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汽车智能飞行控制系统的原理
飞行汽车的智能飞行控制系统原理基于经典的自动飞行控制原理,并结合飞行汽车自身的特点进行定制化设计。
1. 自动驾驶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 自动驾驶仪是飞行汽车智能飞行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工作于反馈控制系统原理之下,旨在代替驾驶员对飞行汽车进行飞行控制。其中包括多种基本组成部分 :
- **测量元件(敏感元件)**:用来测量飞行汽车的运动参数。例如借助速率陀螺测量角速度,垂直陀螺测量俯仰角、倾斜角(滚转角)、航向陀螺测量偏航角等参数。它们是飞行控制系统获取飞行汽车实时状态的重要“触角”。
- **信号处理元件(计算元件)**:将各种敏感元件的输出信号处理成符合控制规律要求的信号。这个过程包括综合装置、微分器、积分器、限幅器、滤波器等多种设备的协同处理,就像一个复杂的数据“处理器”,以保证信号符合飞行汽车精确控制的要求。
- 放大元件:其功能为放大经过处理后的信号,一般是指功率放大,满足执行机构可以接收到强劲有效的控制指令要求。
- **执行机构(舵机)**:根据放大元件输出的信号带动舵面发生偏转。例如飞行汽车在飞行中要调整姿态时,执行机构会根据控制指令使相应的舵面产生动作,进而改变飞行汽车的飞行状态。
2. 飞行汽车智能飞行控制系统的工作回路
- 同步回路:当自动驾驶仪开始衔接工作时,同步回路可以保证系统的输出为零,这也就意味着自动驾驶仪的工作状态能够与当时的飞行状态保持同步。在现代飞行汽车中,同步回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飞行控制计算机(FCC)内部的同步,另一部分是作动筒的同步。
- 舵回路:在智能飞行控制系统根据输入信号要通过执行机构去控制舵面时,为了提升舵机的性能,执行机构通常会引入内反馈(把舵机的输出信号引到输入端),从而形成一个随动系统,又称伺服回路或者舵回路。这个舵回路由舵机、放大器以及各种反馈元件(如测速机、位置传感器,对应构成了舵回路的测速反馈和位置反馈)构成。
- 稳定回路:自动驾驶仪和飞行汽车组合形成稳定回路,它的主要功能在于稳定飞机的姿态,也就是稳定飞行汽车在飞行过程中的角运动。因为这个回路包含了具有动态特性会随飞行条件而变化的飞行汽车本身,所以稳定回路的分析相对复杂。
- 控制回路:稳定回路再加上用来测量飞行汽车重心位置或速度信号的元件以及表征飞行汽车空间位置几何关系的运动学环节,就组成了更大的控制回路,也称为制导回路,实现对于飞行汽车飞行轨迹和姿态的全面控制。
3. 与飞行汽车特殊需求相关的工作方式
3.1考虑飞行汽车多模式飞行需求的控制
- 飞行汽车不同于传统飞机,它经常需要在垂直起降(VTOL)和水平飞行之间进行转换,这就要求智能飞行控制系统具备适应这种多模式飞行的能力。例如在垂直起降阶段,通常是靠旋翼、螺旋桨或者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向上推力来克服重力,实现平稳的起飞和降落。飞行控制系统要精确控制每个旋翼或者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确保升力均匀且稳定。一旦切换到水平飞行模式,控制系统则要着重考虑与空气动力学相关的因素,像机翼产生的升力、飞机的姿态平衡等,并且还要兼顾转换过程中飞行状态的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