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被资源类型分布图

《1:100万中国植被图集》:由侯学煜院士主编,包含11个植被类型组、54个植被型。

一、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区域

  1. 森林植被

    • 寒温性针叶林:分布于东北至西北、西南的高山地区(如大兴安岭北部),以冷杉、云杉、落叶松等为主,土壤为棕色森林土或灰化土。

    • 落叶阔叶林:华北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以落叶栎类、桦属、杨属等为主,气候温带湿润。

    • 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西南地区,由壳斗科、樟科等常绿植物组成,是中国亚热带森林的主体。

    • 热带雨林与季雨林:见于海南、台湾、云南南部等地,具有老茎生花、板状根等热带特征,代表植物包括龙脑香科、桑科等。

  2. 草原与荒漠植被

    • 温带草原:分布于东北西部、内蒙古、青藏高原中部,以针茅、羊茅等耐旱禾草为主,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

    • 荒漠植被:西北干旱区及西藏北部高原的超旱生灌木群落,如藜科、菊科植物,适应极端干旱环境。

  3. 灌丛与特殊植被

    • 高寒灌丛:青藏高原东部及高山地区,由中生灌木组成,适应寒冷多风气候。

    • 红树林与沼泽植被:沿海湿地(如海南、广东)及内陆低洼区域,以湿生植物为主。


二、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

  1. 水平地带性
    从东南向西北,随降水量减少,依次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过渡。例如:

    • 东南部湿润区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 西北内陆干旱区以荒漠植被为主。

  2. 垂直地带性
    山地植被随海拔升高呈垂直分带,如大兴安岭北部:

    • 600米以下为兴安落叶松林;

    • 1100米以上为偃松矮曲林。

  3. 人类活动影响
    人工植被(如农田、经济林)广泛取代天然植被,尤其在东部人口密集区,导致天然植被破碎化5。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瑞瑞大大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