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一部宫崎骏给自己的作品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在第96届奥斯卡颁奖礼上荣获最佳动画长片奖,同时在第81届美国电影金球奖中获得了最佳动画片奖,以及第7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的肯定。这部影片的制作周期长达七年之久,由60位画师倾注心血,他们每月的辛勤工作仅能完成影片中的一分钟画面。 由于文化背景和个人理解的差异,这部影片在不同观众眼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甚至导演本人也坦诚有些表现手法和内容并不十分明确。然而,我们可以一同探索影片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象征符号,试图从画面本身深入到这位83岁老人的故事之中。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个人风格和精致的画面色彩著称,其内容深刻且节奏缓慢,对于小孩子来说可能难以理解,而成年人观看起来也可能感到较为吃力。影片中的精细刻画无不透露出制作团队的工匠精神。当电影落幕,观众往往会陷入深思:这部作品究竟面向哪个观众群体? 通过全面审视,我们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线索。在当下这个充斥着“小美”、“小帅”和短视频的快节奏时代,这样一部节奏缓慢、情感复杂的电影,如果观众不是在电影院中投入金钱和时间,静心观看,很难坚持到影片结束。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二战时期,主角是一个名叫“真人”的小男孩。他在一场可能是战争引发的火灾中不幸失去了母亲,并随父亲离开东京,前往乡下开始新生活。在那里,他遇到了父亲的新妻子“夏子”,以及山间的大宅、精致的阁楼小屋、新建的工厂、新学校和不太友好的新同学。此外,还有一些曾在家中服务的老佣人婆婆、一只神秘的苍鹭,以及一座由他的“舅公”建造的充满奇幻色彩的古塔等等,这些都将开启他新的生活。

        在故事中,鹈鹕以一种攻击性的形象出现,对“真人”造成了威胁,主要以捕食“哇啦哇啦”为生。尽管它们在幻境中的行为可能让人反感,但在“真人”的幻境之旅中,他还是选择善待了一只濒死的鹈鹕。通过这只鹈鹕的叙述,我们得知了鹈鹕族群的困境——它们被困在这个世界,无法逃脱,只能适应环境以求生存。

        选择鹈鹕作为故事中的一个元素,可能是为了借用其在古代欧洲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在古代欧洲的传说中,鹈鹕被视为自我牺牲和奉献的象征。据说,当食物短缺时,鹈鹕会用喙切开自己的胸部,用自己的血液来喂养幼崽。更有甚者,有些人相信鹈鹕能够通过自己的血液使死去的幼崽复活。这种形象在19世纪的圣马丁教堂的玻璃彩绘中得到了体现。

        因此,鹈鹕在故事中的形象并不应该被简单地视为负面角色。它们所代表的“虔诚的鹈鹕”形象,从中古世纪延续至今,已经成为西方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符号。这一形象不仅出现在教堂的彩绘玻璃中,还可以在各种装饰品、石头浮雕、黄金珠宝、绘画和彩色玻璃窗等艺术品中找到。通过这样的文化符号,故事可能在探讨自我牺牲、爱与奉献等深刻的主题。

         伊丽莎白一世最著名的一幅肖像画名为《鹈鹕肖像》,取材于画中一颗类似的鹈鹕珠宝(就在她的手上方),暗示女王就像一只鹈鹕妈妈,必要时为国家牺牲自己。

      

        鹈鹕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丰富而多层次,它不仅代表着对自由和飞翔的向往,反映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还体现了牺牲和谦卑的精神,以及充满关怀的母爱。

        当“真人”在幻境中首次遭遇大量的鹈鹕时,这种强烈的情感和思念的情绪便跃然纸上。鹈鹕的形象在这里承载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它们的存在,让“真人”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复杂和丰富。

        然而,尽管鹈鹕在象征意义上应该代表着高尚的牺牲精神,但在故事中它们却被描绘成被驱赶和攻击“真人”的动物。这种设定颠覆了传统的符号解读,让人们对鹈鹕的形象产生了矛盾的情感。它们不再是单纯的牺牲和母爱的象征,而是在生存压力下展现出了野性和攻击性的一面。

        这种设定可能是为了探讨一个更深层次的主题:即使是具有高尚象征意义的生物,在面临生存挑战时也可能展现出与本能相关的行为。这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的复杂性,即使是最温柔的生物,在特定环境下也可能表现出不为人知的一面。通过这样的叙事手法,故事引导观众思考生存、本能以及道德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

        “哇啦哇啦”这一形象和名称具有特殊的含义和象征性。通过“雾子”这位水手的描述,我们了解到这些“哇啦哇啦”实际上是处于一个准备投胎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雾子”通过捕鱼和狩猎来为小“哇啦哇啦”提供营养,以确保它们健康成长,最终能够飞升并投胎。

