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参数含义补充说明
注:以下土壤数据库的构建以HWSD为例
土壤属性表主要字段包括:
SU_SYM90(FAO90土壤分类系统中土壤名称);SU_SYM85(FAO85分类);
T_TEXTURE(顶层土壤质地);
DRAINAGE(19.5);
REF_DEPTH(土壤参考深度);
AWC_CLASS(19.5);
AWC_CLASS(土壤有效水含量);
PHASE1: Real (土壤相位);
PHASE2: String (土壤相位);
ROOTS: String (到土壤底部存在障碍的深度分类);
SWR: String (土壤含水量特征);
ADD_PROP: Real (土壤单元中与农业用途有关的特定土壤类型);
T_GRAVEL: Real (碎石体积百分比);
T_SAND: Real (沙含量);
T_SILT: Real (淤泥含量);
T_CLAY: Real (粘土含量);
T_USDA_TEX: Real (USDA土壤质地分类);
T_REF_BULK: Real (土壤容重);
T_OC: Real (有机碳含量);
T_PH_H2O: Real (酸碱度)
T_CEC_CLAY: Real (粘性层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T_CEC_SOIL: Real (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T_BS: Real (基本饱和度);
T_TEB: Real (交换性盐基);
T_CACO3: Real (碳酸盐或石灰含量)
T_CASO4: Real (硫酸盐含量);
T_ESP: Real (可交换钠盐);
T_ECE: Real (电导率)。
其中以T_开头属性字段表示上层土壤属性(0-30cm),以S_开头属性字段表示下层土壤属性(30-100cm)。
回顾
以下为前面一文解释过的参数,关于土壤分组的详细分析参考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917608/article/details/115668213?spm=1001.2014.3001.5502.
OBJECTED:源数据库中,此列的数值从1开始逐次递增,可理解为土壤序号,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此我们使用的时候也可以直接当作编号给值。
MUID:源数据库中,此列的数据除两个分别为三位、五位的全英文之外,其他的都是两位英文VT+三位数字构成,其中两个特殊的类型,分别对应的WATER(水域/水)和PITS(坑、洞),同时还有重复的值出现,因此我理解为这一列土壤命名可为2位英文+3为数字,自己取即可,之所以跟它保持一致,避免后面运行出错,仅此而已,此列也无实际意义。
SENQ:此列全部是数字,从1-21,中间有重复值,为避免出错,因此自己命名也建议为数字,无实际意义。
SNAM:此列为土壤名称,需要用英文写土壤名称,和自己的土壤名称保持一致即可,字母源数据库最长有十几位,不过我建议不要太长。
S5ID:此列的命名方式与MUID相似,这一列统一为2位英文+4位数字,目测没有重复值,建议与这个命名方式保持一致,无实际意义。
CMPPCT:此列全部为数字,有重复值,从1-42,不连续,因此自己命名也可以为数字,无实际意义。
NLAYERS:土壤层数,源数据库中的层数不等,1-5层都有,最多好像只能五层,这里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即可,写几层后面就需要写几层的性质。
HYDGRP:今天重点要分析的地方。源数据库中土壤分层ABCD四类都有,SWAT中提供的手册也有解释,但是实际怎么分,需要详细讨论一下,见下文。
基础参数补充
SOL_ZMX:表示土壤剖面最大根系深度,mm。对应HWSD中数据库的REF_DEPTH值,需要注意的是,HWSD单位是cm,因此在填入SWAT中,因将HWSD的数据乘以10。
ANION_EXCL:阴离子交换孔隙度。如果使用的数据库没有这个值,那么设置为默认值0.5,SWAT模型中自带的土壤这一列默认都是0.5,因此我们也可以直接取0.5。
SOL_CRK:土壤最大可压缩量。同上,SWAT模型中自带的土壤这一列默认都是0.5,默认值是0.5。
TEXTURE:土壤层结构。SWAT模型说明说解释这一列不会被SWAT模型执行,且原数据库中,土壤层数与这一列的质地个数也没有完全对应起来,即层数是4时,有的土壤质地出现了七个。因此我的理解是这一列要求没有那么严格,我们可以直接使用SPAW中计算得到的土壤质地按照层数写,以-为分隔号,如S-S。
土壤层参数
以下字母最后的数字1、2、3、4、5表示第几层的土壤特性,有几层写几层,需要与前面的层数保持一致。
SOL_Z1:表示第一层底层到土壤表层的深度,mm。此处需要注意这里的单位是mm,同时最后一层的这个值应该与土壤最大深度数值大小一样。
SOL_BD1:土壤湿密度(容重),g/cm3。这里的获取方式有两种说法,一个是SPAW计算得到,另外一个是HWSD中的T_REF_BULK_DENSITY,这两个值稍有差别,目前采用哪个最合适还没有定论。
SOL_AWC1:土壤第一层有效含水量,mm/mm。目前看到了两种计算方法,一个是直接读取SPAW计算结果中的available water,另外一个是SPAW中的AWC=(Wilting Point - Field Capacity)/100,除以100的原因是单位换算,这两种结果应该差不多。
SOL_K1:饱和导水率/饱和水力传导系数,mm/hr。用SPAW计算的结果即可。
SOL_CBN1:有机碳含量,%wt。HWSD中直接读取T_OC即可,如果已知的是有机质含量,那么需要乘以0.58才是有机碳。
CLAY1:粘土含量,%wt。直径<0.002mm的土壤颗粒,这与HWSD的分类一样,因此无需粒径转化。
SILT1:壤土含量,%wt。直径0.002-0.05mm之间的土壤颗粒,同上,无需转化。
SAND1:砂土含量,%wt。直径0.05-2.0mm之间的颗粒,同上,无需转化。CLAY1+SILT1+SAND1=100。
ROCK1:砾石含量,%wt。直径大于2mm的颗粒,同上,无需转化。
SOL_ALB1:地表反射率,没有数据的情况可以查找当地相关土壤志资料,或者直接采用默认值0.01.
USLE_K1:可蚀性因子,计算方法见前文,采用一个替换公式计算。
SOL_EC1:土壤电导率。在HWSD数据库中直接有电导率,可以直接填进来。令人疑惑的是,SWAT自带的数据库中,各个土壤的这一项都是0,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具体的计算内容见: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917608/article/details/114634911?spm=1001.2014.3001.5502.
后文
以上,如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