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pc与http

--------------------------------------------------------grpc--------------------------------------------------------
所谓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远程过程调用)框架实际是提供了一套机制,使得应用程序之间可以进行通信,而且也遵从server/client模型。使用的时候客户端调用server端提供的接口就像是调用本地的函数一样。
gRPC的优势

性能
gRPC消息使用一种有效的二进制消息格式protobuf进行序列化。Protobuf在服务器和客户机上的序列化非常快。Protobuf序列化后的消息体积很小,能够有效负载,在移动应用程序等有限带宽场景中显得很重要。
gRPC是为HTTP/2而设计的,它是HTTP的一个主要版本,与HTTP 1.x相比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
二进制框架和压缩。HTTP/2协议在发送和接收方面都很紧凑和高效。
通过单个TCP连接复用多个HTTP/2调用。多路复用消除了线头阻塞。

代码生成
所有gRPC框架都为代码生成提供了一流的支持。gRPC开发的核心文件是*.proto文件 ,它定义了gRPC服务和消息的约定。根据这个文件,gRPC框架将生成服务基类,消息和完整的客户端代码。
通过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共享*.proto文件,可以从端到端生成消息和客户端代码。客户端的代码生成消除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上的重复消息,并为您创建了一个强类型的客户端。无需编写客户端代码,可在具有许多服务的应用程序中节省大量开发时间。

严格的规范
不存在具有JSON的HTTP API的正式规范。开发人员不需要讨论URL,HTTP动词和响应代码的最佳格式。(想想,是用Post还是Get好?使用Get还是用Put好?一想到有选择恐惧症的你是不是又开了纠结,然后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该gRPC规范是规定有关gRPC服务必须遵循的格式。gRPC消除了争论并节省了开发人员的时间,因为gPRC在各个平台和实现之间是一致的。


HTTP/2为长期的实时通信流提供了基础。gRPC通过HTTP/2为流媒体提供一流的支持。
gRPC服务支持所有流组合:
一元(没有流媒体)
服务器到客户端流
客户端到服务器流
双向流媒体

截至时间/超时和取消
gRPC允许客户端指定他们愿意等待RPC完成的时间。该期限被发送到服务端,服务端可以决定在超出了限期时采取什么行动。例如,服务器可能会在超时时取消正在进行的gRPC / HTTP /数据库请求。
通过子gRPC调用截至时间和取消操作有助于实施资源使用限制。

推荐使用gRPC的场景
gRPC非常适合以下场景:
微服务 - gRPC设计为低延迟和高吞吐量通信。gRPC非常适用于效率至关重要的轻型微服务。
点对点实时通信 - gRPC对双向流媒体提供出色的支持。gRPC服务可以实时推送消息而无需轮询。
多语言混合开发环境 - gRPC工具支持所有流行的开发语言,使gRPC成为多语言开发环境的理想选择。
网络受限环境 - 使用Protobuf(一种轻量级消息格式)序列化gRPC消息。gRPC消息始终小于等效的JSON消息。

gRPC的弱点
浏览器支持有限
当下,不可能直接从浏览器调用gRPC服务。gRPC大量使用HTTP/2功能,没有浏览器提供支持gRPC客户机的Web请求所需的控制级别。例如,浏览器不允许调用者要求使用的HTTP/2,或者提供对底层HTTP/2框架的访问。
gRPC Web是gRPC团队的一项附加技术,它在浏览器中提供有限的gRPC支持。gRPC Web由两部分组成:支持所有现代浏览器的JavaScript客户端和服务器上的gRPC Web代理。gRPC Web客户端调用代理,代理将在gRPC请求上转发到gRPC服务器。
gRPC Web并非支持所有gRPC功能。不支持客户端和双向流,并且对服务器流的支持有限。
不是人类可读的
HTTP API请求以文本形式发送,可以由人读取和创建。
默认情况下,gRPC消息使用protobuf编码。虽然protobuf的发送和接收效率很高,但它的二进制格式是不可读的。protobuf需要在*.proto文件中指定的消息接口描述才能正确反序列化。需要额外的工具来分析线路上的Protobuf有效负载,并手工编写请求。
存在诸如服务器反射和gRPC命令行工具等功能,以帮助处理二进制protobuf消息。另外,Protobuf消息支持与JSON之间的转换。内置的JSON转换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在调试时将Protobuf消息转换为可读的形式。

