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机器人有了感情,你们也只能做同事|ITMars分享

“你们想不想让你们的孩子在工厂里工作?”

这是有着“工业机器人教父”之称的Rodney Brooks到生产车间,和工人们交谈时提出的一个问题。

结果所有工人都回答说:不想。

一方面,是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个好点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工厂里的活又是必不可少的。

现阶段,这个两难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工业机器人。

一、工业机器人的分类

1956年,世界上第一个工业机器人出现在美国,是由Unimation公司生产的,当时的功能非常简单,就是用来定点搬运东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工业机器人有了很多的细分方向:制造机器人、特殊应用机器人以及各种仿生机器人。

第一类工业机器人是制造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物流、汽车、3C等行业。

在亚马逊的仓库里,物流机器人就是移动的货架。只要顾客订购了它们背上货架里存放的商品,它们就会到统一的地方排队,等待货物被提取。上百个机器人同时行动,但绝对不会撞到彼此。

在丰田的汽车装配间里,各种颜色的汽车车架被固定后,好几个机械臂就同时行动起来,各种焊接、穿孔,又快又准,场面十分壮观。

与人工相比,这类机器人主要有以下几种优势:

其一,可以代替人类在高温、低温、有毒等恶劣环境下工作;

其二,生产效率高,可以完成高强度高精度要求的工作,只要事先设定好程序,就可以保证质量的完成任务;

其三,可以全天候、全年无休地工作,只要定期维修和保养即可。

这也是特斯拉费那么力气建超级工厂的主要原因,只要调试好,不仅能完成订单量,还不需要支付过高的工人成本。特斯拉近几年的频频降价,一定程度上也是基于超级工厂对于成本的巨大降低。

当然,就目前而言,这类机器人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署成本非常高。

建造一个机器人生产车间,除了购买很多台机器人外,还需要搭建一整条生产线,而这个产线的要求极高,一般公司很难完成,大多需要找第三方系统集成商,造价不菲。而且,耗时也较长,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以上。

其次,更换成本高。

每条生产线的每条机械臂,都是针对特定功能开发的。比如这条线上的机械臂是针对丰田思域设计的,在生产丰田皇冠时,就有需要重新替换。

再者就是占用空间大,工业制造用的机械臂一旦固定好,其活动空间只能专用。

对于这些问题,车企也都采取了相对应的措施,比如搞平台化,一个底盘换套上不同的壳,改一些配置就有好几种车型,节省了大量的成本。总体来说,这些问题只是创新路上的一点弯路罢了。

第二类就是特殊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医疗、航天航空等高精尖领域。

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Robonaut 2,由NASA和美国通用公司联合研制。2011年2月跟着“美国发现号”顺利升空。R2不仅具有灵活的手脚,而且真的可以协助航天员完成各种枯燥、乏味、危险的任务。

去年1月份,智能配送机器人“智赛拉”出现在广东省的一家医院,用于送药、送餐、回收垃圾等工作,一台这样的机器人,可以完成两三个配送员的工作量,有效较低了医护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

第三类,就是仿生机器人,就是指模仿自然界动物飞行、运动、感知等行为的机器人。

ITMars引入的国内第一只波士顿动力机器狗spot就属于这一类,因购买资质、进口手续复杂,再加上疫情影响,spot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来到中国。各种鬼步舞、太空步跳不停,在上海的小伙伴可以联系我们到现场观看。

除了波士顿外,Festo在仿生机器人领域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上个月,这家公司发布了一款新的仿生机器人——仿海扁虫机器鱼BionicFinWave。早在18年的时候,它也发布了一款模仿果蝠的飞狐机器人Flying fox。

二、中国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好时机

工业机器人始于美国,兴盛于日德。二战后日本和欧洲劳动力十分紧缺,再加上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机器人被大规模应用到传统制造业。大量的实践积累,也使得日德诞生了一大优秀的机器人公司。

今天谈及工业机器人绕不开四大家族,而四大家族均来自日德:发那科(日本)、安川(日本)、ABB(瑞典)、库卡(德国)。

过去几十年,劳动力红利一直是我们的优势,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并不紧迫,这也导致了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在相关领域都是处于落后状态。

和日本、德国相比,中国到了发展机器人的好时机了吗?

结合日德工业机器人发展情况来看,主要有三大影响因素:政策层面、需求端以及劳动力情况。下面逐一分析下,我国目前在各方面的具体情况。

从政策层面来看,“中国智造2025”持续升温,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的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另外,今年提出的“新基建”中的工业互联网、城际及城轨交通、特高压等重点项目,也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增量。

至于劳动力方面,不可回避的就是我国目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为了应对这一难题,我国已经放开了二胎政策,甚至有些专家建议放开三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13-2018年,我国的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劳动力的价格逐渐上升,劳动力红利殆尽。与此同时,由于技术进步,工业机器人的均价也呈现逐年递降的趋势。从长远看,工业机器人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社会的需求对科技进步的作用要超过10所大学。再从需求端来看,前文也提到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主要领域:汽车、3C、物流、纺织等行业。

我国早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和生产国,目前大热的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发展相当强劲。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研发,都将进行深度自动化、智能化。这块市场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增量相当可观。

3C产品中就拿手机来说,主流手机厂商都在积极布局无人工厂。

比如,小米目前已经拥有一个年产100万台超高端手机的无人工厂。该工厂除了上下料以外,基本已经实现了无人操作,效率比最先进的代工厂还要高25%。刚刚过去的2020年,雷军在亚布力论坛上透露,小米即将建立年产能千万台手机的无人工厂。

可以看出,我国在这三个主要影响因素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在数据上都已经初步体现,根据智研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数量为105604台,进口数量为60723台,首次出口数量大于进口数量。

三、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第一个趋势:不仅是传统制造行业、特殊行业也会大量应用机器人,与人类进行优势互补,协作配合。

日本有家外骨骼机器人的公司,叫Active Link,这家公司主要研发能够提高搬运效率的外骨骼机器人技术。

比如有款型号为AWN-03的外骨骼机器人,专门帮助工人搬运货物。

关于这点,很多人可能都会担心自己会不会失业以及自己还能做什么。

当趋势来临时,要学会顺势而为,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机器人更好的工作、生活,而不是成为“卢德分子”。

工业革命早期,英国的机器生产逐渐替代手工劳动,当时第一个捣毁织袜机的是一个叫卢德的人,后来他联合其他工人一起毁坏机器,这部分人被称为“卢德分子”。

短期来看,工业机器人替代了人类中大量初级劳动者,对社会的就业问题会造成一定影响。

但是长远来看,新技术也必将带来其他的就业岗位。汽车的发明,马车夫失业了,但有了司机这一岗位,也创造了与汽车相关的大量就业。更进一步,工业机器人解放了大量的人力,使得他们有机会去做更有创意的事情。

人与工业机器人的关系,是一种协作而非替代,人负责创意、想法之类,机器负责具体执行。

第二个趋势是,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出现,而类似人脑,具备通用智能和通用行为的机器人还处于探索过程中。

至于未来,机器人会不会产生感情,目前尚未可知。如果机器人真的有了感情,那么这个世界的复杂程度将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