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循环队列

我们可以把每一则消息带有的信息放到结构体里面。这样,每个结构体就是队列的一个成员。接收消息的线程把消息包装成一个结构体然后在队列(数组)的尾部加上,处理消息的线程取出队列的头部来解析处理,每次解析处理完一则消息,就把消息从队列的头部移除。

    所以,我们要定义一个结构体数组,结构体里面还能包含结构体等,只要项目需要,都可以拓展。

    程序模板比较简单,关键是知道怎么运用到项目中。

    其中需要注意的点是循环队列如何判断空还是满。假设循环队列长度为5,当头指针和尾指针指向同一个地方,我们设为空。当有元素入队,尾指针指向下一个元素,当有元素出队,头指针指向下一个元素。当指向的元素为5时,下一个元素为0。

    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当队列为满时,头指针和尾指针是相等的,这和队列为空的时候是一样的。不信,画画图看看。

    那怎么处理呢?

    为了区别空队列和满队列,数组多加一个元素,这个元素是不确定的,是可以移动的,它将保证当队列为满时,还空留了一个位置。说起来比较抽象,看以下代码:

C基础-10_函数指针

    所以,通过在循环数组中加多了一个元素,就能够区分队列是空的还是满的。

大致的模板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构造不完全填满循环数组,以便区分队列为空还是满。
#define QUEUE_LEN  16
#define ARRAR_SIZE  (QUEUE_LEN + 1)
typedef struct student
{
   int       math;
   int       English;
   char      name[32];
} student;
#define QUEUE_TYPE  student

typedef enum BOOL_
{
    false = 0,
    true  = 1,
}bool;

//static使全局变量只在本文件中使用 
static student  studentTable[ARRAR_SIZE];//定义结构体数组
static unsigned int front; //指向队头元素 
static unsigned int tail;  //指向队尾元素的下一个 

bool IsQueueEmpty(void)
{
    return (front == tail);
}

bool IsQueueFull()
{
    return ((tail + 1) % ARRAR_SIZE == front);
}

bool queueInsert(QUEUE_TYPE value)
{
    if(IsQueueFull())
        return false;
    studentTable[tail] = value;
    tail = (tail + 1) % ARRAR_SIZE;
    return true;
}

bool queueDelete()
{
    if(IsQueueEmpty())
        return false;
    front = (front + 1) % ARRAR_SIZE;
    return true;
}
//测试程序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student stu;
    stu.math = 99;
    stu.English = 98;
    char name[32]= "xiaoming";
    memcpy(stu.name,name,sizeof(name));
    queueInsert(stu);
    stu.math = 61;
    stu.English = 60;
    memset(name,0,sizeof(name));
    sprintf(name,"xiaohong",sizeof(name));
    memcpy(stu.name,name,sizeof(name));
    queueInsert(stu);
    printf("front = %d,tail = %d,name = %s\n",front,tail,studentTable[front].name);
    queueDelete();
    printf("front = %d,tail = %d,name = %s\n",front,tail,studentTable[front].name);
    return 0;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二、字符串的实质就是指针

字符串是C语言中最基础的概念,也是最常被用到的。在嵌入式开发中,我们经常要将一些字符串通过串口显示到串口助手或调试终端上,作为信息提示,以便让我们了解程序的运行情况;或者是将一些常量的值转为字符串,来显示到液晶等显示设备上。

那么C语言中的字符串到底是什么?其实字符串本身就是一个指针,它的值(即指针所指向的地址)就是字符串首字符的地址。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经常会举这样一个例子:如何将一个数值转化为相应的16进制字符串。比如,把100转为”0X64”。

我们可以写这样一个函数:

void Value2String(unsigned char value,char *str)

{

unsigned char temp=0;

str[0]='0';str[1]='X';str[4]=0;

temp=value>>4;

if(temp>=0 && temp<=9) str[2]='0'+temp;

else if(temp>=10 && temp<=15) str[2]='A'+temp-10;

temp=value&0X0F;

if(temp>=0 && temp<=9) str[3]='0'+temp;

else if(temp>=10 && temp<=15) str[3]='A'+temp-10;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没有问题,它的功能是正确的。在实现上,因为数值0~9和A~F在ASCII码值上并不连续(分别为0X30~0X39和0X41~0X46),所以程序中以9为分界,进行了分情况处理。

