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能预测场景,生成3D世界?

李飞飞一张图生成3D世界的相关成果

李飞飞作为AI领域的重要人物,在当地时间12月2日公布了其创业项目WorldLabs的成果——能用单张静态图片生成3D世界的AI产品​。这个成果具有多方面的显著特性:
-交互性:所生成的3D场景具有交互性,这是与众多已有将照片转换为3D模型和场景的AI工具的不同之处。用户可以使用箭头键或键盘(WASD)键移动,单击并拖动鼠标实现交互,从而自由探索场景​。例如在WorldLabs网站的演示里,这些由AI生成的场景均通过浏览器实时渲染而成,用户可以在场景中像玩游戏一样互动,如模拟相机进行对焦或滑动变焦,还能为场景添加交互效果和动画​。
-风格与原始图片一致:无论输入的是AI生成的图像,还是日常生活中拍摄的照片,3D世界生成模型都能根据该图片生成一个风格和原始图片保持一致的3D场景。比如输入一张古色古香的村庄图像,就可以得到一个3D的世界,其中鹅卵石铺就的街道、茅草屋顶的小木屋、中央广场上的石井和周围的花坛等元素都能很好地呈现​。
-多种操作效果:模型会使用虚拟相机在浏览器中实时渲染,用户在使用时通过拖动滑块精准控制虚拟相机,可实现艺术摄影效果,例如模拟拍照时候的对焦,从而渲染出更清晰或模糊的画面,也可以使用滑动变焦来调整虚拟相机的视野范围,从而获得不一样的视觉效果​。用户还可以改变场景中的物体颜色、制作动画效果等,如选择波纹动态效果,整个画面就会像波纹一样动起来​。


李飞飞图像生成3D世界能否预测场景


李飞飞团队的3D世界生成模型能够预测3D场景。WorldLabs的3D世界生成模型通过预测3D场景,实现了更高的可控性和一致性​。与大多数模型预测像素不同,他们预测3D场景带来了诸多优势:
-持久现实(Persistent Reality):模型生成的3D场景将一直存在,转换视角和移动都不会对已生成的场景产生影响。例如,即使把视线移开然后又回来,场景也不会改变,就像现实世界中的物体不会因为我们暂时不看它就消失一样​。
-实时控制(Real - Time Control):用户可以在场景中自由、实时移动,能凑近去看花的经络,也能抬头远望太空星云。用户可以在场景里实时畅游,细致观察场景中的每一个细节,这种实时性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正确的几何结构(Correct Geometry):模型生成的3D场景遵循3D几何的基本物理规律,有立体感和纵深感。这使得生成的场景更加逼真,与某些人工智能生成视频的不真实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例如在深度图中,每个像素会根据其到相机的距离来着色,从而呈现出符合物理规律的3D效果​。


李飞飞此研究的技术原理和方法


关于这个研究具体的技术原理和方法,参考信息并没有给出非常明确的阐述。但从已有的成果描述中可以推测一些可能的情况:
-基于空间智能概念的算法:李飞飞在之前提到前沿研究涉及一种算法,可以合理地推断出图像和文字在三维环境中的样子,并根据这些预测采取行动,这种算法使用的概念叫做“空间智能”​。在这个一张图生成3D世界的研究中,很可能也是基于类似的空间智能算法,能够对输入的单张图片进行分析,估算出其中的3D几何图形,填充场景中未见的部分,创建新的内容,进而实现各个方位的3D世界构建​。
-与其他AI技术的结合:研究成果显示这个3D世界生成模型可以和其他AI工具结合。例如,可以首先使用文本到图像模型生成图像,从而从基于文本创建世界。这暗示了在技术实现上,可能借助了其他AI技术的成果来完善整个从单张图片到3D世界生成的流程,通过整合不同的AI工具的优势,来提升3D世界生成的效果和多样性​。


