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PKPM 的抗震计算中,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及处理办法。对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的情况,抗震等级需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分类为甲乙丙丁四类确定。甲类建筑地震作用计算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按高一度(7 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乙类建筑按 6 度计算地震作用,按高一度(7 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丙类建筑按 6 度计算地震作用,按 6 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丁类建筑按 6 度计算地震作用,按第一度(5 度)采取抗震措施。
在 PKPM satwe 输入参数时,如某地区 7 度设防(0.10g),某医院建筑为乙类建筑,框架结构,应按规范 7 度确定地震作用,8 度抗震措施,此时可在 satwe 中将抗震烈度加速度设为 7 度,0.10g,框架等级由三级升一级输入二级。某些情况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与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不同,此时可以在 satwe 中设置是否提高抗震构造措施。
在斜屋面结构的计算中,通过设置“梁两端标高”或者“改上节点高”等方式形成屋面斜板,且屋面斜梁不能直接落在下层柱的柱项,斜梁下应输入 100mm 高的短柱。
抗震计算时还需考虑轴压比。轴压比指柱(墙)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是影响墙柱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使柱墙具有很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规范采取限制轴压比的措施。对于墙肢轴压比的计算,规范取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压力设计值来计算其名义轴压比。
建筑分类和鉴定分级也与抗震计算相关。建筑分类为 A 类、B 类、C 类,A 类后续使用年限为 30 年,抗震调整系数 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