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

最近闲暇之余,在电影院看了沈腾和马丽演的电影《抓娃娃》。

第一次听到“抓娃娃”这个名字的时候,还以为是电影院旁边放的游戏机“抓娃娃”,等看完电影后,才发现自己格局小了。

《抓娃娃》这部电影讲的是:二婚的西红柿首富马成钢,在发现老大养废了之后,决定用心培养老二,于是带着媳妇,到自己曾经受苦的地方,故地重游,转了一圈后,悟到:“吃得苦中苦,才能开路虎”。于是决定,把自己曾经走过的路,让孩子再走一遍。

因为自己当年,就是在艰难的环境中,历练出来,后来经过奋斗,成了当地首富。所以坚信:苦难,是一笔财富。

电影中,有几个经典桥段。

有一段是:父母经常告诉孩子,要好好读书,结果当娃他爸、他妈、他奶,都在读书的时候,娃问了一句:既然你们都喜欢读书,问啥咱家还这么穷呢?

娃他爸说:我们才刚开始读,读的书还不够多,量变决定质变,等读书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不会再穷了。

电影中还有很多经典台词。

比如:娃他爸说:老师只能教给孩子知识,但没法教给孩子意志。

人在没成功之前,自尊心,一文不值。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看过的《楚门的世界》。

讲的是:一个导演,为了拍一部记录片,人工搭建了一个生态体系,里面有:人工太阳,人工月亮,人工天空,星辰大海,都是人为制造的。里面的房屋设备,交通工具,社会人群,也都是提前设计好了。为的就是记录一个叫“楚门”的人,从出生、到幼年、童年、再青年整个的生活过程。

后来楚门发现这个事实,逃离了这个环境,出门寻找自由……

今天的《抓娃娃》,设计上有点像《楚门的世界》,但要比《楚门的世界》更好看、更搞笑。

我喜欢看喜剧片,因为生活需要笑声。

其实无论是曾经的《楚门的世界》,还是今天的《抓娃娃》,两部电影,都有各自想表达的东西,只是侧重点不一样。

不同的人,从中能看到不同的东西。

或许对于不经世事的孩子来说,自由,是很珍贵的,因为无拘无束。

但对于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依然一事无成的中年人来说,马继业和楚门,都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没有绝对的自由。

如果一年365天,天天都出去逛,不用上班,天天都出去旅游,天天都玩游戏,天天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时间一长,肯定会厌倦。

之前在抖音上刷到一个视频,讲的是:一个女人,机缘巧合下,拥有了“想什么来什么”的能量,能做到真正的“梦想成真”。

一道数学题不会做,用这个能量,直接把这个题做出来了。

让以前不喜欢自己的人,瞬间能爱上自己。

想吃的东西,瞬间吃到了嘴里。

想要的各种各样的物质,和各种各样的快乐,用这个能量,瞬间都能满足。

用这种能量,解开了几千年来,人类都解决不了的难题,做出了自己想要做的一切事情。

宇宙中的任何问题,她都能解决。

当拥有了一切物质,也做完了所有事情之后。

发现自己的心里没欲望了。

因为她的任何欲望都能被瞬间满足。做到了真正的无所不能。

觉得活着没意思了。

因为她没了奔头、没了念想、没了希望。

最后,想到了死亡。

人在经历第一次的时候,往往都比较兴奋。

第一份工作,第一套房,第一辆车,第一个对象,第一桶金…..

