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小结

参考书目:《计算机网络(第7版) 谢希仁 编著》

Part I
一、填空题

  1. 为进行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称为网络协议,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P28
  2. 路由器是在网络层上实现网络互连的设备。 P116
  3. 在当前的网络系统中,由于网络覆盖面积的大小不同,通常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个人区域网四种。 P20
  4. 与Internet相连的每台计算机都必须指定一个唯一的IP地址。
  5. 子网掩码的作用是用来区分网络上的主机是否在同一网络段内。
  6. IP地址是网上的通信地址,是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的端口地址。每一个 IP地址在全球是惟一的。这个IP地址实际上由网络号主机号两部分组成。 P121
  7. PING程序使用了ICMP协议的回送送请求与回送应答报文。
  8. 有线传输媒体主要有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 P47
  9. 255.255.0.0为B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
  10. TCP/IP体系共有四个层次,它们是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 P31
  11. 数据链路层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封装成帧透明传递差错控制。 P71
  12. 计算机网络按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13. 因特网使用的互联网协议是TCP/IP
  14. 以太网利用地址解析协议获得目的主机IP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15. C类IP地址块可供使用的最大主机数是254
  16. 面向连接服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
  17. 子网掩码必须跟IP地址一起使用,它不能够单独使用。
  18. 在E-mail中,发送电子邮件使用SMTP协议,接收电子邮件使用POP3协议
  19.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在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路由,应用层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各种应用进行标准化。
  20. 计算机网络系统由通信子网资源子网组成。
  21. 10BASE-T标准规定的网络拓扑结构是星型拓扑结构,网络速率是10Mbit/s,网络所采用的网络介质是双绞线,信号传输方式是基带。 P90
  22. 局域网IEEE 802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LLCMAC。 P109
  23. 在TCP/IP中,负责将IP地址映像成所对应的物理地址的协议是ARP地址解析协议
  24. 按照IPV4标准,IP地址205.3.127.13属于C类地址。
  25. 在TCP/IP层次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中包括的协议主要有IPICMPARPRARP.

二、选择题
  1. 最早出现的分组交换网络是( )。
    A、ARPANET B、Ethernet C、BITNET D、Internet
  2. 发送或接收电子邮件的首要条件是应该有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它的正确格式是( )。
    A、用户名@域名 B、用户名#域名 C、用户名/域名 D、用户名.域名
  3. Ethernet标准是( )。
    A、IEEE802.5 B、IEEE802.2 C、IEEE802.3 D、IEEE802.4
  4. IP地址10.12.2.2的默认子网掩码是( )。
    A、255.0.0.0 B、255.255.0.0 C、255.255.255.0 D、255.255.255.128
  5. 在TCP中,连接的建立采用( )握手的方法。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6. 局域网中常使用两类双绞线,其中STP和UTP分别代表( )。 P47
    A、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 B、非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
    C、3类和5类屏弊双绞线 D、3类和5类非屏蔽双绞线
  7. 路由器是根据IP分组的( )来转发数据。
    A、源MAC地址 B、目的MAC地址 C、源IP地址 D、目的IP地址
  8. 简单停等协议的窗口大小是( )。
    A、0 B、1 C、2 D、以上答案都不对
  9. 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和其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 )。
    A、第N+1层将为从第N层接收的信息增加一个信头
    B、第N层利用第N+1层的服务
    C、第N层对第N+1层没有任何作用
    D、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10. 流量控制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发送方和接收方速度一致性的一项基本机制,实现这一种机制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接收方接收速度 B、减小发送方发送速度
    C、接收方向发送方反馈信息 D、增加双方的缓冲区
  11. CSMA/CD是IEEE802.3所定义的协议标准,它适用于( )。
    A.令牌环网 B.令牌总线网 C. 网络互连 D.以太网
  12. 随着电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所谓“三网融合”的趋势,下列不属于三网之一的是( )。 P1
    A.传统电信网 B.计算机网(主要指互联网) C.卫星通信网  D.有线电视网
  13. 数据解封装的过程是( )。
    A.段—包—帧—流—数据 B.流—帧—包—段—数据
    C.数据—包—段—帧—流 D.数据—段—包—帧—流
  14. 当数据在网络层时,称之为( )。
    A. Segment B. Packet C. Bit D. Frame
  15. 给出B类地址190.168.0.0及其子网掩码255.255.224.0,请确定它可以划分几个子网?( )
    A. 8 B. 6 C. 4 D. 2
  16. TCP 和UDP 协议的相似之处是 ( )。
    A. 面向连接的协议 B. 面向非连接的协议 C. 传输层协议 D .以上均不对
  17. 与10.110.12.29 mask 255.255.255.224属于同一网段的主机IP地址是 ( )。
    A. 10.110.12.0 B. 10.110.12.30 C. 10.110.12.31 D. 10.110.12.32
  18. 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 类IP 地址,但要连接6 个的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台计算机,每个子公司在一个网段中,则子网掩码应设为 ( )。
    A. 255.255.255.0 B. 255.255.255.128
    C. 255.255.255.192 D. 255.255.255.224
  19. 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使用的协议是( )。
    A. DNS B. SNMP C. HTTP D. SMTP
  20. 网桥工作于( )用于将两个局域网连接在一起并按 MAC 地址转发帧。
    A.物理层 B. 网络层 C. 数据链路层 D.传输层
  21. 检查网络连通性的应用程序是( ) 。
    A. PING B. ARP C. NFS D. DNS
  22. 因特网中完成域名地址和IP 地址转换的系统是( )。
    A. POP B. DNS C. SLIP D. Usenet
  23. 对于基带CSMA/CD而言,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 )。
    A. 1倍 B. 2倍 C. 4倍 D. 2.5倍
  24. 广域网提供两种服务模式,对应于这两种服务模式,广域网的组网方式有( )。
    A.虚电路方式和总线型方式 B.总线型方式和星型方式
    C.虚电路方式和数据报方式 D.数据报方式和总线型方式
    16.网络中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 )。
    A、协议 B、介质 C、服务 D、网络操作系统
  25. 在下列Internet的IP地址中,属于B类IP地址的是( )。
    A、32.18.0.1   B、145.18.9.2 C、202.239.5.7 D、264.165.3.52
    在端到端之间提供可靠数据传输的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 )层。
    A、网络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
  26. 子网掩码中的“1”代表( )。
    A、主机地址   B、网络地址    C、环回地址  D、广播地址
  27. Internet域名体系中,域的下面可以划分子域,各级域名用圆点分开,按照( )排列。
    A、从左到右越来越小的方式分4层排列
    B、从左到右越来越小的方式分多层排列
    C、从右到左越来越小的方式分4层排列
    D、从右到左越来越小的方式分多层排列
  28. FTP协议中约定的控制端口号为( )。 P261
    A、21 B、22 C、80 D、20
  29. 学生机房的网络属于( )。
    A、局域网   B、城域网 C、广域网 D、接入网
  30. 通信子网不包括(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31. IP协议提供的是( )。 P193
    A、面向连接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
    C、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 D、无连接的虚电路服务
  32. IPv6协议中“目标地址”字段占用( )位空间。 P195
    A、16 B、32 C、48 D、128

