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读书笔记8

第11章 晚期(运行期)优化
  1. Java程序最初是通过解释器进行解释执行的,当虚拟机发现某个方法或代码块的运行特别频繁,就会把这些代码认定为“热点代码”(Hot Spot Code)。
  2. 为了提高热点代码的执行效率,在运行时,虚拟机将会把这些代码编译成与本地平台相关的机器码,并进行各种层次的优化,完成这个任务的编译器成为即时编译器(Just In Time Compiler,JIT编译器)。
  3. Java虚拟机规范并没有规定Java虚拟机必需要有即时编译器,更没有限定或知道即时编译器应该如何去实习。

11.2HotSpot虚拟机内的即时编译器
1、 许多主流的商用虚拟机,都同时包含解释器和编译器。
2、解释器与编译器
当程序需要快速启动和执行时 ,解释器首先发挥作用,省去编译的时间,立即执行;
当程序运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编译器逐渐发挥作用 ,把越来越多的代码编译成本地代码,可以提高执行效率。
3、当程序运行环境中内存资源限制较大(如部分嵌入式系统),可以使用解释执行节约内存,反之可以使用编译执行来提升效率。同时编译器还可以作为编译器激进优化时的一个“逃生门”,当激进优化不成立时,通过逆优化退回到解释状态继续执行。

4、HotSpot虚拟机中内置两个即时编译器,如上图。目前主流的HotSopt虚拟机中,默认采用解释器与其中一个编译器直接配合的工作方式( 混合模式 ),选择那哪一个,取决于虚拟机运行模式。
5、 采用分层编译的原因:
即时编译器编译本地代码需要占用程序运行时间,要编译出优化程度更高的代码,所花费的时间可能越长,解释器可能还要替编译器收集性能监控信息,对解释执行的速度也有影响,所以逐渐启用分层编译策略。
6、分层编译器层次划分:
分层编译根据编译器编译、优化的规模和耗时,划分不同的编译层次,包括:
  • 第0层:程序解释执行,解释器不开启性能监控(Profiling)功能,可出发第1层编译。
  • 第1层:也称为C1编译,将字节码编译为本地代码,进行简单可靠的优化,如有必要加入性能监控的逻辑。
  • 第2层:也称为C2编译,也是将字节码编译为本地代码,但是会启用一些编译耗时较长的优化,甚至会根据性能监控信息进行一些不可靠的激进优化。
实施分层编译后,Client Compiler和Server Compiler将会同时工作。用Client Compiler获取更高的编译速度,用Server Compiler获取更好的编译质量,在解释执行的时候也无须再承担收集性能监控信息的任务。
7、热点代码分类:被多次调用的方法;被多次执行的循环体
8、如何判断一段代码是不是热点代码?
要知道一段代码是不是热点代码,是不是需要触发即时编译,这个行为称为 热点探测 (Hot Spot Dectection)。
主要有两种方法:
  • 基于采样的热点探测,虚拟机周期性检查各个线程的栈顶,如果发现某个方法经常出现在栈顶,那这个方法就是“热点方法”。实现简单高效,但是很难精确确认一个方法的热度,容易受线程阻塞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扰乱热点探测。
  • 基于计数器的热点探测,虚拟机会为每个方法建立计数器,统计方法的执行次数,如果执行次数超过一定的阈值,就认为它是热点方法。(实现麻烦,但统计结果更加精确严谨)
9、HotSpot虚拟机使用第二种,因此它为每个方法准备了两个计数器:方法调用计数器和回边计数器
方法调用计数器 计的是一个相对的执行频率,即一段时间内方法被调用的次数。当超过一定的 时间限度 ,如果方法的调用次数仍然不足以让它提交给即时编译器编译,那这个方法的调用计数器就会被减少一半,这个过程称为方法调用计数器的 热度衰减 ,这个时间就被称为 半衰周期
回边计数器: 用于统计循环体代码执行的次数。建立回边计数器统计的目的是为了触发OSR(栈上替换)编译。

11.3 编译优化技术
HotSpot虚拟机的即时编译器生成代码时采用的优化技术:
  • 语言无关的经典优化技术之一:公共子表达式消除
  • 语言相关的经典优化技术之一:数组范围检查消除
  • 最重要的优化技术之一:方法内联
  • 最前沿的优化技术之一:逃逸分析

公共子表达式消除
普遍应 用于各种编译器的经典优化技术,它的含义是:
如果一个表达式E已经被计 算过了,并且从先前的计算到现在E中所有变量的值都没有发生变化,那么E的这次出现就成了公共子表达式。没有必要重新计算,直接用前面计算过的表达式结果代替E就可以了。
分为:局部公共子表达式消除、全局公共子表达式消除

数组边界检查消除
因为Java会自动检查数组越界,每次数组元素的读写都带有一次隐含的条件判定操作,对于拥有大量数组访问的程序代码,这无疑是一种性能负担。
但常见的情况:数组访问发生在循环之中,并且使用循环变量来进行数组访问,如果编译器 只要通过数据流分析 就可以判定循环变量的取值范围永远在数组区间内,那么整个循环中就可以把数组的上下界检查消除掉,可以节省很多次的条件判断操作。

方法内联
作用:内联消除了方法调用的成本,还为其他优化手段建立良好的基础。
编译器在进行内联时,如果是非虚方法,那么直接内联。如果遇到虚方法,则会查询当前程序下是否有多个目标版本可供选择。
1)如果查询结果只有一个版本, 那么也可以内联,不过这种内联属于激进优化,需要预留一个逃生门(Guard条件不成立时的Slow Path),称为 守护内联。
2)若查询有多个版本 的目标方法可供选择,则编译器还会进行最后一次努力,使用 内敛缓存 方法来实现方法内联。

逃逸分析
逃逸分析并不是直接优化代码的手段,是为其他优化手段提供依据的分析技术。
逃逸分析的基本行为就是分析对象动态作用域: 当一个对象在方法里面被定义后,它可能被外部方法所引用,这种行为被称为方法逃逸。被外部线程访问到,被称为线程逃逸。

如果对象不会逃逸到方法或线程外,可以做什么优化?
  • 栈上分配:一般对象都是分配在Java堆中的,对于各个线程都是共享和可见的,只要持有这个对象的引用,就可以访问堆中存储的对象数据。但是垃圾回收和整理都会耗时,如果一个对象不会逃逸出方法,可以让这个对象在栈上分配内存,对象所占用的内存空间就可以随着栈帧出栈而销毁。如果能使用栈上分配,那大量的对象会随着方法的结束而自动销毁,垃圾回收的压力会小很多。
  • 同步消除:线程同步本身就是很耗时的过程。如果逃逸分析能确定一个变量不会逃逸出线程,那这个变量的读写肯定就不会有竞争,同步措施就可以消除掉。
  • 标量替换:不创建这个对象,直接创建它的若干个被这个方法使用到的成员变量来替换。

Java与C/C++的编译器对比
1)即时编译器运行占用的是用户程序的运行时间,具有很大的时间压力。
2)Java语言虽然没有virtual关键字,但是使用虚方法的频率远大于C++,所以即时编译器进行优化时难度要远远大于C++的静态优化编译器。
3)Java语言是可以动态扩展的语言,运行时加载新的类可能改变程序类型的继承关系,使得全局的优化难以进行,因为编译器无法看见程序的全貌,编译器不得不时刻注意并随着类型的变化,而在运行时撤销或重新进行一些优化。
4)Java语言对象的内存分配是在堆上,只有方法的局部变量才能在栈上分配。C++的对象有多种内存分配方式。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