李飞飞该研究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应用前景
-改变数字媒体制作方式
  电影制作方面:可以根据故事脚本中的描述或者概念图,快速生成3D场景,大大缩短前期场景搭建的时间。例如对于一些科幻或者奇幻类电影,需要构建大量的虚拟场景,这个技术可以为创作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创作方式。像从梵高的画作《夜晚的咖啡馆露台》生成3D场景一样,电影创作者也可以将经典画作或者特定风格的艺术作品转换为电影中的场景元素,为影片增添独特的艺术氛围和视觉效果​。
  游戏制作方面:能够为游戏开发者提供更加高效的场景创建方式。开发者可以将现实中的场景照片或者手绘概念图转换为可交互的3D游戏场景,降低开发成本的同时,还能增加场景的真实感和多样性。而且,玩家在游戏中的体验也会更加丰富,他们可以在更加逼真的3D场景中进行探索和互动,例如模拟相机操作在游戏场景中进行拍照等​。
  模拟器制作方面:对于飞行模拟器、驾驶模拟器等各类模拟器的制作来说,可以更加轻松地构建出真实的模拟环境。例如在飞行模拟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形照片快速生成对应的3D地形场景,提高模拟器的真实性和沉浸感。
-艺术创作与体验提升
  艺术创作方面: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工具。他们可以将自己的2D作品转换为3D形式,进一步探索作品的空间表现和交互性。例如画家可以看到自己的画作在3D空间中的呈现效果,并且添加交互元素,让观众以全新的方式体验艺术作品。
  艺术欣赏方面:普通观众可以像带上VR眼镜一样游览世界名画等艺术作品,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沉浸式方式感受艺术的魅力,拉近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
-与其他AI工具协同工作:可以与现有的各种AI工具(如文生图模型等)结合使用,加速内容创作。例如在内容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可以先使用文生图模型生成符合需求的图像,再利用这个3D世界生成模型将图像转换为3D场景,从而快速构建出完整的内容创作所需的场景和元素,提高创作效率​。


挑战


-技术层面
  生成世界的大小和保真度有待提高:目前的成果还只是团队生成3D世界的第一次早期预览,在生成世界的大小和保真度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例如在生成大型场景(如大型城市景观或者广袤的自然场景)时,可能会存在细节丢失或者整体效果不够逼真的情况。
  渲染方面存在问题:有时还会出现渲染错误,例如物体之间会以不自然的方式混合在一起,这会影响到生成的3D场景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用户移动范围受限:用户的移动范围仍然受限于较小的区域,一旦超出边界就会遇到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户对3D场景的自由探索。
-应用层面
  与现有工作流程的整合难度:虽然一些创作者已经开始试用这个技术,但要广泛应用到电影、游戏等行业的现有工作流程中,可能还需要克服技术对接、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困难。例如游戏公司需要调整原有的开发流程和引擎,以适应这个新的3D场景生成技术。
  内容版权问题:在将各种图片(包括艺术作品、摄影作品等)转换为3D场景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版权问题。如何确保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使用这些素材进行3D场景生成,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李飞飞一张图生成3D世界国内外研究对比


由于目前参考信息中没有明确提及国内外其他关于一张图生成3D世界研究的直接对比内容,以下从整体情况进行推测性的对比分析:
国内研究情况推测
-研究方向和重点可能存在差异:国内的研究可能会更多地侧重于将3D生成技术与本土的文化、产业需求相结合。例如,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利用3D生成技术将历史建筑、文物等进行数字化重建并展示。而李飞飞的研究更多地从通用的AI技术和空间智能概念出发,旨在构建一个通用的单张图片生成3D世界的模型。
-应用场景拓展的不同路径:国内在探索3D生成技术的应用场景时,可能会更倾向于与国内的优势产业相结合,如电商领域(如虚拟试衣镜的3D场景优化)或者智慧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中的3D场景模拟)等。相对而言,李飞飞的研究成果在电影、游戏等全球性的数字媒体制作领域展示出较大的应用潜力。
国外其他研究情况推测
-技术成熟度方面:可能存在部分国外研究机构在3D生成技术的某些环节(如纹理映射、光照效果模拟等)上有不同的技术优势或者劣势。李飞飞的研究成果在交互性、预测3D场景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但其他国外研究可能在其他方面有独特之处。例如,有的研究可能在生成3D场景的速度上更快,但在场景的可交互性上不如李飞飞的成果。
-应用推广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环境、产业结构等因素会影响3D生成技术的应用推广。在一些对新兴技术接受度较高、影视游戏产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本身),李飞飞的研究成果可能更容易得到应用和推广。而在其他国家,可能会因为技术配套设施、市场需求等因素,导致类似技术的应用相对滞后或者侧重于不同的行业。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百态老人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