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汤的乡愁

  1. 感谢食堂恶劣的饭菜。
  2. 午饭时分,照例在办公室左近寻食果腹,太平路东口新开的一家皖北土菜,很不起眼的小门脸,让我停下脚步。
  3. 门口简陋的围挡背后,是一个吊炉烧饼的灶,托盘里油酥烧饼泛着诱人的金黄。
  4. 翻开菜谱,地锅鸡萝卜丝炒粉条蹄膀茄子一锅端酱豆子炒鸡蛋萧县羊肉汤……果然是老家的风味。
  5. 一碗羊肉汤,四个烧饼,直把自己吃得很撑。
  6. 瘫软着用老家话问店员:“有没有SA汤?”得到的回答是:“早点里有。”
  7. 早点?早点!多么遥远而陌生的词汇!
  8. 对于我这种夜猫子来说,早点这种坏习惯已经戒了多年。
  9. 但第二天早上,因为一碗汤,我冒着睡回笼觉的危险从被窝里钻出来。
  10. 一出门,瓦,真冷!
  11. 最早的喝SA汤经历,可以追溯到我刚上中学的时候,那时的宿县,这个汤被写做“啥汤”。
  12. 据说是一位大臣——大臣,一听就是传说——微服私访到了这里,当地以鸡汤招待,地方官吏却不知此汤的名称,大臣问起便支吾道:“那个啥汤。”
  13. “啥”字在我老家相当于英语里的the,于是,“啥汤”的名字便传开了。
  14. 后来,啥汤的“啥”字,被写成了现在这样 ,电脑字库里找不到,可能是我老家的人民为了体现书画之乡的深厚文化积淀而做的修改。
  15. 照例,随汤奉送民间传说一则。
  16. 说是乾隆下江南——乾隆,嗯,这个更像传说——去了我们那儿,喝了这个汤之后,捋着拉登般的大胡子说:“此汤非一天一月之功也!”
  17. 当地知县赶紧把“非一天一月”合成了这个 字。
  18. 这个传说更有待考证,比如,乾隆究竟去没去过我们那里?你们哪位和乾先生比较熟,替我发个短信问问哈。
  19. 坐在土菜馆里,窗外的背景是面无表情的上班车流,寒风中,伙计在大碗中磕了一个鸡蛋,长筷子打碎,迅即从锅里舀出一勺滚汤,徐徐倒进碗中,蛋花焰火般散开……所谓的SA汤实际上是鸡骨架吊出来的,平民食品,小火慢煨,出锅时采用胡椒轰炸,滚烫的一碗下肚,用老家话说,“出一头汗”,这是我们那方人对美食极致的注解,正如此刻的我,酣畅!且童年的味觉记忆在刹那间归来。
  20. 长叹一口,恨自己不是文人,无法排遣出合适的骈四俪六来形容那一刻的美好。
  21. 但不怕你笑话我丢人,一口热汤进去,余光中《乡愁四韵》中所谓的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所有的情感外化物,此刻于我,正是面前的这碗清汤。
  22. 我甚至突然清晰地想起1977年的那个寒假,大雪纷飞中,姑父带我去街上第一次“克(方言,音kei,意为吃)啥”的情形。
  23. 那时候,我刚刚下了决心,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科学家,甚至为此蹲了一班。但一碗啥汤落肚,顿时让我觉得,其实……
  24. 当一个宿县人不用做科学家,也怪不错的……娘的,一碗汤让国家少了一个钱学森。
  25. 阿城曾写到,“人还未发育成熟的时候,蛋白酶的构成有很多可能性,随着进入小肠的食物的种类,蛋白酶的种类和结构开始形成以至固定。这也是例如小时候没有喝过牛奶,大了以后凡喝牛奶就拉稀泻肚的原因。”
  26. 他认为:“所谓思乡,我观察了,基本是由于吃了异乡食物,不好消化,于是开始闹情绪。”
  27. 乡愁,竟是这般简单。
  28. 与此相比,我更愿意相信,每个人的肠胃实际上都有一扇门,而钥匙正是童年时期父母长辈给你的食物编码。
  29. 无论你漂泊到哪里,或许那扇门早已残破不堪,但门上的密码锁仍然紧闭着,等待你童年味觉想象的唤醒。
  30. 这是极端个人化的体验,就像我,一碗汤,吱吱呀呀地开启了我对食物的初始味蕾记忆,那一刻,食欲的大门轰然洞开。
  31. 心满意足地回到办公室,迅速把MSN签名改成:忆往昔,鸡蛋SA汤稠……嗯,现在是回笼觉时间了。
  32. 2007年10月20日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