三 、名词解释

VLAN(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
OSPF(开放最短通路优先):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用于单一自治系统内决策路由。
FTP(文件传送协议):使得主机间可以共享文件
NAT(网络地址转换):是一种将私有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是因特网上标准的资源的地址
RIP(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在网关与主机之间交换路由选择信息的标准
CRC(循环冗余检验):用来检验数据在传送过程中没有遭破坏的一个值
IGP(内部网关协议):是在一个自治网络内网关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
BGP(边界网关协议):是运行于 TCP 上的一种自治系统的路由协议
PPP(点对点协议)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
ICMP:(网络控制报文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
ARP(地址解析协议):将域名翻译成对应的32位IP地址的协议。
CSMA/CD(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检测):当多个站点同时发送消息时,CSMA网络具有检测出差错的能力


四 、简答题

1. 简要说明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模型的好处。 P29

  • (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高层不需要知道低层是如何实现的,只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所提供的服务。
  • (2)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只要这层提供的接口保持不变,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屋。
  • (3)易于实现和维护。整个系统被分解为若干个品于处理的部分,这种结构使得复杂系统的实现和维护容易控制。
  • (4)能促进标准化工作。每层的功能和提供的服务都有精确的说明,这样做有利于实现标准化。

2. 数据报服务与虚电路服务各有什么特点?

  • 数据报服务的特征:
    1)不需建立连接;
    2)要求路由选择;
    3)数据报不一定能按序到达目的节点;
    4)对故障的适应性强;
    5)易于平衡网络流量。
  • 虚电路服务的特征:
    1)要求先建立连接;
    2)路由选择;
    3)按顺序传送分组;
    4)可靠性较高;
    5)适用于交互方式环境。

3. 简要说明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及工作原理。

  • 集线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节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节点上。集线器工作于OSI/RM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集线器采用了CSMA/CD协议,CSMA/CD为MAC层协议,所以集线器也含有数据链路层的内容。
  • 交换机: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以太网交换机了解每一端口相连设备的MAC地址,并将地址同相应的端口映射起来存放在交换机缓存中的MAC地址表中。
  • 路由器:当数据从一个子网传输到另一个子网时,可通过路由器来完成。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路径的功能,它能在多网络互联环境中,建立灵活的连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数据分组和介质访问方法连接各种子网,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属网络层的一种互联设备。

