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索引原理详解

一、 索引是什么?

1.1 索引是什么

当一张表有 500 万条数据,在没有索引的 name 字段上执行一个查询

select * from user_innodb where name ='jim';

如果 name 字段上面有索引呢?

添加索引:

ALTER TABLE user_innodb DROP INDEX idx_name;
 ALTER TABLE user_innodb ADD INDEX idx_name (name);

索引的创建是需要消耗时间的
有索引的查询和没有索引的查询相比,效率相差几十倍。
索引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可以对我们的查询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创建索引的时候做了什么事情?

1.1.1.索引图解

定义:数据库索引,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一个排序的数据结构,以协助快速查询、更新数据库表中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磁盘上面的,每一行数据都有它的磁盘地址。如果没有索引的话,我们要从 500 万行数据里面检索一条数据,只能依次遍历这张表的全部数据(循环调用存储引擎的读取下一行数据的接口),直到找到这条数据。

但是我们有了索引之后,只需要在索引里面去检索这条数据就行了,因为它是一种特殊的专门用来快速检索的数据结构,我们找到数据存放的磁盘地址以后,就可以拿到数据了。

这个很容易理解,就像我们从一本 500 页的书里面去找特定的一小节的内容,肯定不可能从第一页开始翻。

这本书会有专门的目录,它可能只有几页的内容,它是按页码来组织的,可以根据拼音或者偏旁部首来查找,我们只要确定内容对应的页码,就能很快地找到我们想要的 内容。

1.1.2.索引类型

那在数据表上面,怎么创建一个索引?建表的时候指定,或者 alter table,也可以使用工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个是索引的名称,第二个是索引的列,比如我们是要对 id 创建索引还是对 name创建索引。后面两个很重要,一个叫索引类型
在 InnoDB 中,索引类型有三种,普通索引唯一索引主键索引是特殊的唯一索引)全文索引

普通(Normal):也叫非唯一索引,是最普通的索引,没有任何的限制。
唯一(Unique):唯一索引要求键值不能重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主键索引是一种特殊的唯一索引,它还多了一个限制条件,要求键值不能为空。主键索引用 primay key创建。
全文(Fulltext):针对比较大的数据,比如我们存放的是消息内容,有几 KB 的数据的这种情况,如果要解决 like 查询效率低的问题,可以创建全文索引。只有文本类型的字段才可以创建全文索引,比如 char、varchar、text

create table m3 ( name varchar(50), fulltext index(name) );
select * from fulltext_test where match(content) against('索引原理' IN NATURAL LANGUAGE MODE);

在 5.6 的版本之后,MyISAM 和 InnoDB 都支持全文索引。但是 MySQL 自带的全文索引功能使用限制还是比较多,建议用其他的搜索引擎方案(比如ElasticSearch)。

二、 索引存储模型推演

我们说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那么它到底应该选择一种什么数据结构,才能实现数据的高效检索呢?

2.1 二分查找

很火的猜数字游戏,猜现在是100以内的几,最后通过不断缩小范围,锁定数字

这个就是二分查找的一种思想,也叫折半查找,每一次,我们都把候选数据缩小了一半。如果数据已经排过序的话,这种方式效率比较高
所以可以考虑用有序数组作为索引的数据结构。
有序数组的等值查询和比较查询效率非常高,但是更新数据的时候会出现一个问题,可能要挪动大量的数据(改变 index),所以只适合存储静态的数据。
为了支持频繁的修改,比如插入数据,我们需要采用链表。链表的话,如果是单链表,它的查找效率还是不够高
所以,有没有可以使用二分查找的链表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BST(Binary Search Tree)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叉查找树诞生了

2.2 二叉查找树(BST Binary Search Tree)