但聪明一些的编程者,可能用这样的方法来实现:

void Value2String(unsigned char value,char *str)

{

char Hex_Char_Table[16]={'0','1','2','3','4','5','6','7','8','9','A','B','C','D','E','F'};

str[0]='0';str[1]='X';str[4]=0;

str[2]=Hex_Char_Table[value>>4];

str[3]=Hex_Char_Table[value&0X0F];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对,这是使用了查表的思想。虽然0~9和A~F,在ASCII码值上不连续,但是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到一个数组里,创造一种连续。然后用数值作为下标,直接获取对应的字符。

也许会有人觉得Hex_Char_Table定义起来太麻烦,要一个个去输入字符。其实可以这样作:

void Value2String(unsigned char value,char *str)

{

char *Hex_Char_Table="0123456789ABCDEF";

str[0]='0';str[1]='X';str[4]=0;

str[2]=Hex_Char_Table[value>>4];

str[3]=Hex_Char_Table[value&0X0F];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我们将字符数组换成了字符串常量。其实它们在内存中的表达是几乎一样的,其实质都是内存中的字节序列。如图2.1所示。

图2.1 字符数组与字符串都是内存中的字节序列

不同点在于,字符数组在定义的时候要明确指定数组的大小,即它可以容纳多少个字符(字节)。而字符串的长度则以第一个等于0的字节为准。所以,字符串的字节序列中,一定有某一个字节的值为0,它就是字符串的结束符。我们平时使用的strlen这个函数,计算字符串长度的原理,其实就是在检测这个0。所以,如果我们拿一个没有0的字符数组(字节序列)传给strlen,那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错误的,甚至因为数组越界访问,而导致程序的崩溃。

上面,振南说“字符串本身就是指针”,那么见证这句话真正意义的时刻来了,我们将上面程序继续简化:

void Value2String(unsigned char value,char *str)

{

str[0]='0';str[1]='X';str[4]=0;

str[2]="0123456789ABCDEF"[value>>4];

str[3]="0123456789ABCDEF"[value&0X0F];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Hex_Char_Table这个指针变量其实是多余的,“字符串本身就是指针”,所以它后面可以直接用[]配合下标来取出其中的字符。凡是实质上为指针类型(即表达的是地址意义)的变量或常量,都可以直接用[]或*来访问它所指向的数据序列中的数据元素。

三、函数指针几个应用场景

回调函数

回调函数是指在某个事件发生时被调用的函数。通常,回调函数是在某个库函数或框架函数中注册的,当某个条件满足时,库函数或框架函数会调用回调函数来执行相应的操作。以下是一个示例:

void handle_event(int event_type, void (*callback)(void))
{
    printf("event %d occurred\n", event_type);

    if (callback)
    {
        callback();
    }
}


void callback_function()
{
    printf("callback function called\n");
}


int main()
{
    handle_event(1, callback_function);
    handle_event(2, NULL);
    return 0;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 handle_event 函数,它接受两个参数:一个事件类型和一个函数指针。如果函数指针不为空,则会调用指定的函数。

在 main 函数中,我们分别调用 handle_event 函数来触发两个事件,其中第一个事件注册了一个回调函数 callback_function,第二个事件没有注册回调函数。

函数参数化

函数参数化是指通过函数指针将函数的某些行为参数化。这样,我们可以在调用函数时动态地指定函数的行为。以下是一个示例:

void process_array(int *array, size_t size, int (*process)(int))
{
    for (size_t i = 0; i < size; i++)
    {
        array[i] = process(array[i]);
    }
}

int increment(int n)
{
    return n + 1;
}

int main()
{
    int array[] = {1, 2, 3, 4, 5};
    size_t size = sizeof(array) / sizeof(int);
    process_array(array, size, increment);
    for (size_t i = 0; i < size; i++)
    {
        printf("%d ", array[i]);
    }
    printf("\n");
    return 0;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 process_array 函数,它接受三个参数:一个整型数组、数组大小和一个函数指针。函数指针指向一个函数,该函数接受一个整型参数并返回一个整型结果。

