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拯救Apple Watch的苹果工程师如今后继无人,美国制造业回流的人才之痛


热点追踪 / 深度探讨 / 实地探访 / 商务合作

5月15日,世界级芯片大厂台积电宣布,计划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造一个先进的晶圆厂。这个工厂对美国可谓将是意义非凡,不仅将直接创造超过 1600 个高科技领域工作机会,还可能将半导体生态产业链带回美国,间接创造产业生态中的上千个工作机会。

这是美国政府为了让“制造业”回流美国所走的一步大棋。约10年前,麻省理工学院对美国制造业“外流”做了一个全球性调研,并提出:在华尔街对利润的要求下,美国跨国公司均选择采用轻资产,纷纷剥离制造环节,把制造业大量外包,而这一举措带来了一些对美国不利的后果。

例如,随着大量工厂的荒芜,美国人发现与制造相伴而随的“黑手创新”(指车间里面的创新)消失了,导致了上游创新无法在本国落地的尴尬局面。

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制造业岗位的减少,制造业创新的土壤也一步步萎缩。“美国发明,离岸制造”(Invented Here,Manufacturing There)成为美国创新最大的一块心病。

但是,美国“制造业”回流的这盘棋,真的能顺利推进吗?美国媒体The Information最近对苹果公司面临的高端制造人才缺失的困境做了报道,揭示了一个对美国很残酷的现实,那就是——美国制造业人才已老,新一代人才空心困局难破。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曾经为苹果工作三次的制造工程师麦克·贾尼切克(Mike Janicek)。因为新一代制造工程师的缺失,苹果的管理层不得不回聘那些已经离职的老员工,而这些员工自称为“老狗”。

麦克·贾尼切克(Mike Janicek),Photo by Mei-Chih Yen

贾尼切克在40多年的时间里为苹果工作了三次。1984年,他在苹果键盘和鼠标工厂做合同工。第二次是在2002年至2009年间,他监管连接器和外壳的制造。2014年,55岁的他第三次加入苹果,帮助制造Apple Watch。

贾尼切克就是这些资深制造业精英中的一员,他们曾帮助苹果解决生产问题,开发新工艺。然而,随着工厂大量迁往海外,像他这样的人正在美国本土消失,并且年轻一代的制造业从业者更难获得丰富的动手经验,但是这些科技公司对于高品质的制造工艺却又格外的严苛。

虽然很多雄心勃勃的工程师和工业设计师都想成为下一个乔尼·艾夫(Jony Ive)——苹果公司的前首席设计官,他对苹果标志性产品的塑造非常著名。但很少有人想成为下一个贾尼切克,他在表面处理、金属加工、机械加工等不那么那么起眼的制造相关领域拥有十分专业技能,而像他这样的工程师正变得越来越少。

苹果前首席设计官Jony Ive,图片来自网络

贾尼切克目前在台湾的一家500强企业担任顾问,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的孩子并不是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