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g——一个简洁快速,小而美的C++异步日志库

PLog

简介

plog(pithy log)是一个简洁快速,小而美的C++异步日志库,设计目标(自吹自卖,手动狗头):

  • 简洁快速:每秒百万级速度,使用时只需要包含一个文件,配置简单只需两三行代码;总代码量加空行和注释350行左右,真正的核心代码170行左右,不依赖其他代码只依赖C++17(主要用了c++17的filesystem,其基本只需要C++11,你可以自己替换这一部分),与平台无关
  • 功能全:滚动生成log目录和文件,可以设置每个文件的最大大小,超出大小后,自动生成新的文件,自动加后缀,追加后缀格式->(1)(2),每个小时一个文件
  • 易拓展:容器大小,时间格式,log格式,目录名称格式,缓冲写入间隔都可以自定义
  • 内存安全:代码中的指针均使用智能指针托管,文件操作,缓冲读取等不使用裸指针,大大增加内容安全性
  • 线程安全:使用异步方式,读写日志不在同一线程,不阻塞主线程,线程间使用条件变量来通知,使用unique_lock,防止忘记解锁
  • 数据安全:采用stl的list<>作为缓冲结构,写日志和日志到文件不在同一数据区,保护之前写入的内容,当前缓冲区不足后自动拓展,同时通知后台线程把缓冲区的数据写入本地文件,为防止前台程序日志写入间隔过大导致之前数据丢失,每隔2s(可调)不管缓冲区是否写满,都强制写入本地。
测试情况
  • 两台机器,配置如下
    • i7-9700@4.3GHz×8核8线程,512固态(M.2接口,品牌不知道,这台电脑是戴尔台式机成就5880,应该不是杂牌固态),rtx2060,16G内存,win10 1909版本
    • i5-2500@3.3GHz×4核4线程,512固态(SATA3接口,惠普),rx470d,8G内存,win10 20h2版本
  • 测试情况(每条200字节(100的真正内容,100的时间线程等信息)的log 以及,开200个线程下)
    • 1号机器平均每秒70W条,吞吐量140MB/s (代码变动,已经无参考意义)
    • 2号机器平均每秒90W条,吞吐量180MB/s
  • 2021.1.26增加 第一台机器我在系统换成manjaro,其他配置不变的情况下,速度110w条/s,折合吞吐量220MB/s,回头再测试下我的老电脑manjaro下的速度

我的老电脑反而速度更快,猜测可能是惠普的固态比戴尔台式机的固态写入速度更快,不知道有没有达到最大写速度,以后再研究研究。

特别
  • 代码没有做专门性能优化,其中获取线程id,数字转字符串,格式化log文本等都没有优化,都是使用的C++提供的现成的函数,加上使用了大量智能指针,多线程加解锁,文件操作使用的C++17的filesystem,综上原因导致日志库性能还有待提高,这也是后面的TODO内容

TODO

  • 性能优化
  • 程序退出处理(正常退出或发生崩溃程序异常退出前保证日志能够写入本地)
  • 日志分级过滤(目前日志级别仅仅是打印的文本,并没有真正的分级输出)
  • 更多其他功能,如控制台打印开关,彩色打印,条件打印等(ps:可能仅仅实现一点点)

快速使用

日志格式

[level yyyy-MM-dd hh.mm.ss.SSS threadID file:line–>function] message

例如:

[INFO 2021-01-14 12.13.11.996783 13472 main.cpp:17–>main ] log格式

使用

 #include "plog.h"
//主程序中初始化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Logger::initLogger(argv[0]);
    //Logger::initLogger(argv[0],1024);//每个缓冲区大小1024,(ps:好像大小没有啥太大影响)
    //Logger::initLogger(argv[0],1024, "./mylogs");//自定义目录
    //Logger::initLogger(argv[0],1024,"./mylogs",1*100*1024);//1MB最大文件
    //使用结束后关闭logger
    //关闭功能还没完善,目前只是一个延时函数保证日志不丢失,后续改进
    Logger::showDownLogger();
}
  //然后在需要打日志的地方,目前没有真正分级
   LOG_INFO("your log content")//格式为std::string,需自行转化
   LOG_DEBUG("log content")
   LOG_ERROR("log content")
   LOG_WARN("log content")
注意

linux下gcc会使用pthread线程,使用cmake构建时别忘了在cmakelists.txt里加上pthread的链接库

设计思路

数据结构

主要包含四个类

  • LogTime类:获取时间并格式化,提供两种时间格式,一种精确到毫秒(6位小数点),一种精确到小时,作为日志文件的名称使用(每隔1小时一个log文件)
  • LogFile类:生成目录和log文件,以及日志写入本地操作
  • LogBuffer类:日志基础容器类,包装了一个std::string,提供状态、可用空间、加入日志、清空、是否为空、返回数据等操作
  • Logger类:包含日志初始化,读写线程操作等,使用std::List<LogBuffer>作为日志维护队列

类间包含关系

Logger
LogFile
LogBuffer
LogTime
运行过程

基本的运行过程为简单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前端线程生产log数据放入日志维护队列,后端线程负责把队列中的数据写入本地

  • 情形1

    curr_in_buffer为队列头部buffer,前端的log都写入此buffer,后端curr_out_buffer指向队列最后一个buff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情形2

    每当curr_in_buffer写满一个buffer,会使用条件变量通知后台线程开始把队列中已满的buffer写入本地,同时会在队列顶端添加一个新的buffer作为当前写入buffer,后台线程每把一个buffer写入本地后,丢弃此buffer,并把curr_out_buffer指向新队列的最后一个buff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情形3

    一旦后台线程被唤醒,会依次把每个buffer写入本地,直到curr_in_buffer和curr_out_buffer指向同一个buffer,此时队列中只剩余一个buffer,此时后台线程修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情形4

    当运行到情形3后,后台修眠,等待条件变量通知,但是为防止因前端写入很少,导致一个buffer很长时间没有写满,此时如果程序退出,则buffer中的log内容可能无法写入本地,故设置每隔2s唤醒一次后台线程,唤醒后不管当前buffer有没有写满,都把当前buffer设置为写满状态,并添加一个新buffer,后台把刚刚的buffer写入本地,写入后情形可能会进去情形3,也可能进去情形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情形5

    当前端写入过快,后台来不及写入,则在队列顶端加入新的buffer,依次类推,则又进入了开始状态情形1,如此周而复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他问题

欢迎大家评论和指正,不尽感激

代码github地址
代码gitee地址

  • 3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