        这些“哇啦哇啦”以其可爱的形象和名字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它们的名字在日语中蕴含着“我们...”的意思,这样的命名不仅赋予了这些生物一种群体性的认同感,也反映了它们在故事中的社会属性和相互依赖的关系。通过这样的设定,影片可能在探讨关于生命、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生命循环和再生的深刻主题。此外,这些“哇啦哇啦”的形象和名称也可能在暗示着人类社会中的某些现象或情感。它们的可爱外表和名字可能让人联想到纯真和无害,但它们的生存状态和成长过程却揭示了生命背后的复杂性。

        在故事中,鹦鹉扮演的角色非常有趣,它们不仅是幻境中的一个族群,而且实际上控制着塔中的大部分区域。苍鹭的描述揭示了鹦鹉的外来身份,以及它们在幻境中的扩张和统治,这可能象征着外来文化或外来势力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的渗透和影响力。

        鹦鹉在许多文化中通常被视为模仿和学习的象征,它们能够模仿人类的语言和行为。在这个故事中,鹦鹉可能代表了外来文化或思想的传播者,它们通过模仿和适应环境,逐渐在新的环境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象征意义可能在探讨文化同化、权力结构的形成,以及外来影响对原有社会秩序的冲击。

        此外,鹦鹉的统治也可能象征着外来势力的侵入和控制,它们可能带来了新的规则和秩序,改变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和社会结构。这种变化可能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比如新的机遇和挑战,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了冲突和不适,因为原有的居民需要适应新的规则和生活方式。

        

        在影片中,鹦鹉的形象和背景设定提供了一个有趣的隐喻,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现象。日本并没有本土鹦鹉,但在过去,尤其是六七十年代,日本曾流行饲养外来物种作为宠物,包括这些红颈绿鹦鹉。它们原本生活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地区,但因为种种原因,如声音过大不适合家养,被主人遗弃或自行逃逸,最终在东京等地形成了稳定的野生种群。

        这些鹦鹉在影片中的形象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生物,它们还被描绘成有组织、有纪律的族群,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指挥体系。特别是那些身披绿色羽毛、手持军刀的鹦鹉,它们的这种形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的特殊文化元素。

        苍鹭在日本文化中,征着悲伤和爱情失而复得的情感体验。它代表着与模糊界限相关联的情感状态,可能涉及到苦乐参半的结局。苍鹭也被视为守护者和指导力量,特别是在个人接受分离现实或职业生涯转折点时,它可能象征着帮助个体找到方向和力量的存在。影片中的苍鹭也是以一种诡异力量的方式指引着“真人”。

        “雾子”是“真人”家的佣人,曾经照顾过“真人”的母亲,也照顾着“真人”的小姨“夏子”,当“真人”来到乡下的别墅生活时当然也照顾“真人”。在“真人”故意把自己打伤而生病的时刻是“雾子”陪在他身边看护。“雾子”在影片中有两种形态,水手形态年轻的“雾子”,老太太形态的“雾子”。水手形态的年轻“雾子”是跟随“火美”一起进入幻境中的,在最终幻境崩塌的时候跟随“火美”返回了属于她们的时空。最后跟随“真人”返回的只有“夏子”和苍鹭,婆婆形态的“雾子”则是作为护身符被“真人”带了回来。雾子不管是哪种心态的存在,标志性的一身服装没有变,经过那么多年,始终如一,让我们很好辨认。还有一样没有变的就是守护,守护“火美”,守护“夏子”,守护“真人”,护身符是再贴切不过了。

        

        “舅公”这一角色在影片中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他仿佛神一般的存在,创造了塔中的幻境世界。他在寻找一个能够继承自己事业的接班人,这个接班人不仅需要具备血脉的传承,更要有清晰的世界观和重大的责任担当。他希望“真人”能够接过自己的接力棒,成为新一代的传人。然而,“真人”因为自觉心灵不够纯洁,带有邪念,似乎婉拒了这一重任。

        “舅公”的真实身份令人好奇。在这里,我们可以提及宫崎骏所创立的吉卜力工作室。1985年6月15日,原Top Craft团队在德间书店的支持下,正式成立了吉卜力株式会社。工作室最初采用项目制运作模式,即在制作作品时集结团队,完成后解散。动画师的薪酬最初按照票房等收入比例分配,后改为固定薪水,旨在培养动画人才,确保作品的高品质和稳定性。1991年,由于经营方针分歧,原彻辞去了常务董事职务,由铃木敏夫接任。1992年,公司迁至东小金井的新址。到了1997年,由于经营状况恶化,吉卜力被德间书店收购。同年,《幽灵公主》完成后,宫崎骏宣布退出吉卜力。

