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试基础知识总结

Java基础知识

参考

内容整合以下文档。
https://github.com/Snailclimb/JavaGuide
https://blog.csdn.net/thinkwon/article/details/104390612

1.1 重载和重写

重载: 发生在同一个类中,方法名必须相同,参数类型不同、个数不同、顺序不同、方法返回值和访问修饰符不同,发生在编译时。
重写: 发生在父子类中,方法名、参数列表必须相同,返回值范围小于等于父类,抛出的异常方位小于等于父类,访问修饰符范围大于等于父类;如果父类访问修饰符为private则子类不能重写该方法。


1.2 向上转型和向下转型

父子对象之间的转换分为了向上转型和向下转型,它们区别如下:

  • 向上转型 : 通过子类对象(小范围)实例化父类对象(大范围),这种属于自动转换
  • 向下转型 : 通过父类对象(大范围)实例化子类对象(小范围),这种属于强制转换

向上转型可以简化代码。
向下转型的意义:  https://blog.csdn.net/xyh269/article/details/52231944


1.3 String 和 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 的区别,String为什么是不可变的

可变性
简单的来说:String 类中使用 final 关键字字符数组保存字符串, private final char value[] ,所以 String对象是不可变的。而StringBuilder 与 StringBuffer 都继承自 AbstractStringBuilder 类,在 AbstractStringBuilder中也是使用字符数组保存字符串 char[] value 但是没有用 final 关键字修饰,所以这两种对象都是可变的。
StringBuilder 与 StringBuffer 的构造方法都是调用父类构造方法也就是 AbstractStringBuilder 实现的,查看源码便可得知。

abstract class AbstractStringBuilder implements Appendable, CharSequence {
	char[] value;
	int count;
	AbstractStringBuilder() {
	} 
	AbstractStringBuilder(int capacity) {
	value = new char[capacity];
	}

线程安全性

String 中的对象是不可变的,也就可以理解为常量,线程安全。AbstractStringBuilder 是 StringBuilder 与StringBuffer 的公共父类,定义了一些字符串的基本操作,如 expandCapacity、append、insert、indexOf 等公共方法。StringBuffer 对方法加了同步锁或者对调用的方法加了同步锁,所以是线程安全的。StringBuilder并没有对方法进行加同步锁,所以是非线程安全的。

性能

每次对 String 类型进行改变的时候,都会生成一个新的 String 对象,然后将指针指向新的 String 对象。
StringBuffer 每次都会对 StringBuffer 对象本身进行操作,而不是生成新的对象并改变对象引用。相同情况下使用StirngBuilder 相比使用 StringBuffer 仅能获得 10%~15% 左右的性能提升,但却要冒多线程不安全的风险。

对于三者使用的总结

  1. 操作少量的数据:String
  2. 单线程操作字符串缓冲区下操作大量数据:StringBuilder
  3. 多线程操作字符串缓冲区下操作大量数据:StringBuffer

1.4 自动装箱与拆箱

装箱: 将基本类型用它们对应的引用类型包装起来;
拆箱: 将包装类型转换为基本数据类型;


1.5 访问修饰符public,private,protected,以及不写(默认)时的区别

定义: Java中,可以使用访问修饰符来保护对类、变量、方法和构造方法的访问。Java 支持 4 种不同的访问权限。

分类
private:在同一类内可见。使用对象:变量、方法。注意:不能修饰类(外部类)
default(缺省,什么也不写):在同一包内可见。使用对象:类、接口、变量、方法
protected:对同一包内的类和所有子类可见。使用对象:变量、方法。注意:不能修饰类(外部类)
public:对所有类可见。使用对象:类、接口、变量、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6 this 和 super 关键字的用法

this是自身的一个对象,代表对象本身,可以理解为:指向对象本身的一个指针
this的用法在Java中大体可以分为3种:

  1. 普通的直接引用,this相当于是指向当前对象本身。
  2. 形参与成员名字重名, 用this来区分
public Employee(String name, int id) {
	this.name = name;
	this.id = id;
}
  1. 引用本类的构造函数
class Employee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id;
    
    public Employee() {
        
    }
    
    public Employe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Employee(String name, int id) {
        this(name);
        this.id = id;
    }
}

super可以理解为是指向自己超(父)类对象的一个指针,而这个超类指的是离自己最近的一个父类。

super也有三种用法:

