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H入职第五天

1、内置库模块flag学习

(1)flag结构体
type Flag struct {
Name string // flag在命令行中的名字
Usage string // 帮助信息
Value Value // 要设置的值
DefValue string // 默认值(文本格式),用于使用信息
}
(2)flag的命令行参数
a、flag.TypeVar()
将指定类型的名称、默认值注册到变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flag.Type()
将指定类型的名称、默认值注册到flag

func Int(name string, value int, usage string) *int

c、flag.Parse()
解析注册的fla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flag.Parsed()
返回是否Parse已经被调用过。
(3)flag.Type()与flag.TypeVar()的区别

使用 flag.String(),Bool(),Int() 等定义标志。

import "flag"
var ip = flag.Int("flagname", 1234, "help message for flagname")

这声明了一个整型 flag,-flagname,都存储在指针 ip 中,类型为 *int 。

import "flag"
var ip = flag.Int("flagname", 1234, "help message for flagname")

如果你喜欢,你可以使用 Var() 函数将标志绑定到一个变量。

区别:
flag.Type()将数据返回给一个指针。
flag.TypeVar()将数据绑定到一个变量上。

2、context学习

(1)context概念
Context通常被译作上下文,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公司技术讨论时也经常会提到上下文。一般理解为程序单元的一个运行状态、现场、快照,而翻译中上下又很好地诠释了其本质,上下上下则是存在上下层的传递,上会把内容传递给下。在Go语言中,程序单元也就指的是Goroutine

每个Goroutine在执行之前,都要先知道程序当前的执行状态,通常将这些执行状态封装在一个Context变量中,传递给要执行的Goroutine中。上下文则几乎已经成为传递与请求同生存周期变量的标准方法。在网络编程下,当接收到一个网络请求Request,处理Request时,我们可能需要开启不同的Goroutine来获取数据与逻辑处理,即一个请求Request,会在多个Goroutine中处理。而这些Goroutine可能需要共享Request的一些信息;同时当Request被取消或者超时的时候,所有从这个Request创建的所有Goroutine也应该被结束
(2)contetx包
context包不仅实现了在程序单元之间共享状态变量的方法,同时能通过简单的方法,使我们在被调用程序单元的外部,通过设置ctx变量值,将过期或撤销这些信号传递给被调用的程序单元。在网络编程中,若存在A调用B的API, B再调用C的API,若A调用B取消,那也要取消B调用C,通过在A,B,C的API调用之间传递Context,以及判断其状态,就能解决此问题,这是为什么gRPC的接口中带上ctx context.Context参数的原因之一。

context包的核心就是Context接口,其定义如下:

type Context interface {
    Deadline() (deadline time.Time, ok bool)
    Done() <-chan struct{}
    Err() error
    Value(key interface{}) interface{}
}

1.Deadline会返回一个超时时间,Goroutine获得了超时时间后,例如可以对某些io操作设定超时时间。

2.Done方法返回一个信道(channel),当Context被撤销或过期时,该信道是关闭的,即它是一个表示Context是否已关闭的信号。

3.当Done信道关闭后,Err方法表明Context被撤的原因。

4.Value可以让Goroutine共享一些数据,当然获得数据是协程安全的。但使用这些数据的时候要注意同步,比如返回了一个map,而这个map的读写则要加锁。

(3)context使用
无论是Goroutine,他们的创建和调用关系总是像层层调用进行的,就像人的辈分一样,而更靠顶部的Goroutine应有办法主动关闭其下属的Goroutine的执行(不然程序可能就失控了)。为了实现这种关系,Context结构也应该像一棵树,叶子节点须总是由根节点衍生出来的。

要创建Context树,第一步就是要得到根节点,context.Background函数的返回值就是根节点:

func Background() Context

该函数返回空的Context,该Context一般由接收请求的第一个Goroutine创建,是与进入请求对应的Context根节点,它不能被取消、没有值、也没有过期时间。它常常作为处理Request的顶层context存在。

有了根节点,又该怎么创建其它的子节点,孙节点呢?context包为我们提供了多个函数来创建他们:

func WithCancel(parent Context) (ctx Context, cancel CancelFunc)
func WithDeadline(parent Context, deadline time.Time) (Context, CancelFunc)
func WithTimeout(parent Context, timeout time.Duration) (Context, CancelFunc)
func WithValue(parent Context, key interface{}, val interface{}) Context

这些Goroutine是被某个父Goroutine创建的,而理应只有父Goroutine可以取消操作。在父Goroutine中可以通过WithCancel方法获得一个cancel方法,从而获得cancel的权利。

第一个WithCancel函数,它是将父节点复制到子节点,并且还返回一个额外的CancelFunc函数类型变量,该函数类型的定义为:

type CancelFunc func()

调用CancelFunc对象将撤销对应的Context对象,这就是主动撤销Context的方法。在父节点的Context所对应的环境中,通过WithCancel函数不仅可创建子节点的Context,同时也获得了该节点Context的控制权,一旦执行该函数,则该节点Context就结束了,则子节点需要类似如下代码来判断是否已结束,并退出该Goroutine:

select {
    case <-cxt.Done():
        // do some clean...
}

(1)WithDeadline函数的作用也差不多,它返回的Context类型值同样是parent的副本,但其过期时间由deadline和parent的过期时间共同决定。当parent的过期时间早于传入的deadline时间时,返回的过期时间应与parent相同。父节点过期时,其所有的子孙节点必须同时关闭;反之,返回的父节点的过期时间则为deadline。

(2)WithTimeout函数与WithDeadline类似,只不过它传入的是从现在开始Context剩余的生命时长。他们都同样也都返回了所创建的子Context的控制权,一个CancelFunc类型的函数变量。

当顶层的Request请求函数结束后,我们就可以cancel掉某个context,从而层层Goroutine根据判断cxt.Done()来结束。

(3)WithValue函数,它返回parent的一个副本,调用该副本的Value(key)方法将得到val。这样我们不光将根节点原有的值保留了,还在子孙节点中加入了新的值,注意若存在Key相同,则会被覆盖。

(4)context使用场景
(1)RPC调用
(2)PipeLine
(3)超时请求
学习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zhangboyu/p/7456606.html
https://www.jianshu.com/p/6def5063c1eb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