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从军,盛世经商,已成铁律,但也有人用野路子逆袭,不在少数。
刚才在加油站给车加油,加油员推销套餐活动,抱着好奇的心态,参加一回,结果被薅了99块钱羊毛,有点小心疼,回头一想,发现这也是一种生意。
从数量上讲,假如套路一个人能挣99,十个人是990,一百个人是9900元,一年到头,有成千上万的车加油,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被割韭菜,但总有贪小便宜的,如此算来,一个加油站的加油员,也是营销人员,要是干得好,嘴皮子利索点,一年也能拿不少提成。
化学家看世界,是由原子组成。
画家看世界,是由颜色组成。
生意人看世界,是有产品组成。
什么是商人,让你偶尔受伤的人,就是商人。
生意的本质,是买卖关系,有双方都心甘情愿的,也有半推半就的,但成交就好。
作为成年人,要想挣钱,经商做生意,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首长曾说:当官不要发财,发财不要当官。
体制外的人,想要屌丝逆袭,只有做生意一条路。
现在已经不太喜欢创业这个词,一提到“创业”,容易拔高自己,不由自主,会想到马云、比尔盖茨、巴菲特。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要分情况的。
在自己没有积累、一无所知、不了解行情的时候,盲目创业,很容易:坑了你一个,幸福全社会。
办公司、创业、股权融资、离岸注册、IPO……这些花里胡哨的词,不太适合普通老百姓。
普通人不需要这么牛逼的境界,需要的是:一个月银行卡里有多少钱进账,信用卡、网贷、车贷、房贷、生活费,以及各种日常开销,挣的钱是否够用。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投入100元,能否产出大于或等于100元的价值。
产出大于投入的事,干。
产出小于投入的事,不干。
简单地说,不做赔本的买卖。
这就是生意。
人有时容易把自己估计过高,有时容易把自己估计过低,而对于挣钱这件事来说,做点小生意,是最好的方式。
家在大荔的同学,做红枣生意,供产销一条龙,年入数十万。
装修房子的同学,从选材料、到定价格、到算好装修周期,再到家政保洁,整套服务下来,也挣好多万。
房子是刚需,对应的新房装修,二手房翻新,也是刚需。
作为程序员,一个月做一个软件,或者改一个软件,一年做上十个软件,找到需要软件的群体,一个软件卖一万,十个也能卖十万,这也只是同一个软件卖给不同的人,只算零售,不算批发。
所以,普通人最好不要谈创业,而是谈买卖,做生意。
有自己的产品,找到需要这个产品的客户群体,把产品卖给需要它的客户群,然后收钱。然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当这个雪球足够大的的时候,自然会有人找到你,谈管理雪球的事,怎样把雪球变的更好看,雪球应该怎样分,怎样能把雪球滚的更大、更稳……
只有自己在江湖上是一号人物的时候,高手自然会关注你。
球都不是的时候,就不要唱高调,今天谈国际局势,明天聊世界格局,后天说哪个国家又打仗了,哪里又刮风下雨了,哪个井盖又掉了,谁又杀人放火了,这个网红火了,那明星凉了……一天到晚,咸吃萝卜淡操心。
其实,除了做事和挣钱之外,其它任何事,跟咱没一毛钱关系。
开封的王婆说媒,现场的群众再火热,男女嘉宾再好看,又不是你的,也亲不上,也搂不上,穷兴奋…..
过的是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操的是联合国的心。
可以研究这些事成功背后的底层逻辑,改一下,用到自己身上,但不要当吃瓜群众。
关注的时候很兴奋,事情结束后,晚上睡一觉,第二天还是老样子,生活淡的跟白开水一样,如此循环往复,躺平摆烂,然后碌碌无为,一段时间后,感慨世态炎凉,怀才不遇,甚至有时死的心都有。
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做生意这件事,生意场上的成败,是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考验,适合于各种能力集于一身的人,这样比较可靠,也比较稳妥。
不会就学,学会为止。
有几个盖子,盖几个茶杯,红顶商人胡雪岩的结局不太好,但刚出道时的想法是对的。
做生意,眼光很重要,看到一个城市,做一个城市的生意;
看到一个国家,做一个国家的生意;
看到全球,做全球的生意。
速卖通、敦煌网、亚马逊,是个好的跨境生意平台,只要用心耕耘,还是可以把本地的货,卖给世界的。
2016年冬天的时候,我在敦煌网上,把圣诞用品,卖到了美国,挣到了第一个美金。
无论是陶朱公范蠡,还是沈万三,还是雷军、李嘉诚,本质上都是生意人。
经营好自己的主业,稳定之后,在主业的基础上,加上副业,用好工具,用好数据,经营好团队,响应国家政策,练好身体,认真做事,默默耕耘,不用给谁看,而是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运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结交志同道合的人,互相鼓励,共同前行,维护好自己的生意圈子,稳步前进……
一个人走夜路,很容易害怕;一群人走夜路,可以互相壮胆。
发半年愿,做一年事,享一天福。
择稳处立,寻静处住,向宽处行。
【敬自己,敬团队,敬所有的生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