在 process_array 函数中,我们将数组中的每个元素传递给指定的函数,然后将函数的返回值存储回原数组中。

在 main 函数中,我们定义了一个 increment 函数,它将传入的整数加 1。然后,我们调用 process_array 函数来处理整型数组,并打印出结果。

排序算法

排序算法是函数指针的另一个常见应用场景。通过传递不同的比较函数,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排序算法中重用相同的代码。以下是一个示例:

typedef int (*compare_func_t)(const void *, const void *);

void sort(int *array, size_t size, compare_func_t compare_func)
{
    qsort(array, size, sizeof(int), compare_func);
}

int compare_int(const void *a, const void *b)
{
    return (*(int*)a - *(int*)b);
}

int compare_reverse_int(const void *a, const void *b)
{
    return (*(int*)b - *(int*)a);
}

int main()
{
    int array[] = {3, 1, 4, 1, 5, 9, 2, 6, 5, 3, 5};
    size_t size = sizeof(array) / sizeof(int);
    sort(array, size, compare_int);
    for (size_t i = 0; i < size; i++)
    {
        printf("%d ", array[i]);
    }
    printf("\n");
    sort(array, size, compare_reverse_int);
    for (size_t i = 0; i < size; i++)
    {
        printf("%d ", array[i]);
    }
    printf("\n");
    return 0;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 sort 函数,它接受三个参数:一个整型数组、数组大小和一个比较函数指针。

比较函数指针指向一个函数,该函数接受两个指向常量 void 类型的指针,并返回一个整型结果。

在 sort 函数中,我们使用标准库函数 qsort 来对整型数组进行排序,其中比较函数指针由调用者传递。

在 main 函数中,我们定义了两个比较函数 compare_int 和 compare_reverse_int,分别用于升序和降序排序。然后,我们调用 sort 函数来对整型数组进行排序,并打印出结果。

函数指针数组

函数指针数组是指一个数组,其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函数指针。这种数组可以用于实现一个分派表,根据输入参数的不同,动态地调用不同的函数。以下是一个示例:

void add(int a, int b)
{
    printf("%d + %d = %d\n", a, b, a + b);
}

void subtract(int a, int b)
{
    printf("%d - %d = %d\n", a, b, a - b);
}

void multiply(int a, int b)
{
    printf("%d * %d = %d\n", a, b, a * b);
}

void divide(int a, int b)
{
    if (b == 0)
    {
        printf("cannot divide by zero\n");
    }
    else
    {
        printf("%d / %d = %d\n", a, b, a / b);
    }
}

typedef void (*operation_func_t)(int, int);

int main()
{
    operation_func_t operations[] = {add, subtract, multiply, divide};
    size_t num_operations = sizeof(operations) / sizeof(operation_func_t);
    int a = 10, b = 5;
    for (size_t i = 0; i < num_operations;i++)
    {
      operations[i](a,b);
    }
    return 0;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四个函数 add、subtract、multiply 和 divide,分别对两个整数进行加、减、乘和除操作。

然后,我们定义了一个函数指针类型 operation_func_t,它指向一个接受两个整型参数并没有返回值的函数。

接着,我们定义了一个函数指针数组 operations,其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 operation_func_t 类型的函数指针,分别指向 add、subtract、multiply 和 divide 函数。

在 main 函数中,我们使用 for 循环遍历 operations 数组,并依次调用每个函数指针所指向的函数。在每次调用函数之前,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a 和 b 的值。这样,我们就可以动态地选择要执行的操作。

函数指针与回溯法

回溯法是一种求解一些组合优化问题的算法,它通常使用递归来实现。函数指针可以用于实现回溯法算法的一些关键部分。

以下是一个使用回溯法来计算排列的示例:

typedef void (*callback_func_t)(const int *, size_t);

void swap(int *a, int *b)
{
    int tmp = *a;
    *a = *b;
    *b = tmp;
}

void permute(int *nums, size_t len, size_t depth, callback_func_t callback) {
    if (depth == len)
    {
        callback(nums, len);
        return;
    }
    for (size_t i = depth; i < len; i++)
    {
        swap(&nums[depth], &nums[i]);
        permute(nums, len, depth + 1, callback);
        swap(&nums[depth], &nums[i]);
    }
}

void print_array(const int *arr, size_t len)
{
    for (size_t i = 0; i < len; i++) 
    { 
      printf("%d ", arr[i]); }
      printf("\n"); 
  }
}

int main()
{
  int nums[] = {1, 2, 3};
  permute(nums, sizeof(nums) / sizeof(int), 0, print_array); 
  return 0;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函数 permute,用于计算给定数组的排列。

