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问题2:除霜控制 合并到关闭流程
问题3:小型制冷机启停流程
1. 自检
●设备检查冷却液位是否正常
●设备环境温度18-43℃
●设备管路压力?
2. 设备启动
●启动鼓风机(蒸发器风扇)适当延时 (3-5秒)
●启动半导体预制冷
●启动压缩机
●启动冷凝器风扇
●启动电子膨胀阀开启pid调节 过热度(最佳蒸发温度5-8℃)反馈调节 压缩机频率
3. 设备停止
●关闭电子膨胀阀
●关闭压缩机
●延时关闭冷凝器风扇
●延时关闭设备鼓风机(蒸发器风扇)
●关闭半导体预制冷
4. 设备停止(加入除霜)
●关闭电子膨胀阀
●关闭压缩机
●启动除霜程序:热气旁通除霜,开启除霜电磁阀,让高温热气通过旁通回路进入蒸发。
除霜过程中,监控蒸发器温度,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结束除霜。
●关闭冷凝器风扇
●关闭设备鼓风机(蒸发器风扇)
●关闭半导体预制冷
电子膨胀阀的调节
1.启动初期全开的合理性
快速建立循环:在系统启动初期,将电子膨胀阀的初始开度设置为100%(全开),可以快速建立制冷剂的循环,防止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
减少启动时间:全开状态可以缩短系统达到稳定运行的时间,减少启动阶段的能耗。
2. 避免液击的控制策略
预设时间段控制:在压缩机启动后的预设时间段(如100秒)内,电子膨胀阀依据吸气压力进行控制,直到满足排气过热度大于预设值(如+3℃)或者达到预设时间。
逐步减小开度:在预设时间段后,根据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如吸气过热度、蒸发压力等),逐步减小电子膨胀阀的开度,避免过多的液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器。
过热度控制:通过PID调节,确保蒸发器出口的过热度维持在合理范围(如5-8℃),避免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
启动顺序分析
- 设备鼓风机(蒸发器风扇)启动适当延时
- 原因:鼓风机启动后需要一定的延时,以确保风扇达到稳定运行状态,避免因瞬间启动对电机造成过大冲击。(3-5秒)
- 半导体预制冷启动
- 原因:在压缩机启动前对蒸发器进行预制冷,可以降低蒸发器的初始温度,减少压缩机启动时的负荷,提高系统效率。
- 压缩机启动
- 原因: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应在预制冷后启动,以确保蒸发器温度较低,减少启动时的能耗。
- 冷凝器风扇启动
- 原因:冷凝器风扇在压缩机启动后启动,有助于冷凝器的散热,确保冷凝效果良好。
- 电子膨胀阀开启PID调节
- 原因:电子膨胀阀通过PID调节过热度,确保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流量与负荷匹配,维持最佳蒸发温度(5-8℃)。
停止顺序分析
- 关闭电子膨胀阀:
- 原因:停止制冷剂进入蒸发器,避免停机后蒸发器内压力过高。
- 关闭压缩机:
- 原因: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停机时应首先停止其运行,避免不必要的负荷。
- 关闭冷凝器风扇:
- 原因:在压缩机停止后,冷凝器风扇可以继续运行一段时间(通常为3-5分钟),以帮助冷凝器中的制冷剂冷却。之后再关闭风扇,以避免冷凝器内压力过高。
- 关闭蒸发器风扇(鼓风机):
- 原因:在制冷剂循环停止后,蒸发器风扇可以继续运行一段时间(通常为3-5分钟),以帮助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冷却。之后再关闭风扇,以避免蒸发器内压力过高。
- 关闭半导体预制冷装置:
- 原因:在系统完全停止运行后,关闭预制冷装置,避免不必要的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