  1. 普通的直接引用
    与this类似,super相当于是指向当前对象的父类的引用,这样就可以用super.xxx来引用父类的成员。

  2. 子类中的成员变量或方法与父类中的成员变量或方法同名时,用super进行区分

class Person{
    protected String nam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String name1) {
        super(name);
        this.name = name1;
    }
 
    public void getInfo(){
        System.out.println(this.name);      //Child
        System.out.println(super.name);     //Father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1 = new Student("Father","Child");
       s1.getInfo();
 
    }
}
  1. 引用父类构造函数
    super(参数):调用父类中的某一个构造函数(应该为构造函数中的第一条语句)。
    this(参数):调用本类中另一种形式的构造函数(应该为构造函数中的第一条语句)。

this 和 super 的区别

  • super: 它引用当前对象的直接父类中的成员(用来访问直接父类中被隐藏的父类中成员数据或函数,基类与派生类中有相同成员定义时如:super.变量名 super.成员函数据名(实参)
  • this:它代表当前对象名(在程序中易产生二义性之处,应使用this来指明当前对象;如果函数的形参与类中的成员数据同名,这时需用this来指明成员变量名)
  • super()和this()类似,区别是,super()在子类中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this()在本类内调用本类的其它构造方法。
  • super()和this()均需放在构造方法内第一行。
    尽管可以用this调用一个构造器,但却不能调用两个。
  • this和super不能同时出现在一个构造函数里面,因为this必然会调用其它的构造函数,其它的构造函数必然也会有super语句的存在,所以在同一个构造函数里面有相同的语句,就失去了语句的意义,编译器也不会通过。
  • this()和super()都指的是对象,所以,均不可以在static环境中使用。包括:static变量,static方法,static语句块。
  • 从本质上讲,this是一个指向本对象的指针, 然而super是一个Java关键字。

1.7 static关键字

static存在的主要意义

  • static的主要意义是在于创建独立于具体对象的域变量或者方法。以致于即使没有创建对象,也能使用属性和调用方法!

  • static关键字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作用就是 用来形成静态代码块以优化程序性能。static块可以置于类中的任何地方,类中可以有多个static块。在类初次被加载的时候,会按照static块的顺序来执行每个static块,并且只会执行一次。

  • 为什么说static块可以用来优化程序性能,是因为它的特性:只会在类加载的时候执行一次。因此,很多时候会将一些只需要进行一次的初始化操作都放在static代码块中进行。

static的独特之处

  1. 被static修饰的变量或者方法是独立于该类的任何对象,也就是说,这些变量和方法不属于任何一个实例对象,而是被类的实例对象所共享。

怎么理解 “被类的实例对象所共享” 这句话呢?就是说,一个类的静态成员,它是属于大伙的【大伙指的是这个类的多个对象实例,我们都知道一个类可以创建多个实例!】,所有的类对象共享的,不像成员变量是自个的【自个指的是这个类的单个实例对象】

  1. 在该类被第一次加载的时候,就会去加载被static修饰的部分,而且只在类第一次使用时加载并进行初始化,注意这是第一次用就要初始化,后面根据需要是可以再次赋值的。

  2. static变量值在类加载的时候分配空间,以后创建类对象的时候不会重新分配。赋值的话,是可以任意赋值的!

  3. 被static修饰的变量或者方法是优先于对象存在的,也就是说当一个类加载完毕之后,即便没有创建对象,也可以去访问

static应用场景

因为static是被类的实例对象所共享,因此如果某个成员变量是被所有对象所共享的,那么这个成员变量就应该定义为静态变量。

因此比较常见的static应用场景有:

  • 修饰成员变量
  • 修饰成员方法
  • 静态代码块
  • 修饰类【只能修饰内部类也就是静态内部类】
  • 静态导包

static注意事项

  1. 静态只能访问静态
  2. 非静态既可以访问非静态的,也可以访问静态的。

1.8 面向对象五大基本原则
  • 单一职责原则SRP(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类的功能要单一,不能包罗万象,跟杂货铺似的。
  • 开放封闭原则OCP(Open-Close Principle)
    一个模块对于拓展是开放的,对于修改是封闭的,想要增加功能热烈欢迎,想要修改,哼,一万个不乐意。
  • 里式替换原则LSP(the 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
    子类可以替换父类出现在父类能够出现的任何地方。比如你能代表你爸去你姥姥家干活。哈哈~~
  • 依赖倒置原则DIP(the Dependency Inversion Principle DIP)
    高层次的模块不应该依赖于低层次的模块,他们都应该依赖于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于具体实现,具体实现应该依赖于抽象。就是你出国要说你是中国人,而不能说你是哪个村子的。比如说中国人是抽象的,下面有具体的xx省,xx市,xx县。你要依赖的抽象是中国人,而不是你是xx村的。
  • 接口分离原则ISP(the 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ISP)
    设计时采用多个与特定客户类有关的接口比采用一个通用的接口要好。就比如一个手机拥有打电话,看视频,玩游戏等功能,把这几个功能拆分成不同的接口,比在一个接口里要好的多。

