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客·华为】Python 数据分类处理、查找兄弟单词

一、数据分类处理

描述

信息社会,有海量的数据需要分析处理,比如公安局分析身份证号码、 QQ 用户、手机号码、银行帐号等信息及活动记录。

采集输入大数据和分类规则,通过大数据分类处理程序,将大数据分类输出。

数据范围:1 \le I,R \le 100 \1≤I,R≤100  ,输入的整数大小满足 0 \le val \le 2^{31}-1\0≤val≤231−1 

输入描述:

一组输入整数序列I和一组规则整数序列R,I和R序列的第一个整数为序列的个数(个数不包含第一个整数);整数范围为0~(2^31)-1,序列个数不限

输出描述:

从R依次中取出R<i>,对I进行处理,找到满足条件的I: 

I整数对应的数字需要连续包含R<i>对应的数字。比如R<i>为23,I为231,那么I包含了R<i>,条件满足 。 

按R<i>从小到大的顺序:

(1)先输出R<i>; 

(2)再输出满足条件的I的个数; 

(3)然后输出满足条件的I在I序列中的位置索引(从0开始); 

(4)最后再输出I。 

附加条件: 

(1)R<i>需要从小到大排序。相同的R<i>只需要输出索引小的以及满足条件的I,索引大的需要过滤掉 

(2)如果没有满足条件的I,对应的R<i>不用输出 

(3)最后需要在输出序列的第一个整数位置记录后续整数序列的个数(不包含“个数”本身)

序列I:15,123,456,786,453,46,7,5,3,665,453456,745,456,786,453,123(第一个15表明后续有15个整数) 

序列R:5,6,3,6,3,0(第一个5表明后续有5个整数) 

输出:30, 3,6,0,123,3,453,7,3,9,453456,13,453,14,123,6,7,1,456,2,786,4,46,8,665,9,453456,11,456,12,786

说明:

30----后续有30个整数

3----从小到大排序,第一个R<i>为0,但没有满足条件的I,不输出0,而下一个R<i>是3

6--- 存在6个包含3的I 

0--- 123所在的原序号为0 

123--- 123包含3,满足条件 

示例1

输入:

15 123 456 786 453 46 7 5 3 665 453456 745 456 786 453 123
5 6 3 6 3 0

复制输出:

30 3 6 0 123 3 453 7 3 9 453456 13 453 14 123 6 7 1 456 2 786 4 46 8 665 9 453456 11 456 12 786

复制说明:

将序列R:5,6,3,6,3,0(第一个5表明后续有5个整数)排序去重后,可得0,3,6。
序列I没有包含0的元素。
序列I中包含3的元素有:I[0]的值为123、I[3]的值为453、I[7]的值为3、I[9]的值为453456、I[13]的值为453、I[14]的值为123。
序列I中包含6的元素有:I[1]的值为456、I[2]的值为786、I[4]的值为46、I[8]的值为665、I[9]的值为453456、I[11]的值为456、I[12]的值为786。
最后按题目要求的格式进行输出即可。   

思路:

此题主要考察输出。我首先将输入存在两个数组中,并都去除首项分别存入l和r数组中。之后将r去重并排序之后,遍历l,将包含r[i]的项的位置序号及值存入列表R_r,并同时计数,将r中每个值被l包含的次数存入另一个数组,最后按要求输出即可。

代码:

L = list(map(int,input().split()))
R = list(map(int,input().split()))
l = L[1:]
r = R[1:]
R_r = [] 
r = list(set(r))
r.sort()
m = []
for i in range(len(r)):
    flag = 0
    k = 0
    for j in range(len(l)):
        if str(r[i]) in str(l[j]):
            flag = 1
            R_r.append(j)
            R_r.append(l[j])
            k = k+1
    if flag == 1:
        m.append([r[i],k])
n = len(R_r) + (len(m)*2)
print(n,end=' ')
num = 0
for i in range(len(m)):
    print(m[i][0],m[i][1],end=' ')
    for j in range(m[i][1]*2):
        print(R_r[num],end=' ')
        num = num + 1

