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博士跨专业到计算机,我如何利用三个月跨专业考上名校博士

原标题:我如何利用三个月跨专业考上名校博士

178338c9e7a7479a3640ced0bdd0a32a.png

(一)

2019年的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已接近尾声,许多非“双一流”的学生都已经通过考研实现了鲤鱼跳龙门,摆脱了原生的低学历身份。

回想当初的自己,也从一个普通的学校,通过考研来到了北京,并最终进入令很多人羡慕的单位。

然而,我今天想谈的却并不是考研的经验,而是如何在男人、女人之间实现第三种人—博士。

以老寒的体验,考研的经历尽管有所差别,但基本都是一样的,雷打不动、风动不散的是每天苦行僧般的复习;而考博的经历则是各有各的不同,看似小同却大异,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从考试的公平性来说,高考看成绩,是真刀真枪的在战场上厮杀,能者胜弱者败;考研看学校,好的出身能让你在考研的路上走不少捷径,少不少障碍;考博则看导师,考生能上不能上,全靠导师说了算。

正所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所以,归根结底,考博的关键在导师。

(二)

接下来说说,我为什么要考博。

2011的夏天,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了某部委直属的一事业单位。

有体制内工作经历的人都知道,对于这种单位,不论岗位轻重大小,博士几乎是标配。

还记得前几天和中科院的几个朋友聊天,说现在的单位太过追求学历。即使是有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实验岗位,还非得是博士毕业,其实研究生水平,甚至本科生就足够了。

当然,8年前的学历“风潮”并没有现在这么流行,我大概属于比较幸运“漏网之鱼”。

可以想象,在这种单位工作,作为一名小硕,是何等的独自悲凉。

这钟感觉就好像,环顾四周,皆是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而自己却是一个武功低微之人。

所以,每次与外单位的人进行交流时,对方都会默认我是博士毕业。

每次别人叫我寒博士的时候,我心里都有骂上一句,“你他妈才是博士,你全家都是博士。”并暗自决定,等考上博士的时候,老子一定要在胸前挂一个牌子,上面用鎏金大字写着“我是博士”。

在受到这样的无数次伤害之后,我终于决定考博。

之所以是“终于”,是因为一开始我并不想成为一名博士僧。尽管我的四周基本都是博士,但多年的工作让我觉得自己并不比他们差,甚至有些时候很多博士反而不如我这个小硕,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博士在我心中那种的神圣感。

作为一名军事爱好者,老寒一直信奉“不打无准备之仗”。既然决定考博,那就一定要一战翻身。

(三)

接下来说说老寒的备考之路。

前面说过,考博最重要的是导师,选对了导师,考博就成功了一半再加一半的一半。

如何选?怎么选?选谁?

首先,是确定博士的类型。我对自己读博士的目的很清楚,并不是为了在学术上有多高的造诣,而是拿一个博士文凭,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添砖加瓦。因此,只能选择在职博士。

其次,最重要的是要确定导师而不是专业和学校。

导师一定要选自己熟悉且认可自己的,或者要选与自己存在紧密利害关系的,比如你经常请的专家,或者你项目的乙方。

原因很简单,熟悉并认可你的导师肯定会乐意你报考他的博士;而与自己存在利害关系的,由于你能给他带来一定的好处,自然也会为你投桃报李。

我把我心中这两类导师的人选列了个表格,然后根据导师的影响力、专业、学校以及对自己未来提供帮助的可能性等进行逐一打分,最终确定我现在的博士导师。

之所以选他,主要是因为他有名气有影响力,学术上属于准院士级别;职务是我领导的领导,能为我的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虽然他的专业与我研究生不同,但却与我当时从事的项目十分接近。

确定好导师之后,接下来就是拜会导师,让导师知道并认可你。

中国历来是一个人情社会,你要让导师明白的你的意思,首先你自己得意思意思。

意思不在大小,关键是要有心(此处省略一万字)。

拜会导师的时候,要尽量让导师明确态度,这非常关键。真正认可你的导师,会明确告诉你,只要笔试过了就没什么问题。

和导师确认好后,接下来就是准备复习。

首先你要做的是确定考试大纲,特别是作为跨专业的考生,要明确自己需要看哪些参考书。我记得当时要考的专业课共有两门,需要看的参考书大概有3本(400-500页的那种)。

尽管从下定决心距离考试时间还有半年多,但工作多年的我完全没有在学校的那种热情和动力。主要是工作后能复习的时间很有限,说到底是没有复习的动力。因此,就一直磨蹭到距离考试只有3个月才开始真正准备。

(四)

考博素来有考英语之说。意思是只要英语过线,笔试基本都能通过。

这里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英语是全校统一考试统一改卷,是一招一式皆是实力,因此相对来说比较客观公平;二是因为专业课的主观性更大,而且考生往往复习很有针对性,原因很简单,真正认可你的导师是会为你划复习重点的;而且,如果你是本校的学生,关于专业课的内幕消息那就更多了。

因此,明白其中的道理后,我将自己的复习战线分两条并行推进:一手抓英语,一手抓专业课。双管齐下,齐头并进。

要记住,就复习资料而言,不论是英语还是专业课,历年真题永远都是最好的复习资料,没有之一。

对于英语,我在这三个月里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将十年真题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做了两遍。

对于专业课,我先用第一个月的时间将3本参考书先快速浏览一遍。第一遍看书不是为了记住知识点,而是作为跨专业的我而言,要找导师辅导必须要对课本的脉络有个简单的判断。不然,导师即使告诉你重点,你也不知道复习书上的哪一部分。

在导师勾完重点后,我又通过朋友找到了在该校的一位博一的学生作为参谋,以了解更多的“内幕”消息,进一步缩小复习范围。

在最后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我又对近十年来的专业课真题浏览了一遍,并将其主要的考点进行划分归类。这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出题的老师非常懒,尽管每年的考题有所变化,但知识点就那么少数的几个,甚至很多专业课题目和往年的一模一样。你要做的,就是将导师的重点与这些考点进行对比,查漏补缺。

在考前的最后一刻,不少学校往往有一些英语辅导班,如果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参加,特别是第一次参加考博的同学。因为,这种辅导班往往与学校的出题老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其中的奥妙你懂的。

(五)

工作以后,最大的感触就是“人生的选择大于你的努力”。

一直以来,我们往往有个错觉,那就是信奉“努力就会成功,努力改变命运”。

可是,错误的努力只会让你在痛苦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在几年的工作中,通过与不同单位,不同级别的人接触时,我才发现选择对于一个人而言太重要了。有时候一个岗位能决定你的地位,你的财富,甚至你一辈子的生活质量,这与你后期的努力没有任何关系可言(以后会专门写)。

考博,对大多数人而言,不仅仅只是一个学历,更是一种改变人生命运的选择,是对无力改变现实的另一种解决之道。

但考博的性质,又决定了它不可能像高考一样那么公平。里面的规则、潜规则都心照不宣的存在于这个江湖。

也许,理解并掌握这种潜规则也是考博的一种技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