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此书时,直观上觉得厚,不好读。
但看完之后,颇有收获,而且易读、好读,推荐产品、运营相关岗位的朋友可以读读此书。
读完此书相信你会对品牌这个词更多一分理解。
什么是品牌?
品牌的本质是抢占消费者心智资源,而创造顾客关键在于通过精准定位获得顾客心智的认同。
品牌战略的核心原理,就是通过定位占有顾客心智中的一块心智资源,抢占心智资源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场新时代的圈地运动。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技术、人才都不构成核心竞争力,只有拥有顾客才拥有核心竞争力。一个品牌的定位就是它的品牌基因。卢梭和黑格尔说,作为政治人物万万不可违背“公众意志”。
巴菲特说投资的秘诀在于区分三种价值:一是市场价值,即通常所谓的市值;二是账面价值,也就是利润、净资产之类;三是内在价值。启用新品牌才是成长模式,指望通过品牌延伸来实现成长壮大从中长期看行不通。
杰克··特劳特发现,身处信息时代人们的心智启动了两项功能以保护自己:一是排斥信息,二是自动将信息简化归类。在这样一种心智模式下,消费者不再去辨认哪个品牌的形象是怎样,而是把产品分成类别储存起来,同时每个类别又只记那么几个足够应付的品牌。有关品牌的新信息,只有符合这种分类才被接受,凡是与心智中已有信息或概念相冲突的信息,一律排斥在外。“心智阶梯”原理。根据哈佛大学乔治·米勒教授的发现,品牌排序阶梯上的选择,不会超过七个。而到了竞争更加残酷的今天,同类型商品,消费者只会记住最好的两个,这叫二元法则。
品牌定位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抢先占位——第一个进入消费者心智总是最保险的措施,不管这个时候的企业规模、资金、实力等是否已经跟上,如果能在竞争对手之前在这个品类中占有一个席位,将对企业后面的发展铺平道路,减少很多障碍,前期投入会在后期得到超额的汇报。
第二种:关联定位——如果执着于生产已经被竞争者抢先定位的产品或服务,会增加正面对抗的概率,这样会增加企业的负担,消耗更多的资金以备战。如果选择竞争对手的关联定位,如3Q大战,当年小小的一个360公开与腾讯叫板不正是利用了腾讯的知名度,迅速地被消费者知悉:原来360杀毒软件和QQ杀毒不相上下。这则是借势造势,利用品类中NO.1的明星效应为提高自身的品牌知名度节省不少力气。
第三种:为竞争对手重新定——当竞争对手在该品类中做得非常强大以至于不能凭借他的实力分的一杯羹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找出竞争对手的弱点,这个弱点指的是战略性弱点,也就是不可以被对手复制。比如相对于可口可乐的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的弱点:传统、悠久、经典等等,然后百事可乐反其道行之定位一个相反的概念:年轻、活泼、新潮,于是百事可乐成功了,至少它牢牢地制霸者可乐行业老二的位置。还比如拼多多相对于天猫,利用低廉的价格、粘性地团购拼单、定位三四线这一招打在了天猫这只庞然大物的软肋处,从而迅速扩张上市成为了电商独角兽,在市场上分到了自己的一杯羹。
中国企业的七个观念误区
1 品牌成果的关键在于满足顾客需求
品牌经营应该围绕着在顾客心智中建立定位而展开,不再是围绕着满足顾客需求而展开。
2 更好的产品、更佳的团队、更大的投入,必将胜出
消费者不会为企业自身设想的强大背景买单。
3 企业影响与品牌形象是促进销售的核心力量
市场研究的方向不是研究顾客的需求,而是研究竞争对手再顾客的心智中占有何种定位,拥有何种心智资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来制定品牌的定位战略。
4 品牌延伸可以利用现有的产品资产在新领域获得竞争力
市场第二的品牌只有通过提出与领导品牌相反的主张才能赢得竞争,否则连市场第二的位置都难以保住。
5 做大规模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规模不等于竞争力,顾客心智中的强势地位才是真正的竞争力。
6 追求日韩成长模式,或者标杆法定点赶超
中国的市场环境不是USP、形象、定位一个时期一个时期逐渐推进的,而是三个时期并存且迅速跨越。
7 产业的发展方向是走向融合
融合使产品更复杂,分化使产品更简单,产业的方向是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