        那么,“舅公”究竟是谁呢?他不仅仅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更是一种象征——漫画艺术。漫画是一种无所不能的艺术形式,能够在其世界中创造和塑造一切。漫画世界可以是纯洁无邪的,美好的,永恒的。漫画之神选择了“真人”作为接班人,但“真人”拒绝了。这是影片情感的一次爆发,展现了“真人”勇敢面对自己内心的阴暗面,最终选择勇敢地生活,活出自己的人生,即使有缺陷和不完美,也要勇敢地活下去。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舅公用积木搭建了幻境世界。当“真人”返回自己的时空时,他带回了一个护身符和一块积木。尽管“真人”没有接过舅公的衣钵,但这并不妨碍他带走一块积木,拿起画笔,继续自己的创作旅程。这象征着即使他没有成为新一代的创造者,他依然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火美”是影片中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角色,她是年幼时“真人”的母亲的化身,这个名字和形象凝聚了“真人”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在火焰的洗礼中,“火美”依然保持着美好的姿态,这反映了“真人”对母亲的记忆和情感,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母亲的形象也是美好的。

        在幻境中,“火美”的出现不仅是“真人”情感真挚的体现,更是影片情感张力的一次集中爆发。她不仅救下了哇啦哇啦,也拯救了“真人”,并帮助他找回并带回了“夏子”。通过“火美”的行为,影片传达了一种无私的爱和牺牲精神,即使知晓未来的命运,依然选择以积极的态度面对。

        影片中的“火美”明白“真人”是她未来的孩子,也清楚自己将在火灾中离世。尽管如此,她选择回到自己的时空,根据“雾子”的说法,她在返回时心情是愉快的。在幻境中遇见未来的“真人”后,“火美”看到了他的责任感和善良,这让她感到欣慰。她选择回到过去,尽管知道火灾不可避免,但她更期待的是自己的孩子的到来。她带着对未来孩子的希望和喜悦,回到了那个时空,迎接“真人”的诞生。

        “火美”的故事是影片中一段感人至深的篇章,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她的故事让“真人”感受到了母亲的爱和牺牲,也给了他继续前行的力量。通过“火美”的形象,影片传达了一种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要保持希望和勇气的精神。

        让我们来谈谈“真人”这个角色。换个角度来看,宫崎骏幼年时居住在东京,后来为了躲避兵役,他的父亲加入了一家叫做“中岛飞机”的军工企业。巧合的是,他的伯父在宇治宫市创立了“宫崎航空兴学”公司,专注于生产飞机零部件。因此,宫崎骏的父亲转职到了该公司,并担任了厂长。随着战争的推进,宫崎家的工厂规模不断扩大,一度拥有超过1000名员工。因此,他们家的生活条件相当不错。二战后的日本满目疮痍,许多孩子因经济困难而无法继续学业或不得不辍学。然而,宫崎家在战争期间积累了大量财富。童年时,宫崎骏的母亲是宫崎骏的精神支柱。但与此同时,宫崎骏的童年,却是在伴随失去母亲的恐惧度过的。6 岁的时候,母亲美子就长期受神经性肺结核的折磨,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待在家中,足足有九年的时间。也正是因此,后来他的作品里,很多主角总是在失去的状况下苦苦挣扎,这也是他对童年恐惧温柔的清洗。宫崎骏在纪录片回忆,清晰地记得,有一次他哭着要求母亲抱他,母亲含泪拒绝了他。小时候的宫崎骏尚难以体会那么多痛楚,他只是不解并且内化出更负面的情绪,从此不再向母亲撒娇,甚至经常想:“为什么要生我?”但后来,宫崎骏才知道,因为那时母亲连自己翻身都做不到,根本不可能拥抱他。在《风之谷》漫画连载大获成功后,宫崎骏心想,终于可以有一次机会,好好地做一部作品给母亲看。但 72 岁的美子,还是在和病魔顽强搏斗 35 年之后,在《风之谷》电影上映之前,永远离开了。那个未完成的拥抱,成为了一生的遗憾。“真人”是谁不用多说了吧,是"真"有其"人"。

        这部影片采用了意识流的创作手法,使得每一帧画面和每一个符号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意识。影片中对女性力量的特别关注和赞扬尤为突出,几乎所有陪伴“真人”的重要角色都是女性,她们在故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塔的象征意义、飞翔的石头、夏子的分娩、新生儿的降生,以及“真人”一家重返东京的生活,这些都是影片中充满深意的元素。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空间,也反映了83岁老人对于“怎样活出有意义的人生”这一问题的深刻理解。影片不仅是老人为自己创作的,更是为那些在人生旅途中寻求勇气、面临选择的人们所拍摄的。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遇到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刻。善良与美好总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即使道路上布满荆棘,即使我们的人生并不完美,我们仍然需要勇敢地做出选择,追随内心的声音,走向那个我们早已知晓的正确的人生方向。

  • 22
    点赞
  • 1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