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和质变是唯物辩证法中揭示事物发展状态和形式的一对重要范畴,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辩证关系。
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含义
-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例如,水的温度升高,从0℃逐渐上升,这是水的温度这一量的积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水仍然是液态的,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 原因
-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事物的发展总是先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发质变。就像学习知识一样,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做题等积累知识(量变),才能达到对某一学科有深刻理解,从而在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方面发生质的飞跃。
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含义
-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时,水就会从液态变为气态,这就是质变。
- 原因
-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这是因为事物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突破事物原有的度,使事物的性质发生变化。例如,一个企业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研发(量变),当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推出一款具有创新性的产品,从而改变企业的市场地位,这是质变。
三、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 含义
- 质变不仅仅是事物发展的终点,同时也是新的量变的起点。当事物发生质变后,就会处于一种新的质态,然后在这个新的基础上继续进行量变。比如,一个国家通过改革实现了经济体制的变革(质变),之后就会在这个新的经济体制下,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市场规模等,进行新的量变。
- 原因
- 事物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质变只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新的质态为事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和基础。例如,人类社会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质变),在封建社会这个新的基础上,生产力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加,社会制度也在不断完善,这些都是新的量变。
四、方法论意义
- 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不能急于求成。例如,对于个人成长来说,要注重每天的学习和锻炼,积累知识和技能,为实现人生目标(质变)奠定基础。
- 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 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例如,在企业经营中,当市场调研、产品研发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要抓住时机推出新产品,抢占市场,实现企业的质变发展。
- 坚持适度原则
- 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才会引起质变,因此要把握好“度”,避免过度或不足。例如,在农业生产中,施肥要适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