不建议使用gRPC的场景
在以下场景中,建议使用其他框架而不是gRPC:
浏览器可访问的API - 浏览器不完全支持gRPC。gRPC-Web可以提供浏览器支持,但它有局限性并引入了服务器代理。
广播实时通信 - gRPC支持通过流媒体进行实时通信,但不存在向已注册连接广播消息的概念。例如,在应该将新聊天消息发送到聊天室中的所有客户端的聊天室场景中,需要每个gRPC呼叫以单独地将新的聊天消息流传输到客户端。对于这种场景,SignalR是这种情况的有用框架。SignalR具有持久连接的概念和对广播消息的内置支持。
进程间通信 - 进程必须承载HTTP/2服务才能接受传入的gRPC调用。对于Windows,进程间通信管道是一种快速,轻量级的通信方法。

----------------------------------------------------------http----------------------------------------------------------
从上面描述可以看出,Get是向服务器发索取数据的一种请求;而Post是向服务器提交数据的一种请求,要提交的数据位于信息头后面的实体中。
GET与POST方法有以下区别:
(1) 在客户端,Get方式在通过URL提交数据,数据在URL中可以看到;POST方式,数据放置在HTML HEADER内提交。
(2) GET方式提交的数据最多只能有1024字节,而POST则没有此限制。
(3) 安全性问题。正如在(1)中提到,使用 Get 的时候,参数会显示在地址栏上,而 Post 不会。所以,如果这些数据是中文数据而且是非敏感数据,那么使用 get;如果用户输入的数据不是中文字符而且包含敏感数据,那么还是使用 post为好。
(4) 安全的和幂等的。所谓安全的意味着该操作用于获取信息而非修改信息。幂等的意味着对同一 URL 的多个请求应该返回同样的结果。完整的定义并不像看起来那样严格。换句话说,GET 请求一般不应产生副作用。从根本上讲,其目标是当用户打开一个链接时,她可以确信从自身的角度来看没有改变资源。比如,新闻站点的头版不断更新。虽然第二次请求会返回不同的一批新闻,该操作仍然被认为是安全的和幂等的,因为它总是返回当前的新闻。反之亦然。POST 请求就不那么轻松了。POST 表示可能改变服务器上的资源的请求。仍然以新闻站点为例,读者对文章的注解应该通过 POST 请求实现,因为在注解提交之后站点已经不同了(比方说文章下面出现一条注解)。
--------------------HTTP,TCP, socket,RPC 与gRPC都是啥?---------------------------------------
TCP/HTTP与socket
首先回顾下计算机网络的五(七)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那么从协议上来讲:
TCP是传输层协议,主要解决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
HTTP 是应用层协议,主要解决如何包装数据(文本信息),是建立在tcp协议之上的应用。TCP协议是以二进制数据流的形式解决传输层的事儿,但对上层的应用开发极不友好,所以面向应用层的开发又产生了HTTP协议。
而socket 是针对TCP或UDP的具体接口实现,提供了在传输层进行网络编程的方法。
以上内容我们应该都听说的比较多了,下面主要来谈一谈RPC。

什么是RPC?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是远程过程调用,比如说现在有两台服务器A, B,一个在A服务器上的应用想要调用B服务器上的应用提供的某个,由于不在两个方法不在一个内存空间,不能直接调用,需要通过网络表达调用的语义和传达调用的数据。常存在于分布式系统中。

