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摩西姐'
传播光影的魅力,分享情感的交流
摄影 | 文学 | 视觉
现在的相机,包括大部分“较好”的手机拍照时,都具备曝光补偿的功能,它的实质就是在相机认为配置的拍摄参数曝光“准确”的前提下,按照拍摄人的感觉或特定要求,由拍摄人主动采取“干预”手段,将曝光有意识地加大或减少。
第一、曝光补偿基于主观感觉“恰当”,而与曝光“准确”与否几乎无关。
什么叫做曝光准确?
曝光准确就是当你选定了一定的拍摄模式并设置了相关参数后,面对当前的取景构图,相机自动协助你给出一组速度、光圈和感光度的数据,并且,相机会“很自信”地认为,这组数据就是当前场景拍摄最为科学的配置,只需按下快门完成拍摄,拍摄的画面一定是尽善尽美的。
举个例子。
面对一个场景,我们设定光圈优先模式拍摄,光圈选择在5.6,感光度设定在200,这个时候,相机会对现场进行测光,根据它的测光,告诉你,当前场景构图下,用5.6的光圈、200的感光度,对应的速度应该选择在1/100秒,这样拍摄成画面就是世界上“最好的”——这就是相机应答的结果。
他会坚定地认为,这个时候,选择(1/100、5.6、200)就是最科学的,就是最“准确”的。
上面的数据,对于相机来说,讲究的是“科学性”、“客观性”,可是,当我们具备了一定的拍摄积累后就会知道,你可以讲“科学性”,但是我可以讲究“适用性”;
你可以讲究“客观性”,我可以讲究“主观性”;
你可以讲就“一般性”,我可以讲究“特殊性”;
你可以讲经典理论,我可以讲究“中国特色”,等等,意思就是说,我可以听取你的建议和指导,但是最终的实施要由“我”来做主。
前面提到的“科学性”、“客观性”、“一般性”和经典理论,就是相机的建议,我们通过曝光补偿的调节,最后拿出并实施的数据,就是为了实现“适用性”、“主观性”、“特殊性”和“中国特色”。
第二、各种拍摄模式下都可以使用曝光补偿。
在光圈优先模式、速度优先模式、自动模式下,我们实施曝光补偿的方法是一样的,而全手动(M档)时略有不同。
还是用上面光圈优先(1/100、5.6、200)例子。
假如根据这组数据我们试拍一张,对这个画面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曝光不足(注意,相机并不是这样认为的),我们可以将“光标”移动到曝光补偿栏(也有的人称之为曝光表等),通过拨轮的转动,让光标从中间0的位置向右移动,标尺上的刻度一般是1/3、2/3、1、4/3、5/3、2等等,光标在2/3的位置时,表示增加2/3档曝光,光标在1的位置时,表示增加1档曝光,余类推。
0的左边为负,意思完全相对应。
对于使用速度优先模式和自动模式时,操作与上面的完全一样。
当我们使用M档拍摄时,假如设定了光圈、速度和感光度一组数值,比如(1/100、5.6、400),当我们通过显示屏或取景器观察时,一定会看到曝光补偿栏(曝光表)的光标是偏离0的位置,或是偏左或是偏右,偏左的话就意味着根据这组数据拍摄的话,一定是曝光不足,反之,就是曝光过度,我们必须拨动转轮,让其调节到中间0的位置,这时候就表明,经过修正之后,才达到了相机认为的“正确”曝光。
如果认为这组经过修改后的组合数据不合适,你必须将之前的数据重新设定,仿照上面的办法,重新设定,直到通过调整,重新达到相机认为是“正确”的曝光为止。
接下来,你可以在“正确”曝光的基础上,再进行向右或向左的曝光补偿“人为干预”,直到满意为止。
第三、曝光补偿使用后,需要对“高光”和“阴影”的溢出进行修正和调整。
经过了“人为干预”的加或减曝光,高光和阴影的溢出是难免的,就是没有加减曝光的动作,这一现象也会程度不同地会出现,这是相机宽容度不够的原因,后期的时候,都要进行一定的修正。
第四、曝光补偿手段的灵活、恰当运用,决定了一幅作品的成功与否。
这里所说的“成功”,主要是指拍摄的个性体现和创意体验,通过曝光补偿手段的运用,能够更好地表达创作意图。
来自拍客张光林
图文部分来源于网络
仅供交流分享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 我们将及时处理
往期推荐:
极简摄影,拍出禅意,你也可以!
慢门拍车轨的参数和技巧,掌握后新手也能拍大片
什么是测光?如何正确测光使照片曝光准确?
全画幅、半画幅、3/4画幅和中画幅指的是什么?如何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