1.9 静态变量和静态方法

静态变量和实例变量区别

  • 静态变量: 静态变量由于不属于任何实例对象,属于类的,所以在内存中只会有一份,在类的加载过程中,JVM只为静态变量分配一次内存空间。

  • 实例变量: 每次创建对象,都会为每个对象分配成员变量内存空间,实例变量是属于实例对象的,在内存中,创建几次对象,就有几份成员变量。

静态方法和实例方法区别?
静态方法和实例方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在外部调用静态方法时,可以使用"类名.方法名"的方式,也可以使用"对象名.方法名"的方式。而实例方法只有后面这种方式。也就是说,调用静态方法可以无需创建对象
  • 静态方法在访问本类的成员时,只允许访问静态成员(即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方法),而不允许访问实例成员变量和实例方法;实例方法则无此限制

在一个静态方法内调用一个非静态成员为什么是非法的?
        由于静态方法可以不通过对象进行调用,因此在静态方法里,不能调用其他非静态变量,也不可以访问非静态变量成员。
        因为非静态变量对每个对象而言都是不同的,而静态方法又可以直接类名调用,不进行实例化,所以不创建对象时非静态变量是空的,即便是调用方法之前有了实例化对象,直接通过类名调用方法依然不知道你要返回哪个对像的属性,因为非静态变量每个对象都是私有的,与众不同。


1.10 对象相等判断

== 和 equals 的区别
== : 它的作用是判断两个对象的地址是不是相等。即,判断两个对象是不是同一个对象。(基本数据类型 == 比较的是值,引用数据类型 == 比较的是内存地址)

equals() : 它的作用也是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但它一般有两种使用情况:

情况1:类没有覆盖 equals() 方法。则通过 equals() 比较该类的两个对象时,等价于通过“==”比较这两个对象。

情况2:类覆盖了 equals() 方法。一般,我们都覆盖 equals() 方法来两个对象的内容相等;若它们的内容相等,则返回 true (即,认为这两个对象相等)。

hashCode()

hashCode() 的作用是获取哈希码,也称为散列码;它实际上是返回一个int整数。这个哈希码的作用是确定该对象在哈希表中的索引位置。hashCode() 定义在JDK的Object.java中,这就意味着Java中的任何类都包含有hashCode()函数

散列表存储的是键值对(key-value),它的特点是:能根据“键”快速的检索出对应的“值”。这其中就利用到了散列码!(可以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对象)
为什么要有 hashCode

我们以“HashSet 如何检查重复”为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要有 hashCode:

当你把对象加入 HashSet 时,HashSet 会先计算对象的 hashcode 值来判断对象加入的位置,同时也会与其他已经加入的对象的 hashcode 值作比较,如果没有相符的hashcode,HashSet会假设对象没有重复出现。但是如果发现有相同 hashcode 值的对象,这时会调用 equals()方法来检查 hashcode 相等的对象是否真的相同。如果两者相同,HashSet 就不会让其加入操作成功。如果不同的话,就会重新散列到其他位置。(摘自《Head first java》第二版)。这样我们就大大减少了 equals 的次数,相应就大大提高了执行速度。

hashCode()与equals()的相关规定

  • 如果两个对象相等,则hashcode一定也是相同的

  • 两个对象相等,对两个对象分别调用equals方法都返回true

  • 两个对象有相同的hashcode值,它们也不一定是相等的

因此,equals 方法被覆盖过,则 hashCode 方法也必须被覆盖

重载equals()方法时要遵守的通用约定:

  • 自反性(reflexive): 对于任何非null的引用值x, x.equals(x)必须返回true。
  • 对称性(symmetric): 对于任何非null的引用值x和y,当且仅当y.equals(x)返回true时,x.equals(y)必须返回true
  • 传递性(transitive) : 对于任何非null的引用值x,y和z,如果x.equals(y)返回true,并且y.equals(z)返回true,那么x.equals(z)返回true
  • 一致性: 对于任何非null的引用值x和y,只要equals的比较操作在对象中所用的信息没有被修改,多次调用x.equals(y)就会一致地返回
    true,或者一致地返回false
  • 非空性:.对于任何非null的引用值x,x.equals(null)必须返回false
public native int hashCode();

因为Object中的hashCode() 的默认行为是对堆上的对象产生独特值。如果没有重写 hashCode(),则该 class 的两个对象无论如何都不会相等(即使这两个对象指向相同的数据)

对象的相等与指向他们的引用相等,两者有什么不同?