4. 传输层有哪两种协议,其主要功能分别是什么?P31

  •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
  • UDP用于高速传输和实时性较高的场合对于UDP的实时视频通信,如果出现丢包,也会出现短暂的卡顿,但是如果采用TCP丢包后需要重传,会导致很长时间的卡顿。UDP可以进行广播通信。UDP还可以还可以在包总量较少的通信,客户端较多
  • TCP用于实现可靠传输的情况,文件非常重要,对网络拥堵有较高的要求的情况

5. 请自下而上列出OSI参考模型,并简要说明各层的名称及主要功能。 P30

  • 物理层:规定通信设备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过程的特性,用以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
  • 数据链路层: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 网络层: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 确保数据及时传送。
  • 传输层:为上层提供端到端的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 会话层: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
  • 表示层: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
  • 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6. 简述以太网采用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

  • 某站点想要发送数据,必须首先侦听信道。如果信道空闲,立即发送数据并进行冲突检测;如果信道忙,继续侦听信道,直到信道变为空闲,才继续发送数据并进行冲突检测。如果站点在发送数据过程中检测到冲突,它将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并等待一个随机长的时间,重复上述过程。

7. 简述IP层的主要协议及其作用。

  • TCP/IP由4个层次组成: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 网络接口层包括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 网络层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 传输层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
  • 应用层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

8. 简述传输层控制协议TCP与UDP的异同。

  • 相同点:都为传输层协议,负责承担数据传输的任务。
  • 不同点:
    TCP是可靠的面向连接、面向字节流服务;TCP支持全双工和并发的TCP连接,提供确认、重传和拥塞控制;TCP需要经过三次握手才能建立一个安全连接,所以效率比较低,但是安全性高
    UDP是不可靠的无连接数据报服务,也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面向报文的传输服务;UDP适用于那些系统对性能的要求高于数据完整性的要求,需要“简短快捷”的数据交换、需要多播和广播的应用环境;UDP不需要经过三次握手,所以效率高,但是安全性低不可靠。

9. 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

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32位的标识符。从而把整个因特网看成为一个单一的、抽象的网络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时,最终还是必须使用硬件地址。MAC地址在一定程度上与硬件-致,基于物理、能够标识具体的链路通信对象、给予逻辑域的划分、不受硬件限制。

10. 试用具体例子说明为什么在运输连接建立时要使用三次握手。说明如不这样做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3次握手完成两个重要的功能,既要双方做好发送数据的准备工作,也要允许双方就初始序列号进行协商,这个序列号在握手过程中被发送和确认。
假定B给A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分组,A收到了这个分组,并发送了确认应答分组。按照两次握手的协定,A认为连接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分组。可是,B在A的应答分组在传输中被丢失的情况下,将不知道A是否已准备好,不知道A建议什么样的序列号,B甚至怀疑A是否收到自己的连接请求分组,在这种情况下,B认为连接还未建立成功,将忽略A发来的任何数据分组,只等待连接确认应答分组。而A发出的分组超时后,重复发送同样的分组。这样就形成了死锁。


Part Ⅱ

一、填空题

  1. 21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2. 有三大类大家很熟悉的网络,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其中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则是计算机网络
  3. Internet是由数量极大的各种计算机网络互连起来的。
  4. 计算机网络(简称网络)由若干结点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5. 网络之间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这就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计算机网络,这样的网络称为互联网,因此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
  6.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互联网则把许多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在一起。与网络相连的计算机常称为主机
  7. 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局域网PAN
  8. 按照网络的使用者分为:公用网专用网
  9.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分为: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和利用率
  10. 速率往往指的是额定速率标称速率
  11. 带宽本来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是
  12. 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中某通道传达数据的能力,因此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网络中的某信道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比特每秒
  13. 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实际的数据量
  14. 时延是指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15. 发送时延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二、简答题

1. 互联网的两个重要基本特点

  • 互联网具有两个重要基本特点,即连通性共享
  • 连通性:计算机网络使上网用户之间都可以相互交换信息,好像这些用户的计算机都可以彼此直接连通一样。
  • 共享:即资源共享。可以是信息共享、软件共享,也可以是硬件共享。

2. 互联网的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1983年TCP/IP协议成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因而人们把1983年最为互联网的诞生时间。
  • 第二阶段:建成了三级结构的互联网,它是一个三级计算机网络,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 第三阶段: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

3. internet与Internet的区别

  • internet(互联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 Internet(互联网,或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互联网,它采用TCP/IP协议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4. 互联网从工作方式上的分类

  • 互联网从工作方式上看,分为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 边缘部分:由所以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处在互联网边缘阶段的部分就是连接在互联网上的所有的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
  •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

5. 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

  •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
  • 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和服务器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客户程序特点:
    (1) 被用户调用后运行,在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
    (2)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特点:
    (1)是一种专门用来提供某种服务的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
    (2)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 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因此 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3)一般需要有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 对等连接:只要两台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它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
  • 0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