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因编辑策略的生物学基础
1. 促凋亡基因敲除机制
Sf9细胞的凋亡通路高度依赖Sf-caspase-1(一种与哺乳动物caspase-3同源的效应蛋白酶)。根据,喜树碱等诱导因子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I(Topo I)引发DNA损伤,激活Sf-caspase-1的级联反应,导致染色质边集、DNA片段化和细胞皱缩等典型凋亡特征。敲除该基因可通过以下机制阻断凋亡:
- 活性位点破坏:CRISPR-Cas9靶向Sf-caspase-1的exon2区域(如sgRNA序列5’-GGCGACATCGACTTCGACGA-3’),使编码QACQG保守五肽结构域的序列发生移码突变
- 凋亡标志物抑制:敲除后细胞质膜起泡率下降90%,效应caspase活性检测显示无活性峰
2. 抗凋亡基因过表达策略
杆状病毒来源的p35基因通过以下机制抑制凋亡:
- 直接酶抑制:p35蛋白与活性Sf-caspase-1形成不可逆复合物,阻断其对底物的切割
- 前体加工阻断:抑制pro-Sf-caspase-1的自我活化
通过构建重组质粒p35IE1Neo并转染Sf9细胞,抗凋亡株(Sf9-35)在放线菌素D处理下的存活率>95%(TUNEL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