对象的相等 比的是内存中存放的内容是否相等而 引用相等 比较的是他们指向的内存地址是否相等。


1.11 IO 流

java 中 IO 流分类?

  • 按照流的流向分,可以分为输入流和输出流;
  • 按照操作单元划分,可以划分为字节流和字符流;
  • 按照流的角色划分为节点流和处理流。

Java Io流共涉及40多个类,这些类看上去很杂乱,但实际上很有规则,而且彼此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 Java I0流的40多个类都是从如下4个抽象类基类中派生出来的。

InputStream/Reader: 所有的输入流的基类,前者是字节输入流,后者是字符输入流。
OutputStream/Writer: 所有输出流的基类,前者是字节输出流,后者是字符输出流。

按操作方式分类结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按操作对象分类结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IO,NIO,AIO 有什么区别?
简答

  • BIO: Block IO 同步阻塞式 IO,就是我们平常使用的传统 IO,它的特点是模式简单使用方便,并发处理能力低。
  • NIO: Non IO 同步非阻塞 IO,是传统 IO 的升级,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通过 Channel(通道)通讯,实现了多路复用。
  • AIO: Asynchronous IO 是 NIO 的升级,也叫 NIO2,实现了异步非堵塞 IO ,异步 IO 的操作基于事件和回调机制。

详细回答

  • BIO (Blocking I/O): 同步阻塞I/O模式,数据的读取写入必须阻塞在一个线程内等待其完成。在活动连接数不是特别高(小于单机1000)的情况下,这种模型是比较不错的,可以让每一个连接专注于自己的 I/O 并且编程模型简单,也不用过多考虑系统的过载、限流等问题。线程池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漏斗,可以缓冲一些系统处理不了的连接或请求。但是,当面对十万甚至百万级连接的时候,传统的 BIO 模型是无能为力的。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更高效的 I/O 处理模型来应对更高的并发量。
  • NIO (New I/O): NIO是一种同步非阻塞的I/O模型,在Java 1.4 中引入了NIO框架,对应 java.nio 包,提供了 Channel , Selector,Buffer等抽象。NIO中的N可以理解为Non-blocking,不单纯是New。它支持面向缓冲的,基于通道的I/O操作方法。 NIO提供了与传统BIO模型中的 Socket 和 ServerSocket 相对应的 SocketChannel 和 ServerSocketChannel 两种不同的套接字通道实现,两种通道都支持阻塞和非阻塞两种模式。阻塞模式使用就像传统中的支持一样,比较简单,但是性能和可靠性都不好;非阻塞模式正好与之相反。对于低负载、低并发的应用程序,可以使用同步阻塞I/O来提升开发速率和更好的维护性;对于高负载、高并发的(网络)应用,应使用 NIO 的非阻塞模式来开发
  • AIO (Asynchronous I/O): AIO 也就是 NIO 2。在 Java 7 中引入了 NIO 的改进版 NIO 2,它是异步非阻塞的IO模型。异步 IO 是基于事件和回调机制实现的,也就是应用操作之后会直接返回,不会堵塞在那里,当后台处理完成,操作系统会通知相应的线程进行后续的操作。AIO 是异步IO的缩写,虽然 NIO 在网络操作中,提供了非阻塞的方法,但是 NIO 的 IO 行为还是同步的。对于 NIO 来说,我们的业务线程是在 IO 操作准备好时,得到通知,接着就由这个线程自行进行 IO 操作,IO操作本身是同步的。查阅网上相关资料,我发现就目前来说 AIO 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Netty 之前也尝试使用过 AIO,不过又放弃了。

获取用键盘输入常用的的两种方法
方法1:通过Scanner

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
String s = input.nextLine();
input.close();

方法2:通过BufferedReader

BufferedReader input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String s = input.readLine();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