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可靠性测试指标

文章详细阐述了软件可靠性的三个主要子特性——成熟性、容错性和易恢复性,并给出了相应的度量指标,如失效度、故障率、测试覆盖率、正常运行度、启动成功度等,旨在评估和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 度量指标

软件可靠性被计划分为成熟性、容错性、易恢复性等若干子特性

成熟性:为避免软件自身存在的故障而导致软件失效的能力。可用失效度、故障度、测试度、有效度来度量。

容错性:在出现故障或违反规定接口情况下软件维持规定性能级别的能力。可用正常运行度、抵御误操作率等来度量。

易恢复性:在失效发生的情况下软件重建性能级别恢复直接受影响的数据的能力。可以用重启成功度、修复成功度来度量。

成熟性

失效度:发生和失效解决的程度   

失效密度:在一定测试周期内监测出的失效数    失效数/用例总数

失效解决率:检测到的失效已解决的比率     已解决的失效数/总失效数

故障度:发现和排除软件自身所存在故障的程度

故障率:在一定测试周期内监测出的故障数    故障数/软件规模

潜在故障率:将来可能出现的故障比率   abs(潜在故障总数-已检测的故障数)/软件规模

故障排除率:已检测出的故障中已排除故障的比率   已排除故障数/监测的故障总数  

                                               已排除故障数/预测减灾故障总数

测试度:软件已经被测试的程度

测试覆盖率:满足规定的覆盖要求的测试用例比率   执行用例数/计划执行用例数

测试通过率:测试通过的比率       通过用例数/计划执行用例数

有效度:软件运行的有效程度

平均失效实现间隔:在一定周期内失效的频率   运行时间/检测出的失效总数

                                        相继发生失效时间间隔累计/测出的失效总数

有效服务时间率:可提供无失效服务的时间率(软件投入运行后就应记录软件有效服务时间)

                                        无效服务时间/服务时间

累计有效服务时间:提供有效服务时间的总和(软件投入运行后就应记录软件有效服务时间)

                                         无效服务时间总和

容错性

正常运行度:软件为保持正常运行所做努力程度

避免宕机率:软件失效中引起宕机的比率    1-导致宕机发生的失效总数/失效总数

避免失效率:避免关键和严重失效的比率    

抵御误操作率:有效防御误操作的比率

易恢复性

启动成功度:宕机后软件可重新使用的程度

平均宕机时间:在一定测试周期内,从软件宕机到软件可重复使用的所花费的平均时间

平均恢复时间:从失效起到完全恢复所花费的平均时间

修复成功度:发生异常后软件可恢复程度

已修复性:在异常情况下或需要自身修复的比率

修复有效性:软件修复的有效程度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