理 读穿 的情况

#这里实际上是利用 读穿 出 异常 的方式跳到这里进行后续处理

if msg.errno ==errno.EAGAIN:

logger.debug("%s receive %s" %(fd, datas))#将已接收数据保存起来

datalist[fd] =datas#更新 epoll 句柄中连接d 注册事件为 可写

epoll_fd.modify(fd, select.EPOLLET |select.EPOLLOUT)break

else:#出错处理

epoll_fd.unregister(fd)

connections[fd].close()

logger.error(msg)break

elif select.EPOLLHUP &events:#有 HUP 事件激活

epoll_fd.unregister(fd)

connections[fd].close()

logger.debug("%s, %d closed" % (addresses[fd][0], addresses[fd][1]))elif select.EPOLLOUT &events:#有 可写 事件激活

sendLen =0#通过 while 循环确保将 buf 中的数据全部发送出去

whileTrue:#将之前收到的数据发回 client -- 通过 sendLen 来控制发送位置

sendLen +=connections[fd].send(datalist[fd][sendLen:])#在全部发送完毕后退出 while 循环

if sendLen ==len(datalist[fd]):break

#更新 epoll 句柄中连接 fd 注册事件为 可读

epoll_fd.modify(fd, select.EPOLLIN |select.EPOLLET)else:#其他 epoll 事件不进行处理

continue

View Code

selectors模块 最终模块封装好了三种方式

该模块允许在选择模块原语的基础上进行高级且高效的I / O复用。鼓励用户改用此模块,除非他们希望对使用的OS级原语进行精确控制。

server

importselectorsimportsocket

sel=selectors.DefaultSelector()defaccept(sock, mask):

conn, addr= sock.accept() #Should be ready

print('accepted', conn, 'from', addr,mask)

conn.setblocking(False)

sel.register(conn, selectors.EVENT_READ, read)#新连接注册read回调函数

defread(conn, mask):

data= conn.recv(1024) #Should be ready

ifdata:print('echoing', repr(data), 'to', conn)

conn.send(data)#Hope it won't block

else:print('closing', conn)

sel.unregister(conn)

conn.close()

sock=socket.socket()

sock.bind(('localhost', 9999))

sock.listen(100)

sock.setblocking(False)

sel.register(sock, selectors.EVENT_READ, accept)whileTrue:

events= sel.select() #默认阻塞,有活动连接就返回活动的连接列表

for key, mask inevents:

callback= key.data #accept

callback(key.fileobj, mask) #key.fileobj= 文件句柄

client

importsocketimportsys

messages= [ b'This is the message.',

b'It will be sent',

b'in parts.',

]

server_address= ('localhost', 9999)#Create a TCP/IP socket

socks =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for i in range(1100)]print(socks)#Connect the socket to the port where the server is listening

print('connecting to %s port %s' %server_address)for s insocks:

s.connect(server_address)for message inmessages:#Send messages on both sockets

for s insocks:print('%s: sending "%s"' %(s.getsockname(), message) )

s.send(message)#Read responses on both sockets

for s insocks:

data= s.recv(1024)print( '%s: received "%s"' %(s.getsockname(), data) )if notdata:print( 'closing socket', s.getsockname()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