为何有http协议之后,还要RPC调用?
RPC跟HTTP不是对立面,RPC中可以使用HTTP作为通讯协议。RPC是一种设计、实现框架,通讯协议只是其中一部分。
RPC的本质是提供了一种轻量无感知的跨进程通信的方式,在分布式机器上调用其他方法与本地调用无异(远程调用的过程是透明的,你并不知道这个调用的方法是部署在哪里,通过PRC能够解耦服务)。RPC是根据语言的API来定义的,而不是基于网络的应用来定义的,调用更方便,协议私密更安全、内容更小效率更高。

http接口是在接口不多、系统与系统交互较少的情况下,解决信息孤岛初期常使用的一种通信手段;优点就是简单、直接、开发方便。利用现成的http协议 进行传输。但是如果是一个大型的网站,内部子系统较多、接口非常多的情况下,RPC框架的好处就显示出来了,首先(基于TCP协议的情况下)就是长链接,不必每次通信都要像http 一样去3次握手什么的,减少了网络开销;其次就是RPC框架一般都有注册中心,有丰富的监控管理;发布、下线接口、动态扩展等,对调用方来说是无感知、统 一化的操作。第三个来说就是安全性。最后就是最近流行的服务化架构、服务化治理,RPC框架是一个强力的支撑。

RPC 中要解决的问题:
建立通信:在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起数据传输通道,大都是TCP连接(gRPC使用了HTTP2)。
寻址:A服务器上的应用需要告诉RPC框架:B服务器地址、端口,调用函数名称。所以必须实现待调用方法到call ID的映射。
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由于网络协议都是二进制的,所以调用方法的参数在进行传递时首先要序列化成二进制,B服务器收到请求后要再对参数进行反序列化。恢复为内存中的表达方式,找到对应的方法进行本地调用,得到返回值。返回值从B到A的传输仍要经过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过程。

常见名词小结
名词 特点
RPC 远程过程调用(分布式、微服务间的方法调用)
HTTP 无状态,每次请求都要发送一个request,服务器响应之后就断掉(http header中的keep-alive指的是tcp)
TCP 面向连接,三次握手保证通信可靠
UDP 非面向连接,不可靠,速度快(可以手动对数据收发进行验证,IM系统多采用,QQ)
socket TCP协议的接口实现,面向传输层进行网络编程

单独来谈一谈gRPC
gRPC是谷歌开源的一个 RPC 框架,面向移动和 HTTP/2 设计。
内容交换格式采用ProtoBuf(Google Protocol Buffers),开源已久,提供了一种灵活、高效、自动序列化结构数据的机制,作用与XML,Json类似,但使用二进制,(反)序列化速度快,压缩效率高。
传输协议 采用http2,性能比http1.1好了很多
和很多RPC系统一样,服务端负责实现定义好的接口并处理客户端的请求,客户端根据接口描述直接调用需要的服务。客户端和服务端可以分别使用gPRC支持的不同语言实现。
ProtoBuf 具有强大的IDL(interface description language,接口描述语言)和相关工具集(主要是protoc)。用户写好.proto描述文件后,protoc可以将其编译成众多语言的接口代码。

补充:HTTP/2介绍
新特性:
新的二进制格式
HTTP1.X都是基于文本解析,而因为文本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基于文本协议的格式解析天然存在健壮性问题。而采用二进制格式后实现方便且健壮。

多路复用
多个request共享一个连接。

header压缩
在HTTP1.x中header信息很多,且每次都会重复发送,造成很大浪费。HTTP2.0使用encoder减少了传输的header大小,且通信双方都缓存一份包含了header信息的表,此后的请求可以只发送差异数据,避免信息的重复传输,进一步减少需要传输的内容大小。

服务端推送
主要的思想是:当一个客户端请求资源X,而服务器知道它很可能也需要资源Z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在客户端发送请求前,主动将资源Z推送给客户端。这个功能帮助客户端将Z放进缓存以备将来之需。也遵守同源策略,且客户端可以拒绝推送过来的资源。

  • 4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