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模式

开发模式

敏捷开发

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式

简化文档,提取文档重点,主要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对开发产品进行迭代,最终完成开发。

迭代:迭代是指把一个复杂且开发周期很长的开发任务,分解为很多小周期可完成的任务,这样的一个周期就是一次迭代的过程;同时每一次迭代都可以生产或开发出一个可以交付的软件产品。

敏捷开发的一种实现方式就是Scrum方式

Scrum开发流程中的三个项目角色

  • 产品负责人(PO)

    主要负责确定产品的功能和达到要求的标准,指定软件的发布日期和交付的内容,同时有权力接受或拒绝开发团队的工作成果。
  • 流程管理员(SM)

    主要负责整个Scrum流程在项目中的顺利实施和进行,以及清除挡在客户和开发工作之间的沟通障碍,使得客户可以直接驱动开发。
  • 开发团队(ST)

    主要负责软件产品在Scrum规定流程下进行开发工作,人数控制在5~10人左右,每个成员可能负责不同的技术方面,但要求每成员必须要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成员可以采用任何工作方式,只要能达到Sprint的目标

sprint

是短距离赛跑的意思,这里面指的是一次迭代,而一次迭代的周期是1个月时间(即4个星期),也就是我们要把一次迭代的开发内容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它,这个过程我们称它为 Sprint

1.首先我们需要确认一个 PB ( Product Backlog , 即按优先顺序排列的一个产品需求列表) ,这是由 PO(Product Owner) 负责的

2.ST(Scrum Team) 会根据 PB 列表,进行工作量的预估和安排

3.有了 PB 列表,我们需要通过 Sprint Planning Meeting( Sprint 计划会议)来从中挑选出一个 Story 作为本次迭代完成的目标,这个目标的时间周期是1~4个星期,然后把这个Story进行细化,形成一个Sprint Backlog

4.Sprint Backlog 是由 ST 去完成的,每个成员根据Sprint Backlog再细化成更小的任务(细到每个任务的工作量在2天内能完成)

5.在Scrum Team完成计划会议上选出的Sprint Backlog过程中,需要进行 Daily Scrum Meeting(每日站立会议),每次会议控制在15分钟左右,每个人都必须发言,并且要向所有成员当面汇报你昨天完成了什么,并且向所有成员承诺你今天要完成什么,同时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每个人回答完成后,要走到黑板前更新自己的 Sprint burn down(Sprint燃尽图)

6.做到每日集成,也就是每天都要有一个可以成功编译、并且可以演示的版本;很多人可能还没有用过自动化的每日集成,其实TFS就有这个功能,它可以支持每次有成员进行签入操作的时候,在服务器上自动获取最新版本,然后在服务器中编译,如果通过则马上再执行单元测试代码,如果也全部通过,则将该版本发布,这时一次正式的签入操作才保存到TFS中,中间有任何失败,都会用邮件通知项目管理人员

7.当一个Story完成,也就是Sprint Backlog被完成,也就表示一次Sprint完成,这时,我们要进行 Srpint Review Meeting(演示会议),也称为评审会议,产品负责人和客户都要参加(最好本公司老板也参加),每一个Scrum Team的成员都要向他们演示自己完成的软件产品(这个会议非常重要,一定不能取消)

8.最后就是 Sprint Retrospective Meeting(回顾会议),也称为总结会议,以轮流发言方式进行,每个人都要发言,总结并讨论改进的地方,放入下一轮Sprint的产品需求中

下面是运用 Scrum 开发流程中的一些场景图:

每日站立会议,参会人员可以随意姿势站立,任务看板要保证让每个人看到,当每个人发言完后,要走到任务版前更新自己的燃尽图

(任务看版包含 未完成、正在做、已完成 的工作状态,假设你今天把一个未完成的工作已经完成,那么你要把小卡片从未完成区域贴到已完成区域。每个人的工作进度和完成情况都是公开的,如果有一个人的工作任务在某一个位置放了好几天,大家都能发现他的工作进度出现了什么问题(成员人数最好是5~7个,这样每人可以使用一种专用颜色的标签纸,一眼就可以从任务版看出谁的工作进度快,谁的工作进度慢)

(计划纸牌,它的作用是防止项目在开发过程中,被某些人所领导。

怎么用的呢?比如A程序员开发一个功能,需要5个小时,B程序员认为只需要半小时,那他们各自取相应的牌,藏在手中,最后摊牌,如果时间差距很大,那么A和B就可以讨论A为什么要5个小时)

瀑布式开发

严格按照需求文档,明确个人目标的一种开发模式

  • 需求非常明确,
  • 工作量十分可控,
  • 对质量要求比较低,
  • 业务建模也比较简单,
  • 功能构成较少

这种开发模式如果范围控制和风险控制做的比较好的话,就真的如瀑布一般,‘飞流直下三千尺’,迅速完成客户期望,部署运行,一般都是在外包公司常见

阶段

  1. 计划
  2. 需求分析
  3. 概要设计
  4. 详细设计
  5. 编码
  6. 单元测试
  7. 测试
  8. 运维

有个缺点就是瀑布模型的周期是环环相扣的。每个周期中交互点都是一个里程碑,上一个周期的结束需要输出本次活动的工作结果,本次的活动的工作结果将会作为下一个周期的输入。这样,当某一个阶段出现了不可控的问题的时候,就会导致返工,返回到上一个阶段,甚至会延迟下一个阶段。

V型开发

开发过程与验证过程对应的对称型结构,

V模型从整体上看起来,就是一个V字型的结构,由左右两边组成。左边的下划线分别代表了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右边的上划线代表了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与验收测试。看起来V模型就是一个对称的结构,它的重要意义在于,非常明确的表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的级别,并且非常清晰的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对应关系

螺旋型开发

尤其注重风险分析阶段,适用于庞大且复杂,高风险的项目,

通常由四个阶段组成

  1. 制定计划
  2. 风险分析
  3. 实施工程
  4. 客户评估

螺旋模型中,发布的第一个模型甚至可能是没有任何产出的,可能仅仅是纸上谈兵的一个目标,但是随着一次次的交付,每一个版本都会朝着固定的目标迈进,最终得到一个更加完善的版本。

原型开发

原型化模型第一步就是创建一个快速原型,能够满足项目干系人与未来的用户可以与原型进行交互,再通过与相关干系人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分析,最终弄清楚当前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在原型的基础上开发出用户满意的产品。在实际的项目过程中,借助于组织过程资产以及快速模型软件,一般在需求分析的时候,就可以建立一些简单的原型,例如在第一家YH公司中,因为是“行业软件提供商”,所以拥有各个地域的行业解决软件方案,惯用的伎俩就是将其他地市的项目拿到本次项目实施地,作为原型化模型。原型化模型是极具意义的项目实践

文章参考于许大虾的博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