特点:左子树所有的节点都小于父节点,右子树所有的节点都大于父节点。投影到平面以后,就是一个有序的线性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二叉查找树既能够实现快速查找,又能够实现快速插入
缺点:就是它的查找耗时是和这棵树的深度相关的,在最坏的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会退化成O(n)
什么情况是最坏的情况呢?
还是刚才的这一批数字,如果我们插入的数据刚好是有序的,5、7、12、14、17、 25。
它会变成链表(我们把这种树叫做“斜树”),这种情况下不能达到加快检索速度的目的,和顺序查找效率是没有区别的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为左右子树深度差太大,这棵树的左子树根本没有节点——也就是它不够平衡
所以有了我们后来的平衡二叉树,叫做 Balanced binary search trees,或者 AVL 树(AVL 是发明这个数据结构的人的名字缩写)。

2.3 平衡二叉树(AVL Tree)(左旋、右旋)

特点:左右子树深度差绝对值不能超过 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那它的平衡是怎么做到的呢?怎么保证左右子树的深度差不能超过 1 呢?
注意看:当我们插入了 5、7 之后,如果按照二叉查找树的定义,14 肯定是要在 7 的右边的,这个时候根节点 1 的右节点深度会变成 2,但是左节点的深度是 0,因为它没有子节点,所以就会违反平衡二叉树的定义。
那应该怎么办呢?因为它是右节点下面接一个右节点,右-右型,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把 7提上去,
这个操作叫做左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样的,如果我们插入 14、7、5,这个时候会变成左左型,就会发生右旋操作,把 7提上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为了保持平衡,AVL 树在插入和更新数据的时候执行了一系列的计算和调整的操作。平衡的问题我们解决了,那么平衡二叉树作为索引怎么查询数据?
在平衡二叉树中,一个节点,它的大小是一个固定的单位,作为索引应该存储什么内容?
它应该存储三块的内容:
**第一个是索引的键值。**比如我们在 id 上面创建了一个索引,我在用 where id =1 的条件查询的时候就会找到索引里面的 id 的这个键值。
第二个是数据的磁盘地址,因为索引的作用就是去查找数据的存放的地址。
第三个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的引用,因为是二叉树,它必须还要有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的引用,这样我们才能找到下一个节点。比如大于 26 的时候,走右边,到下一个树的节点,继续判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是这样存储数据的话,我们来看一下会有什么问题。
首先,对于 InnoDB 来说,索引的数据,是放在硬盘上的。查看数据和索引的大小:

select CONCAT(ROUND(SUM(DATA_LENGTH/1024/1024),2),'MB') AS data_len, CONCAT(ROUND(SUM(INDEX_LENGTH/1024/1024),2),'MB') as index_len from 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where table_schema='yteaher' and table_name='user_innodb';

当我们用树的结构来存储索引的时候,因为拿到一块数据就要在 Server 层比较是不是需要的数据,如果不是的话就要再读一次磁盘。
访问一个节点就要跟磁盘之间发生一次 I/O。InnoDB 操作磁盘的最小的单位是一页(或者叫一个磁
盘块),大小是 16K(16384 字节), 那么,一个树的节点就是 16K 的大小

缺点:如果我们一个节点只存一个键值+数据+引用,例如整形的字段,可能只用了十几个或者几十个字
节,它远远达不到 16384 字节的容量,所以访问一个树节点,进行一次 IO 的时候,浪费了大量的空
间。

所以如果每个节点存储的数据太少,从索引中找到我们需要的数据,就要访问更多的节点,意味着跟磁盘交互次数就会过多,消耗的时间也越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比如上面这张图,我们一张表里面有 6 条数据,当我们查询 id=66 的时候,要查询两个子节点,就
需要跟磁盘交互 3 次,如果我们有几百万的数据呢?这个时间更加难以估计。
所以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第一个,就是让每个节点存储更多的数据。这样的话,就会极大地降低树的深度。我们的树就从原来的高瘦高瘦的样子,变成了矮胖矮胖的样子。
这个时候,我们的树就不再是二叉了,而是多叉,或者叫做多路

2.4. 多路平衡查找树(B Tree)(分裂、合并)