在 permute 函数中,我们使用递归来生成所有可能的排列,并使用函数指针 callback 来指定每当我们生成一个排列时应该调用的函数。

在本例中,我们将 print_array 函数作为回调函数传递给了 permute 函数。这意味着每当 permute 函数生成一个排列时,它都会调用 print_array 函数来打印这个排列。

在 main 函数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包含三个整数的数组 nums,并使用 permute 函数来计算这个数组的所有排列。在每次生成一个排列时,permute 函数都会调用 print_array 函数来打印这个排列。

函数指针与多态

多态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允许我们在不知道对象类型的情况下调用相应的函数。虽然 C 语言不是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但我们仍然可以使用函数指针来实现多态。

以下是一个使用函数指针实现多态的示例:

typedef struct shape
{
    void (*draw)(struct shape *);
} shape_t;

typedef struct circle
{
    shape_t shape;
    int x;
    int y;
    int r;
} circle_t;

typedef struct rectangle
{
    shape_t shape;
    int x;
    int y;
    int w;
    int h;
} rectangle_t;

void circle_draw(shape_t *shape)
{
    circle_t *circle = (circle_t *)shape;
    printf("Drawing a circle at (%d, %d) with radius %d.\n", circle->x, circle->y, circle->r);
}

void rectangle_draw(shape_t *shape)
{
    rectangle_t *rectangle = (rectangle_t *)shape;
    printf("Drawing a rectangle at (%d, %d) with width %d and height %d.\n", rectangle->x, rectangle->y, rectangle->w, rectangle->h);
}

int main()
{
    circle_t circle =
    {
        .shape = {circle_draw},
        .x = 10,
        .y = 20,
        .r = 5,
    };
    rectangle_t rectangle =
    {
        .shape = {rectangle_draw},
        .x = 30,
        .y = 40,
        .w = 15,
        .h = 20,
    };
    shape_t *shapes[] = {(shape_t *)&circle, (shape_t *)&rectangle};
    for (size_t i = 0; i < sizeof(shapes) / sizeof(shape_t *); i++)
    {
        shapes[i]->draw(shapes[i]); 
     }
     return 0;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 shape 结构体,它有一个函数指针 draw,用于绘制该形状。

我们还定义了两个形状:circle 和 rectangle,它们分别包含它们自己的属性和一个指向 shape 结构体的指针。每个形状都定义了自己的 draw 函数,用于绘制该形状。

在 main 函数中,我们定义了一个 shape_t 类型的数组,其中包含一个 circle 和一个 rectangle。我们使用一个循环来遍历这个数组,并使用每个形状的 draw 函数来绘制该形状。

注意,尽管 shapes 数组中的元素类型为 shape_t *,但我们仍然可以调用每个元素的 draw 函数,因为 circle 和 rectangle 都是从 shape_t 派生出来的,它们都包含一个 draw 函数指针。

这个例子演示了如何使用函数指针来实现多态。尽管 C 语言不支持面向对象编程,但我们可以使用结构体和函数指针来实现类似的概念。

总结

函数指针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用于实现许多不同的编程模式和算法。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函数指针的基本概念和语法,并提供了一些高级应用场景的代码示例,包括回调函数、函数指针数组、函数指针作为参数、函数指针与递归、函数指针与多态等。

使用函数指针可以帮助我们编写更加灵活和通用的代码,并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

二、Makefile通用模板

   对于Windows下开发,很多IDE都集成了编译器,如Visual Studio,提供了“一键编译”,编码完成后只需一个操作即可完成编译、链接、生成目标文件。

    Linux开发与Windows不同,Linux下一般用的的gcc/g++编译器,如果是开发ARM下的Linux程序,还需用到arm-linux-gcc/arm-linux-g++交叉编译器。

    Linux下也可以实现“一键编译”功能,此时需要一个编译脚本“Makefile”,Makefile可以手动编写,也可以借助自动化构建工具(如scons、CMake)生成。手动编写Makefile是Linux和Windows程序员的区别之一,一般地一个通用的Makefile能够适合大部分Linux项目程序。

