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要求:奇偶页不同;正文之前和之后的页码编号格式不同。
在进行调整之前,先讲解一下分页符和分节符的区别(先打开这个符号以便观察):
分页符:工具栏的“布局”》页面设置的“分隔符”下拉框中“分页符”中的“分页符(P)”
分页符的作用是标记一页的结束和下一页的开始位置。
分节符:工具栏的“布局”》页面设置的“分隔符”下拉框中“分节符”中的“下一页(N)”
分节符的作用是结束这一节开始下一节。是后续调整页眉页脚的关键。
分节内容可以通过双击页眉页脚观察到当前页处在哪一节。
1、页脚调整
首先进行页脚调整的目的是便于后续调整奇偶页页眉内容。
正文部分页码编号为1,2,3…,正文之前的摘要目录等部分的页码编号为I,Ⅱ,Ⅲ…
- 正文前一页最后插入分节符,将正文部分归于新节;
- 双击页脚,进入“页眉和页脚编辑”状态,取消勾选“链接到前一节”;此时,右侧的“与上一相同”不再显示。
- 插入页脚,双击页码,右键点击“设置页脚格式”,选择编号格式和页码编号(前一节的页码编号同样操作);
- 这个过程中页码编号可能因为设置了“奇偶页不同”,导致偶数页页码消失,这时候仅需要重新插入页码即可显示出来。后续如果出现页码消失同样操作。
- 正文之前的摘要目录等部分的页码编号为I,Ⅱ,Ⅲ…(操作同正文部分页码)。
2、页眉调整
比如奇数页眉是章节标题,偶数页眉是学校名称。
- 在每一章节的最前或上一章节的最后插入分节符;
- 双击页眉,进入页眉编辑状态,先取消“链接到前一节”,再编辑页眉。比如第1页页眉是“第一章”,第2页页眉是“***学位论文”。这两页的页眉都要取消“链接到前一节”,再进行编辑。
- 后续第二章、第三章……的操作同2一样。
补充:删除页眉横向快捷键“ctrl+shift+n”。双击页眉,选中页眉内容,按快捷键即可一键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