Balanced Tree
这个就是我们的多路平衡查找树,叫做 B Tree(B 代表平衡)。
跟 AVL 树一样,B 树在枝节点和叶子节点存储键值、数据地址、节点引用。
它有一个特点:分叉数(路数)永远比关键字数多 1。比如我们画的这棵树,每个节点存储两个关键字,那么就会有三个指针指向三个子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 Tree 的查找规则是什么样的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只用了 3 次 IO,这个是不是比 AVL 树效率更高呢?
那 B Tree 又是怎么实现一个节点存储多个关键字,还保持平衡的呢?跟 AVL 树有什么区别?

一个好玩的

比如 Max Degree(路数)是 3 的时候,我们插入数据 1、2、3,在插入 3 的时候,本来应该在第一个磁盘块,但是如果一个节点有三个关键字的时候,意味着有 4 个指针, 子节点会变成 4 路,所以这个时候必须进行分裂(其实就是 B+Tree)。把中间的数据 2提上去,把 1 和 3 变成 2 的子节点。如果删除节点,会有相反的合并的操作。

注意这里是分裂和合并,跟 AVL 树的左旋和右旋是不一样的。
我们继续插入 4 和 5,B Tree 又会出现分裂和合并的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这个里面也能看到,在更新索引的时候会有大量的索引的结构的调整,所以解释了为什么不要在
频繁更新的列上建索引,或者为什么不要更新主键

节点的分裂和合并,其实就是 InnoDB 页(page)的分裂和合并

2.5 B+树 (加强版多路平衡查找树)

B Tree 的效率已经很高了,为什么 MySQL 还要对 B Tree 进行改良,最终使用了B+Tree 呢?
总体上来说,这个 B 树的改良版本解决的问题比 B Tree 更全面。
我们来看一下 InnoDB 里面的 B+树的存储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ySQL 中的 B+Tree 有三个特点
1、它的关键字的数量是跟路数相等的;
2、B+Tree 的根节点和枝节点中都不会存储数据,只有叶子节点才存储数据。
目前的认知:我们这要存放的数据是什么?是不是真实数据的地址?
搜索到关键字不会直接返回,会到最后一层的叶子节点。比如我们搜索 id=28,虽然在第一层直接
命中了,但是数据地址在叶子节点上面,所以我还要继续往下搜索,一直到叶子节点。
3、B+Tree 的每个叶子节点增加了一个指向相邻叶子节点的指针,它的最后一个数据会指向下一个
叶子节点的第一个数据,形成了一个有序链表的结构。

InnoDB 中的 B+Tree 这种特点带来的优势:
1:它是 B Tree 的变种,B Tree 能解决的问题,它都能解决。B Tree 解决的两大问题是什么?(每个节点存储更多关键字;路数更多)
2:扫库、扫表能力更强(如果我们要对表进行全表扫描,只需要遍历叶子节点就可以了,不需要遍历整棵 B+Tree 拿到所有的数据)
3: B+Tree 的磁盘读写能力相对于 B Tree 来说更强(根节点和枝节点不保存数据区,所以一个节点可以保存更多的关键字,一次磁盘加载的关键字更多)
4:排序能力更强(因为叶子节点上有下一个数据区的指针,数据形成了链表)
5:效率更加稳定(B+Tree 永远是在叶子节点拿到数据,所以 IO 次数是稳定的)

2.6. 索引方式:真的是用的 B+Tree 吗?

