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容积脉搏波(PPG)技术

光电容积脉搏波(PPG)技术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无创生理参数检测技术,其核心是通过测量血液容积变化来获取心血管系统的动态信息。以下是综合多篇文献的详细分析:

一、基本原理

  1. 光学检测机制
    PPG利用光源(如LED)照射皮肤,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透射或反射光的强度变化。由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对特定波长光有吸收作用,而心脏搏动引起的血容量周期性变化会改变光的吸收量,最终形成包含AC(脉动分量)和DC(静态分量)的PPG信号。

    • 透射式:光源与传感器位于被测部位两侧,适合手指、耳垂等较薄组织。
    • 反射式:光源与传感器同侧,可检测浅层组织(如手腕、面部),适用于可穿戴设备。
  2. 信号成分与生理意义

    • AC信号:反映心脏搏动引起的动脉血液容积变化,用于计算心率、血流速度等。
    • DC信号:与静态组织(如皮肤、骨骼)相关,可能受呼吸、体温调节等因素影响。

二、技术优势与应用

  1. 主要优势

    • 无创性:无需采血或侵入式操作,适合长期监测。
    • 多参数检测:可提取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心率变异性(HRV)、呼吸频率等参数。
    • 便携性:结合微型传感器(如MAX30102、ADPD188GG)和低功耗电路,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
  2. 应用场景

    • 医疗领域
  • 实时监测心率和SpO2(如脉搏血氧仪)。
  • 评估动脉硬化(通过动脉硬化系数SI和反射系数RI)。
  • 预测低血容量、麻醉应激等循环系统异常。
    • 健康与运动
  • 智能手环/手表的心率监测、睡眠质量分析。
  • 运动生理指标追踪(如心率变异性、血氧水平)。
    • 新兴技术
  • 远程光电容积描记法(rPPG):通过摄像头分析面部肤色变化实现非接触式心率检测。
  • 无创血糖监测(研究阶段,需克服光学噪声干扰)。

三、技术挑战与改进

  1. 局限性

    • 信号干扰:运动伪影、环境光变化、肤色差异(黑色素吸收干扰)可能降低准确性。
    • 血管条件限制:老年人或血管硬化患者因反射脉搏波较弱,传统设备易漏检。
    • 多参数提取难度:需复杂算法分离呼吸、自主神经活动等叠加信号。
  2. 技术改进

    • 动态光源调节:专利技术(如CN2019专利)通过微控制器动态调整LED光强,优化血管硬化患者的信号采集。
    • 噪声抑制:采用四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差分放大电路(如INA114)减少高频干扰。
    • 算法优化
  • 机器学习去除运动伪影。
  • 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PWTT)的血压估算模型。

四、未来发展方向

  1. 医疗网络化: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社区/家庭医疗数据实时共享与远程诊断。
  2. 多模态融合:整合PPG与ECG、EEG信号,提升心血管疾病预警能力。
  3. 非接触式监测:推动rPPG在驾驶安全、情感识别等领域的应用。
  4. 精准医疗:开发个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百态老人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