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式

一、什么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其实生产者与消费者模式就是一个多线程并发协作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呢,一部分线程被用于去生产数据,另一部分线程去处理数据,于是便有了形象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了。而为了更好的优化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便设立一个缓冲区,也就相当于一个数据仓库,当生产者生产数据时锁住仓库,不让消费者访问,当消费者消费时锁住仓库,不让生产者访问仓库。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生产者生产包子,他将生产好的包子放到筐中,放完包子由消费者从筐中拿出包子使用。当然筐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当筐中没有包子时便锁住筐,不让消费者去筐中再拿取东西,当筐中有包子时,不让生产者再向筐中放入包子。

二、如何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

1、wait():调用了wait()方法的线程进入等待池进行等待,等待池中的线程不去竞争对象锁,直到其它的线程通知,才会进入锁池
2、notify():随机唤醒一个在该对象上等待的线程,被唤醒的线程进行上锁
3、notifyAll():唤醒所有在该对象上等待的线程,优先级高的线程有可能先竞争到,对象锁只能在同步方法和同步代码块中使用。

三、优点

1、解耦
把生产者和消费者独立开来,谁也别依赖谁

假设生产者和消费者分别是两个类。如果让生产者直接调用消费者的某个方法,那么生产者对于消费者就会产生依赖(也就是耦合)。将来如果消费者的代码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到生产者。而如果两者都依赖于某个缓冲区,两者之间不直接依赖,耦合也就相应降低了。

接着上述的例子,如果不使用邮筒(也就是缓冲区),你必须得把信直接交给邮递员。有同学会说,直接给邮递员不是挺简单的嘛?其实不简单,你必须得认识谁是邮递员,才能把信给他(光凭身上穿的制服,万一有人假冒,就惨了)。这就产生和你和邮递员之间的依赖(相当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强耦合)。万一哪天邮递员换人了,你还要重新认识一下(相当于消费者变化导致修改生产者代码)。而邮筒相对来说比较固定,你依赖它的成本就比较低(相当于和缓冲区之间的弱耦合)。

2、支持并发

互相干自己的活,互不影响

生产者直接调用消费者的某个方法,还有另一个弊端。由于函数调用是同步的(或者叫阻塞的),在消费者的方法没有返回之前,生产者只好一直等在那边。万一消费者处理数据很慢,生产者就会白白糟蹋大好时光。

使用了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之后,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是两个独立的并发主体(常见并发类型有进程和线程两种,后面的帖子会讲两种并发类型下的应用)。生产者把制造出来的数据往缓冲区一丢,就可以再去生产下一个数据。基本上不用依赖消费者的处理速度。

其实当初这个模式,主要就是用来处理并发问题的。

从寄信的例子来看。如果没有邮筒,你得拿着信傻站在路口等邮递员过来收(相当于生产者阻塞);又或者邮递员得挨家挨户问,谁要寄信(相当于消费者轮询)。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挺土的。

3、支持忙闲不均

缓冲区还有另一个好处。如果制造数据的速度时快时慢,缓冲区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当数据制造快的时候,消费者来不及处理,未处理的数据可以暂时存在缓冲区中。等生产者的制造速度慢下来,消费者再慢慢处理掉。

为了充分复用,我们再拿寄信的例子来说事。假设邮递员一次只能带走1000封信。万一某次碰上情人节(也可能是圣诞节)送贺卡,需要寄出去的信超过1000封,这时候邮筒这个缓冲区就派上用场了。邮递员把来不及带走的信暂存在邮筒中,等下次过来时再拿走。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