三个Makefile模板

编译可执行文件Makefile

C基础-10_数组_02

【要点说明】

    【1】程序版本

    开发调试过程可能产生多个程序版本,可以在目标文件后(前)增加版本号标识。

C基础-10_c语言_03

 【2】编译器选择

    Linux下为gcc/g++;arm下为arm-linux-gcc;不同CPU厂商提供的定制交叉编译器名称可能不同,如Hisilicon“arm-hisiv300-linux-gcc”。

 

C基础-10_c语言_04

  【3】宏定义

    开发过程,特殊代码一般增加宏条件来选择是否编译,如调试打印输出代码。-D是标识,后面接着的是“宏”。

C基础-10_字符串_05

  【4】编译选项

    可以指定编译条件,如显示警告(-Wall),优化等级(-O)。

 

C基础-10_函数指针_06

   【5】源文件

    指定源文件目的路径,利用“wildcard”获取路径下所有依赖源文件。

 

C基础-10_数组_07

    【6】头文件

    包含依赖的头文件,包括源码文件和库文件的头文件。

 

C基础-10_字符串_08

【7】库文件名称

    指定库文件名称,库文件有固定格式,静态库为libxxx.a;动态库为libxxx.so,指定库文件名称只需写“xxx”部分,

C基础-10_c语言_09

【8】库文件路径

    指定依赖库文件的存放路径。注意如果引用的是动态库,动态库也许拷贝到“/lib”或者“/usr/lib”目录下,执行应用程序时,系统默认在该文件下索引动态库。

C基础-10_函数指针_10

 【9】目标文件

    调用“patsubst”将源文件(.c)编译为目标文件(.o)。

C基础-10_c语言_11

  【10】执行文件

    执行文件名称

C基础-10_数组_12

【11】编译

C基础-10_字符串_13

 

 【12】链接

    可创建一个“output”文件夹存放目标执行文件。链接完输出目标执行文件,可以删除编译产生的临时文件(.o)。

 

C基础-10_字符串_14

【13】清除编译信息

    执行“make clean”清除编译产生的临时文件。

C基础-10_c语言_15

编译静态库Makefile 

C基础-10_c语言_16

【要点说明】

    基本格式与“编译可执行Makefile”一致,不同点包括以下。

    【1】使用到“ar”命令将目标文件(.o)链接成静态库文件(.a)。静态库文件固定命名格式为:libxxx.a。

编译动态库Makefile

C基础-10_c语言_17

 【要点说明】

    基本格式与“编译可执行Makefile”一致,不同点包括以下。

    【1】编译选项和链接选项增加“-fPIC -shared ”选项。动态库文件固定命名格式为libxxx.so。

Demo
编译应用程序

    编写测试例程,文件存放目录结构如下,头文件存放在“include”目录,库文件存放在“lib”目录,源文件存放在“source”目录,Makefile在当前目录下。

C基础-10_c语言_18

 

源码1: 

C基础-10_数组_19

 源码2: 

C基础-10_字符串_20

  主函数源码: 

 

C基础-10_数组_21

 库文件,“./lib”目录下存放两个库文件,一个静态库libfun_a.a,一个动态库libfun_so.so。

    Makefile文件即为“2.1节”的Makefile模板。

    测试运行:

C基础-10_字符串_22

【如果执行文件提示无“libfun_so.so”,则需拷贝“libfun_so.so”到根目录下的“/lib”或者“/usr/lib”目录下,因为系统执行程序,默认从该路径引脚动态库】

生成静态库

    编写测试例程,生产的库文件即为“3.1节”调用的库文件(libfun_a.a)。文件存放目录结构如下:

 

C基础-10_c语言_23

源文件: 

C基础-10_c语言_24

 Makefile文件即为“2.2节”的Makefile模板。

 编译生成静态库:

C基础-10_c语言_25

生成动态库

    编写测试例程,生产的库文件即为“3.1节”调用的库文件(libfun_so.so)。文件存放目录结构如下:

C基础-10_字符串_26

 

源文件:

C基础-10_数组_27

编译生成动态库: 

C基础-10_函数指针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