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本文不会过多描述,因为本人也正在思考及尝试做这个事情,有用一些方法但还不是方法论。会提及现在做的一些事情,更多的是算复盘型的,不作为建议。
能做自己擅长的,喜欢的,又被市场需要的事情,是幸福的,但同时又是少数的。能够短暂拥有,可何谈持续长久。我喜欢趁势而上的魅力,更喜欢逆风翻盘的魄力。
我始终相信,能够认真静下心来思考自己到底擅长什么,自己的定位是什么的人,是一个自驱力很强且有远见规划的人。这个人的心中会浅藏着一个问题,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年中在回想这个问题,当然也还在探索中,这是一个大问题)
大多数人应该都认可,如果我想要做成某件事,这件事大概率是我擅长的。如果不是,大概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不过,这里的某件事,包括你喜欢和你不喜欢的。
第一个场景:当一个人做的工作是对他的成长有帮助的,会努力且自驱地去完成。那他大概率是会去做一些总结整理,提升个人能力的事情,心态也比较积极。
第二个场景:相反的,一个人的工作每天是为了应付完成交办的事情,大概率每天下班回家就是身心俱疲,也不会去想提升个人能力的事情,心态也比较消极。
这个两个场景很简单,同时在我的职业生涯里面反复切换。有时候季度切换,有时候月切换,甚至按小时切换,我相信不少人也是这样的。不过,这两个场景在我自己身上的区别是,最后的心态都会是积极的。
为什么心态都是积极的?
不知道各位是否有想过自己的领导在做什么事情?或者说池老师,小盖老师在碰到你们的处境难题的时候,会怎么处理?甚至他们会碰到什么问题,你自己会怎么处理呢?换句话说,如果你想成为池老师,你是否能够承受他经历的痛苦,抉择和不如意。承受之后还能不抱怨,还能继续朝前走。
说不影响心态是假的,每个人在承受了较大的挫折的时候,心态一定是会有波动起伏的。就看这个波动的曲线是朝下,还是震荡过后直线朝上。心态的背后,仅个人观点,大部分取决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 01 文中提到了一句话,“望着目标,伤口不痛”。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影响你在顺逆境的心态,决策。
以我的例子,我想成为一个架构师,或者成为 CTO。我当下可能需要评估 xxx 事情,但是这不是我目前该干的。因为我给我自己设定的目标,结合我看到我的 leader 他也是这么干的。即使他也干得很不开心,但这是他的职责,他应该担的责任,未来或许也是我要担的责任,那我就必须去承担下来。再比如,我今天的职责不需要对接到老板,但老板却一直找我去询问项目情况,或者做些什么事情。有些人会比较烦,开会又会开到很晚,但我需要做这些,因为在未来我需要去承担这个责任。
顺境中找擅长的事
顺境中找擅长的事,似乎会比较好理解。我每天做的事情有很多,大部分也都能完成,也可以去帮助到个人成长。这么多事情里面,需要留意的是“我为什么能做好”。做不好,往往会去分析为什么做不好?但是做得好的时候,觉得好像就是我应该会的,我平时都是这么做的。
好,为什么好?是否比别人好?相同的事情这周是否能比上周做得更好?反复地问这些问题,来明确哪些事情是我有能力不断完善的,如果每次都能想到新方法,且能够钻研新方法的。个人认为,是自己喜欢的方向,也是可以变成自己擅长的领域。再这样不断地提问的过程中,也可以形成自己解决问题,优化问题的方法论。
这些问题的答案从哪里来?从平时的记录来。做完一件事之后的心态,记录下简要的心路历程,做事方式,晚上的时候进行复盘。
逆境中找擅长的事
逆境也可以理解为自己不顺的时候,不顺的时候去找自己擅长的事情。比如,在很多事情朝你堆过来的时候,你是否可以当做联系自己时间管理的能力。是否有能力分配好事情的优先级,调度资源的优先级。刚开始的时候你会手足无措,甚至反感,怎么总是这么多事情要我做。其实,相反的,如果你完成了其中几件事情,说明你能够从复杂的问题中抽离出来一些并解决。这是潜意识里面你自己的解决问题的逻辑,就看你是否能够沉下心来,面对眼前的事情然后总结出来。发现其中原来有某类事情,即使在繁忙的情况下,我也能很好地解决,甚至帮人解决。
我们公司有个价值观叫“感恩困难”,通过困难去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过不能只是分析自己在这个逆境中做得不好的地方,也应该分析自己做得好的地方,这些个地方可能就是比别人擅长,突出的点。
我通过记录每天工作的细节,想法来沉淀我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中的处事方式。很开心看到反馈分析法,这本书《21世纪的管理挑战》我也刚好在看,里面的很多观念,场景我也结合我平时的工作情况,公司情况在做比较及思考。反馈分析法更像是一个大的框架,指引我怎么更上一个台阶,能够更清晰地定位我的方向。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我目前的认知里面,支撑我在顺境里面努力朝前,支撑我在逆境里面望着目标,伤口不痛。
24年的规划也开始在做了,24年再更了解自己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