但到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N次的时候,兴奋感会越来越低……

当人长期无拘无束的时候,长期想啥来啥的时候,也就活的没意思了。

电影,往往只会演出生活的一部分,而电影结束后,无论是电影中的演员,还是走出电影院的观众,都是要继续生活的。

电影结束了,但生活还要继续。

不过《抓娃娃》这部电影,确实好看,笑点十足,尤其是娃他奶诈尸那一段,全场观众,笑的上气不接下气。

于商业效果而言,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昨天吃完饭后,又看了《朝云暮雨》这部电影,原著是《穿着婚纱的杀人犯》,翻拍成电影,把名字改成了《朝云暮雨》,张国立导的,范围和周冬雨主演。

这个电影,适合一个人看。

对于喜剧片,适合一群人看,因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但《朝云暮雨》这部电影,适合一个人品。

讲的是:坐过两次牢的老秦,出狱之后,得到了老家一百多万的拆迁补偿款,拿到这笔钱,准备买房、买车、娶媳妇,中途遇到周冬雨演的常娟,两个人各取所需后,最终自我救赎的故事。

电影大部分的画面,是在下雨天拍摄的,有点小沉重。

老秦因为自己坐牢的经历,在婚介所遇到的都是骗他钱的婚托,结果他换个思路,写了个广告牌,在女监狱门口,蹲刚出监狱的单身女犯人。

没想到还真蹲到了一个跟她情况类似的人,这个人就是常娟。

同是天涯沦落人。

两人租了一套两室一厅,过了一段没羞没臊的生活。

看到这里的时候发现,每个人其实都能找到自己的性福。

小学毕业的,找个小学毕业的。

初中毕业的,找个初中毕业的。

高中毕业的,找个高中毕业的。

大学毕业的,找个大学毕业的。

离了婚的,找个离了婚的。

坐过牢的,找个坐过牢的。

有男犯人,同样也有女犯人。

重要的是,能找到自己的同类。

但是,这也只是个开头。

找到同类后,也要磨合。

我不止一次的说过,无论是恋爱婚姻,还是做生意的合作伙伴,没有绝对的严丝合缝,在相处的过程,依然要磨合,该挑明说开的事,一定要挑明说开,说开之后,及时化解。

不要在上头的时候说气话。

冷静下来后,一定要及时处理矛盾。

当年成龙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不再学李小龙,而是拍属于自己风格的“功夫喜剧”。

适合是适合了,但难道功夫喜剧片就那么容易拍吗……

成龙在自己的书《还没长大就老了》中写到,拍电影期间,很多经典镜头,像跳飞机、跳火车、跳游艇,各种打斗场面,自己从树上摔下来,七窍流血,各种失手,曾经有无数次,自己都快没命了……

不是说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就一直能一帆风顺。

不是说找到适合自己的人,就能一直没有矛盾。

这是异想天开。

经历不同的人,过到一起,只能求大同,存小异,互相是个陪伴。

对于适合自己的事,即便找到了,也要不断努力。

郭德纲在自己出的书《过得刚好》中写到,即便知道自己适合说相声,从六岁学艺,出道这几十年,每一年都不敢懈怠,年年难干年年干。练嗓子、背台词、从面部表情,到调动观众情绪,再到控场能力,没有经年累月的训练积累,哪来今天的功成名就。

适合自己的路找到了,依然要勤奋努力。

适合自己的人找到了,依然要互相磨合,用心相处。

珍惜福报,福报才会珍惜你。

无论是在电影院看的《抓娃娃》,还是一个人看的《朝云暮雨》,都是有所收获。

都是好电影。

不少人喜欢评价一个电影的好与不好,我觉得,一部电影里面,只要有一个情节、一句台词,能打动你,就是好电影。

你认为这个东西有用,或许就会往有用处想,结果可能真的有用。

每个人的生活,也都是一部电影,而自己既是导演,也是演员。无论你现在多大年龄,也无论现在的生活状况如何,既然已经开拍,既然已经上路,那就用心导、用心演,剧情自己设定、故事自己创造,练好演技,生活就是现成的剧本,用自己的办法,演出有自己风格的电影。

张艺谋说:如果你觉得电影精彩,那是因为你的生活太过平淡,最精彩的情节,存在于你的生活中。

其实电影,是一种生活。生活,也是一部电影。

认真做导演,认真做演员,认真做自己,用心过好每一天。

图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张老师Plus

不求同生,但求同富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