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Kernel系统调用分析

学号118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https://github.com/mengning/linuxkernel/

实验过程

内核编译

下载Linux Kernel 5.0.1 source code,然后设置编译选项

make i386_defconfig
make manuconfi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在menuconfig中选择编译内核时添加调试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执行

qemu-system-i386 -kernel arch/x86/boot/bzImage -initrd ../rootfs.img -s -S -append nokaslr

QEMU将会停在启动界面,等待调试。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db调试工具

打开gdb,加载符号表,选择远程连接,设置断点。
不过这里加载符号表时出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决办法:手动修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start_kernel函数设置断点,开始调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调试过程

在内核启动过程中,会初始化sys_call_table,完成这一工作的是trap_init函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内核对系统调用函数是通过宏定义产生的函数名,time系统调用号为13,实现time系统调用处理程序的代码位于/kernel/time.c函数中,

COMPAT_SYSCALL_DEFINE1(time, old_time32_t __user *, tloc)
{
	old_time32_t i;

	i = (old_time32_t)ktime_get_real_seconds();

	if (tloc) {
		if (put_user(i,tloc))
			return -EFAULT;
	}
	force_successful_syscall_return();
	return i;
}

总结

对于一个完成的系统调用过程:

  • 用户应用中的代码为通用寄存器赋值(系统调用号、系统调用参数)
  • 处理器执行到int 0x80指令或者sysenter指令
  • 发现中断向量号为128,用128在IDT中找到中断描述符,取出段选择符、段偏移量,找到GDT中的段基地址,然后段基地址+段偏移量找到system_call的入口。这里用到的数据结构的地址的初始化都是在系统启动时,由位于start_kernel函数中的trap_init等初始化函数完成的。
  • 跳转到system_call的地址。实际上到这一步就跳到了内核中的一个汇编代码文件,在x86_64中对应为arch/x86/entry/entry_64.S
  • 该汇编文件中的指令将处理器从用户模式转向内核模式,然后开始执行系统调用入口entry_SYSCALL_64
  • entry_SYSCALL_64中的汇编代码将栈指针指向内核栈,并且在内核栈保存通用寄存器的值、旧的栈(用户栈)和用户代码段地址、标志位等等。
  • entry_SYSCALL_64检查位于rax寄存器中的系统调用号,在sys_call_table中寻找对应的处理函数地址,然后执行它。这段代码往往是别的内核文件中的C代码,比如write系统调用的实现位于fs/read_write.c
  • 如果系统调用号出错,那就从系统调用中退出
  • 在系统调用结束之后,使用sysretq指令,恢复调用之前的处理器现场,包括之前的栈、通用寄存器值、标志位等,然后将系统调用处理程序的返回值放入eax寄存器供用户程序使用,然后从entry_SYSCALL_64中退出。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