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裁剪结果报错且输出为空值

裁剪工具原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使用ArcGIS Pro进行裁剪操作时,虽然会输出矢量结果文件,但是弹出warning,告示输出结果为空值,查询了属性表,确实没有裁剪出属性值。

网上的相关教程基本上是教你检查是否存在几何错误,进行几何修复,然后再重新裁剪。

如果输入要素本身没有几何错误的话,可以检查下输出结果的存储路径是否和输入要素的存储路径一致,或者是,直接默认输出路径,不要去改它即可(亲测有效)。

另外,如何进行裁剪批处理:
找到要使用的裁剪工具—→右键单击此工具并选择批处理。(其他工具也是同样的操作方式,但并不是所有地理处理工具都具有批处理能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ArcGIS裁剪操作导致的数据值变化原因 在使用 ArcGIS 进行栅格数据裁剪时,可能会遇到裁剪后数值发生变化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 ArcGIS 在加载栅格数据时会尝试推测一个显示范围而非实际数值[^2]。 具体来说,在按掩膜提取或进行栅格裁剪的过程中,ArcGIS 并不会立即更新所展示的栅格单元的真实值,而是基于一定的算法估算并呈现给用户。因此,即使原始数据本身并未发生任何更改,视觉上看到的结果可能看起来像是发生了变化。 对于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异常现象,比如边缘像素被设置为 NoData 的问题,则是因为裁剪边界未能完全覆盖整个像元区域所致。当裁剪多边形不与栅格图像边缘精确对齐时——特别是当它仅部分覆盖某个像元而未达到该像元面积的一半以上时——这些受影响的像元就会被标记成 NoData 状态[^3]。 ### 解决方案 为了防止上述提到的问题影响最终分析成果的质量,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 方法一:调整环境参数 通过修改 `Environment Settings` 下的选项来控制如何处理输出中的像元大小和像元对齐方式。确保新创建的栅格文件能够更好地匹配输入源的间分辨率特性。 ```python import arcpy arcpy.env.snapRaster = "path_to_reference_raster" ``` #### 方法二:应用重采样技术 利用合适的重采样方法(如最近邻域法、双线性插值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坐标转换带来的误差累积效应,从而保持原有特征不变的同时实现间位置上的精准映射关系。 ```python from arcpy.sa import * outResample = Resample(in_raster="input_raster", resampling_type="NEAREST", cell_size=cellSize, snap_raster=snapRaster) outResample.save("output_resampled_raster") ``` #### 方法三:修正几何拓扑结构 针对矢量层面存在的碎屑或多义线条等问题提前做好清理工作;另外也要注意检查是否存在自相交环路或者其他可能导致计算逻辑混乱的因素存在,并及时予以纠正。 ```sql RepairGeometry_management (in_features="polygon_layer_for_clipping")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