在 Navicat 的工具中,创建索引,索引方式有两种。
HASH:以 KV 的形式检索数据,也就是说,它会根据索引字段生成哈希码和指针,指针指向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哈希索引特点:
1:它的时间复杂度是 O(1),查询速度比较快。但是哈希索引里面的数据不是按顺序存储的,所以不能用于排序。
2:我们在查询数据的时候要根据键值计算哈希码,所以它只能支持等值查询(= IN),不支持范围查询(> < >= <= between and)。
3:如果字段重复值很多的时候,会出现大量的哈希冲突(采用拉链法解决),效率会降低。需要注意的是,在 InnoDB 中,不能显示地创建一个哈希索引(所谓的支持哈希索引指的是Adaptive Hash Index).

memory 存储引擎可以使用 Hash 索引。

如果说面试的时候问到了为什么不用红黑树?
红黑树的种种约束保证的是什么?最长路径不超过最短路径的二倍。不太适合于数据库索引。适合
内存的数据机构,例如实现一致性哈希。
因为B Tree 和B+Tree 的特性,它们广泛地用在文件系统和数据库中,例如Windows的 HPFS 文件
系统,Oracel、MySQL、SQLServer 数据库。

  • 3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 回答1: MySQL 索引下推是一种优化查询的技术,它可以通过对索引进行排序和过滤来减少查询的行数,从而提高查询性能。在索引下推中,MySQL 会将索引中的符合条件的行预先取出来,然后再对这些行进行排序和过滤。这样可以避免对整个表进行排序和过滤,减少查询时间。 MySQL 索引下推的条件有: 1. 使用索引列进行过滤 2. 使用索引列进行排序 3. 只返回索引列 使用索引下推,可以大大提高查询性能,特别是对于大表的查询。 ### 回答2: MySQL索引下推是一种优化查询性能的技术。传统的索引使用方法是首先通过索引找到满足条件的记录,然后再对这些记录进行进一步的过滤。而索引下推则是在进行索引查询时,将过滤条件应用于索引的过程中,减少了需要进一步过滤的记录数量,从而提高了查询的效率。 索引下推的基本原理是,在查询时通过索引找到满足条件的记录,然后再利用索引的属性,对这些记录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将不满足条件的记录排除掉。 索引下推的好处在于减少了磁盘IO和数据传输的开销。由于不满足条件的记录被排除在索引搜索过程中,数据引擎只需要读取和传输满足条件的记录,从而减少了磁盘IO和网络传输的负载,提高了查询的效率和性能。 索引下推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查询语句必须包含使用到索引的条件,这样才能利用索引进行查询。其次,索引的选择性必须足够高,以保证查询时会有大量的不满足条件的记录可以被排除。 需要注意的是,索引下推只对联合索引起作用,单列索引是不会触发索引下推的优化的。 总而言之,索引下推是一种提高MySQL查询性能的技术,通过在索引搜索过程中对满足条件的记录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减少了不必要的IO和数据传输开销,从而提高了查询效率和性能。 ### 回答3: MySQL索引下推(Index Condition Pushdown,简称ICP)是一种优化技术,专门针对多条件查询进行优化。在传统的查询过程中,MySQL首先根据索引定位到符合WHERE条件的行,然后再判断其他条件是否满足。而索引下推则是将除了WHERE条件之外的其他条件也推到存储引擎层进行判断,减少了不必要的数据传输。 索引下推的过程如下:首先,根据WHERE条件,MySQL通过索引找到第一条满足条件的记录,并将这条记录的索引字段保存起来。然后,继续通过索引向下遍历,将符合条件的索引字段和前一条记录的索引字段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表示满足所有条件,将该行返回给查询结果;如果不同,则表示不满足所有条件,继续向下遍历。 索引下推的优势在于减少了不必要的IO操作和数据传输,提高了查询性能。尤其在范围查询等复杂查询条件下,索引下推可以避免读取大量无关的数据。同时,索引下推也可以减轻服务器负载,提高查询的并发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索引下推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索引字段的选择很重要,适合作为索引下推的字段应该是高选择性的字段。其次,查询条件中的逻辑关系也会影响索引下推的效果,AND操作适合索引下推,而OR操作则不能使用索引下推。 总而言之,索引下推是MySQL的一项重要优化技术,通过将多条件判断推到存储引擎层进行,减少了IO操作和数据传输,提高了查询性能和并发性能。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索引字段,并注意查询条件的逻辑关系,以获取最佳的查询效果。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