            

二、查找兄弟单词

描述

定义一个单词的“兄弟单词”为:交换该单词字母顺序(注:可以交换任意次),而不添加、删除、修改原有的字母就能生成的单词。

兄弟单词要求和原来的单词不同。例如: ab 和 ba 是兄弟单词。 ab 和 ab 则不是兄弟单词。

现在给定你 n 个单词,另外再给你一个单词 x ,让你寻找 x 的兄弟单词里,按字典序排列后的第 k 个单词是什么?

注意:字典中可能有重复单词。

数据范围:1 \le n \le 1000 \1≤n≤1000 ,输入的字符串长度满足 1 \le len(str) \le 10 \1≤len(str)≤10  , 1 \le k < n \1≤k<n 

输入描述:

输入只有一行。 先输入字典中单词的个数n,再输入n个单词作为字典单词。 然后输入一个单词x 最后后输入一个整数k

输出描述:

第一行输出查找到x的兄弟单词的个数m 第二行输出查找到的按照字典顺序排序后的第k个兄弟单词,没有符合第k个的话则不用输出。

示例1

输入:

3 abc bca cab abc 1

复制输出:

2
bca

复制

示例2

输入:

6 cab ad abcd cba abc bca abc 1

复制输出:

3
bca

复制说明:

abc的兄弟单词有cab cba bca,所以输出3
经字典序排列后,变为bca cab cba,所以第1个字典序兄弟单词为bca 

思路:

判断是否为兄弟单词:长度相等,所含字符种类相同,每个字符的出现次数相同。最后排序的时候要注意是多属性排序。

代码:

aa = list(map(str,input().split()))
a = int(aa[0]) #字典中单词个数
b = aa[1:1+a] #字典单词
k = int(aa[-1]) #整数k
c = aa[-2]  #单词
cc = list(c)
m = 0 #兄弟单词的个数
w_k = [] #兄弟单词
for i in range(a):
    flag = 0
    if len(b[i]) == len(cc):
        for j in range(len(cc)):
            if cc[j] in b[i] and c.count(cc[j]) == b[i].count(cc[j]):
                flag = 0
            else:
                flag = 1
                break
    else:
        flag = 1
    if flag == 0 and b[i] != c:
        m = m + 1
        w_k.append(b[i])
if len(c) == 1:
    w_k = sorted(w_k,key=lambda x:x[0])
elif len(c) == 2:
    w_k = sorted(w_k,key=lambda x:(x[0],x[1]))
elif len(c) == 3:
    w_k = sorted(w_k,key=lambda x:(x[0],x[1],x[2]))
elif len(c) == 4:
    w_k = sorted(w_k,key=lambda x:(x[0],x[1],x[2],x[3]))
elif len(c) == 5:
    w_k = sorted(w_k,key=lambda x:(x[0],x[1],x[2],x[3],x[4]))
elif len(c) == 6:
    w_k = sorted(w_k,key=lambda x:(x[0],x[1],x[2],x[3],x[4],x[5]))
elif len(c) == 7:
    w_k = sorted(w_k,key=lambda x:(x[0],x[1],x[2],x[3],x[4],x[5],x[6]))
elif len(c) == 8:
    w_k = sorted(w_k,key=lambda x:(x[0],x[1],x[2],x[3],x[4],x[5],x[6],x[7]))
elif len(c) == 9:
    w_k = sorted(w_k,key=lambda x:(x[0],x[1],x[2],x[3],x[4],x[5],x[6],x[7],x[8]))
elif len(c) == 10:
    w_k = sorted(w_k,key=lambda x:(x[0],x[1],x[2],x[3],x[4],x[5],x[6],x[7],x[8],x[9]))
w_k = sorted(w_k,key=lambda x:(x[0],x[1]))
print(m)
if len(w_k) >=k:
    print(w_k[k-1])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