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10点多,接到一个自称是建设银行城建支行的来电,告知我本月被评为建行优质信用客户,特邀请我办理一张额度是27万元的消费分期信用卡。只需要本人带着身份证去支行即可办理。通话过程中,多次试图要加我微信,被明确拒绝后发来了两条短信,内容是:
寇先生您好:我是建行X经理,刚给您打过电话!后天再给您预约看一下那边支行,帮您办理!
您如果来不了我们支行,可以帮您预约国贸附近!我帮您预约毕竟我给您做的回访,那边支行会填我的编号的!您理解下谢谢。

从沟通过程以及短信内容上看,可以确认的确是建行内部员工拨打的而非诈骗,且这位经理的态度并没有什么毛病,算是比较专业。
然而,看到短信后,我关注的重点不是这些,而是我收到短信的手机号。这个手机号作为我的私人号码并未大范围公开过,至少未在建行预留过。并且,百度了下这家所谓的“城建支行”,全名叫做“建设银行北京城市建设开发专业支行”,我更是从未去过这家建行网点办过业务。

原本还是对建行很信任的,这下问题严重了。并不怨这位经理,也相信的确是系统显示出的我的信息,而他才电话推荐(营销)的。这样说来,问题就出在了建行营销的系统上。
近期公安部净网2019行动重点打击的问题就有非法使用公民隐私大数据,而据公开资料以及业内资料显示,建行也是x盾的深度合作伙伴之一。这不得不使我担忧建行为了营销推广分期卡,用上了不该用的数据信息。否则为何既能知道我姓寇,又拨打的我非建行预留手机号呢。
将此事的经历分享到朋友圈,有朋友回复说也多次接到建行推广此卡的营销电话,话术都是一毛一样的。
退一万步来说,建行即便使用了第三方的数据,真的能提供我想要的服务或产品也好啊,比如邀请办理一张免年费的建行智尊信用卡,我并不排斥。

而我总授信已经大几百万了,还能仅凭身份证就给我办一张27万独立额度的分期信用卡,完全无视刚性扣减,这是想坑我呢,还是想坑建行自己呢?建行因为过度授信、多头授信,被银保监处罚的事还少么?

营销可以忍,胡来绝不成!